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打开了电视:
开始吧。
一个口吃的青年在接受治疗:
我讲的不够好,但我要努力讲好。
几个细节
阿辽沙定定地望着镜子,镜子里是他,容纳他的一切过去、幻想和哀愁,镜子是他的领地。他给我们看,他的镜子。
阿辽沙念完普希金写给友人的信,让他读信的人突然消失了。也许导演少年时曾经很想读一封信给人听,他渴望它的发生,在镜子里,想象和真实一样美好地发生了。
幼年的父亲在丛林中奔跑,风吹叶子摇摇摆摆、沙沙做响,一只公鸡突然飞起冲出窗子。
多么似曾相识,好像儿时某一刻让我铭记的记忆,突如其来地重逢了。
这种回忆的相似感,很象你和他隔着屏幕双眼相望,手掌相对。那一刻你不再是一个观众,你进入了他的记忆,参与了他的回忆。
关于母亲的回忆温暖而包容,母亲校对出错,母亲被人责备不会做人,母亲自责哭泣无力辩解。阿辽沙和母亲到一个陌生女人家门口,局促不安地请求做客,还被女主人要求杀鸡,慌乱地丢下耳环戒子,拉着阿辽沙跑了。我读出了他的心疼,妈妈没有错,妈妈还没有长大。
关于父亲,父亲一直在争取抚养他,因为父亲懂得母亲,有那么些不谙世事,阿辽沙果断拒绝了,他愿意和爱在一起,和时常不知所措的母亲在一起,其余不重要。妈妈还没长大,我要长大。
他回忆了父亲的回忆,那个棕红色头发,嘴唇干裂的女孩,回头甜甜地笑着。还有那个360度向后转的固执男孩,脸上挂着结冰的眼泪。
幼年的父亲曾努力用力打开母亲的门,但没有打开,于是跑开了。母亲自己开了门,向外望去,没有人。注定要错过了。
如果你少年时也遇到过他们,遇到过这样的事,那么和阿辽沙击个掌吧。
还有那时而呢喃的吟诵,那碧绿的草丛和山峦,那走廊轻快的舞步。你们是诗,你们是悄然绽放的花朵,你们是我梦中的呓语。
哀老的奶奶最后拉着幼年父亲的手走了,走向丛林深处,越走越远。
故事讲完了。
你们也走吧,但你们不会忘记我讲的故事。
回忆,如静默中倾听心中雷霆。
你拍的风轻云淡,我看的风起云涌。
老塔内功了得。
镜子里的故事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关于《内陆帝国》的题外话
感觉《内陆帝国》是大卫林奇对自己电影生涯的一个总结,所有他的光影世界都属于他的精神帝国。他自我自由的光影表达,就是他自由精神的映射。最难得的是他没有说教,没有什么哲思。所有到达这个境界的大师都会不能免俗地说教几句,我感激他们启发民智 ...
《内陆帝国》 ——林奇的思想帝国
没有时间线,没有叙事线,熟悉的林奇式表达。看到四分之一,似曾相识感油然而生,这不是很像小说《百年孤独》嘛。时空被透明玻璃做的魔方来回切换,随时可以切到任意一个情景。你会看到有人可以彼此相视,却处于不同空间,无法交融。魔方再转,一群人 ...
《银色星球》 ——思想者与螳螂
人类逃离了濒临毁灭的地球,他们分批来到银色星球,下面记录一下其中的重要人物。一、乔治他的故事储存在录像盒里。刚刚来到银色星球的乔治狂喜着,怀着创世纪的热情大喊想重塑人类。慢慢地,乔治被当地族人同化。直至自称野兽。最后白发苍苍的乔治穿 ...
《浮士德》 ——魔鬼没有对手
《浮士德》,还是抓住了原著小说的精髓了。原著中梅菲斯特其实就是浮士德的心魔,以魔鬼的面貌出现,浮士德无法克服心魔,交给上帝解决。电影中,梅菲斯特的镜中面貌就是浮士德,和小说意味大概不差。但这次导演没客气,一切交由浮士德解决,结果无解 ...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 ——百年修得今日缘
深深庭院里的退休法官,深埋心事,何以解忧,以毒攻毒,窃听他人隐私。女学生瓦伦丁无意间闯入他的住所,她的纯真和善良,让他步步退营,封印的内心终于打开,向瓦伦丁吐露了内心伤痛。这也让他的良知挺身而出,他骄傲地举报了自己,他复活了。影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