如果你以為這是第二個《隐秘》,那麼你估計會和最初的我一樣,有點把自己繞進去了。

誠然,大前年《隐秘》《沉真》那幾部的出現,拉高過我對國産懸疑劇的期待,所以這兩年我才更覺得整個市場充斥着良莠不齊。就像是白米飯裡摻沙,咽下去能墊肚,但細嚼了硌牙……

其實,作為這類題材受衆的我,根本不在乎你是本格推理還是希區柯克,我隻是希望有些故事的講述,不要用那種一驚一乍的表演+陰森的配樂來告訴你這個是有多懸疑。愛看這類作品的受衆多少都帶點腦子,别大家彼此浪費時間。

正因為此,我對辛爽是有期許的,我總覺得這幾年的沉澱下來他怎麼都會帶着一個牛X的作品宣告正統回歸,但三集看完,我不得不說東西确實依舊牛X,可這家夥,在玩一個很新的東西。

好的作品是要去洞察人心的,雲詭波谲是手法,但厲害的是讓你看後“雲淡風輕”

...
這個劇的色調,在懸疑劇尤其是東北懸疑題材裡極其罕見

《漫長》這個劇,前期罕見地使用了一種全明暖色調。

有别于之前幾乎所有的東北往事,那種記憶中冷冽的、晦澀的、陰霾的固有印象被大幅摒棄,換之而來是那種成片的綠色中摻雜着金黃。小城的秋天,陽光疏離下的桦林,是明媚的、燦爛的,像極了花襖緊裹下少女的絢豔,又不失豐腴和嬌羞。

我們都知道,懸疑劇的底色往往是冰冷的。但這次的辛爽,明顯不想把這種冰冷撕開了、敞裂了去直面觀衆,而是嘗試構建出一種舒緩的、輕柔的甚至悠閑的感知。

這無疑是一種大膽的嘗試,你知道那故事的後面充滿着冷冽,他也知道你知道那後面如此涼薄。但辛爽就是這麼幹了,他讓一個注定充滿懸疑的往事在面上大家看到的都是溫暖,是痞子的插科打诨、是老漢兒的嬉笑怒罵,是罵罵咧咧拎起鐵棍又放下,是唯唯諾諾卻敢操起方向盤踩滿油肆意狂奔。

中年人酒後的痛哭是為了釋然,老年人睡前的失眠充滿着唏噓。

你看的是用你的眼睛,但你看懂的,得是你的内心。

時間從你的身旁匆忙駛過,如一列高速運行的機車,卷染起一身煙塵

有别于《隐秘》的3個“壞小孩”,《漫長》是以3個老頭的故事為切入口的,這一點之前辛爽在其他采訪裡貌似有提過,但當正片打開,我依舊被這幾個人的“老”,吓了一跳。

電視劇的第一幕轉場,範偉在玉米地裡噓噓,那種突快突慢的聲音響起,配着他上車對乘客的那句“歲數大了,幹啥都慢”,鏡頭下範偉眼角的皺紋堆疊和走形的雙下巴,會明顯感覺他真是老了,如果不是後面還有他年輕時的戲份,我會真的以為這就是現在的他(雖然好像他的真實年齡就是這樣)……

...
你要說這就是現在的範偉,我可能真的會信

秦昊的造型更加誇張,從範偉吃飯時由窗中看過去的第一個鏡頭,我根本沒認出是他本人。後來有在讨論區裡看有人讨論“秦昊是不是增肥了”……但這何止是增肥,完全就是“再造”。接近紅銅色的臉頰上布滿了糟坑和痘印,一口大碴子味的秦昊近乎“拆卸”了自己以往的所有形象,如果範偉像是範偉,那秦昊則根本不是秦昊,是特效化妝後的角色颠覆。

我們有時候會批評項目妝造廉價,其實根本就不在乎多麼浮華炫麗,而是看你有沒有花心思。很多時候,做好一件事比說好一萬句話來的實在,你評價一個項目是不是用心,其實隻需要看背後人家花了多少時間。

需要強調的是,《漫長》的切入口雖然是老年,我也能清楚感受到了劇中他們的老去,但這并非隻是講一群老年人的故事。在故事的背景下,這是一個由三條時代背景交融的往事。97、98還有2016,一批人的老去伴随着歲月交織的紛雜過往,揭開塵灰,那下邊留下了歲月斧鑿镌刻的烙印,他們都老了,他們還活着。

我喜歡裡面很多的小角色。像黃麗茹,年輕時的明豔和韶華逝去後的不得已和不甘心,隻用了幾個鏡頭就讓我影響深刻。像邢三,那種有着自己想象中的光輝歲月,又落下個猥瑣、落魄卻不乏矯情的執拗。

...
年輕時候的黃麗茹,明豔動人,但歲月磨砺下的她,留下了太多不甘心

...
小人物的譜寫,是這個劇尤為精彩的地方

從這個角度說,《漫長》根本就不是一兩個人的過往,而是一場芸芸鬧劇下的衆人往生。

向前走,别回頭。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

...

我喜歡預告片裡的那句“向前走,别回頭”,其實整句話我覺得也是給辛爽他們團隊自己的。

我們很多人都曾在原地轉圈過,忙忙碌碌、兜兜轉轉、熙熙攘攘卻又渾渾噩噩。我們可能會在早九晚五中迷失自我,在長輩與晚輩間左右回寰,正如那列開不出軌道的火車,起點和終點都在那裡,你一眼望去的隻在地圖的兩端,外面的世界看似如此接近,但你沒有勇氣走出去,甚至你都沒有勇氣去想過要嘗試。

但是,我覺得,辛爽他們真在做這件事,他們做的如此張揚凜冽,卻又包裹得柔情灑脫。多聽幾遍每集的插曲吧,辛爽把很多情緒放進音樂裡了,這确實是他的強項,關于創作、理想和未來,他想要表達的很多,多到,需要藏起來。

這注定就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懸疑劇,因為《漫長》根本就不是用案件的獵奇去硬拽着你往下走,而是讓你去看人,看人與人,看那些你喜歡的、不喜歡的、抨擊的、懷疑的、羨慕的、卻又憤懑不平的往事,還有今生。

我很慶幸他們敢于走出去,因為我們不隻需要精緻的傳統,還需要那種敢于跳開視野外去尋找自我的勇氣。

無論是老年人、年輕人,亦或是我們這些,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