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打開了電視:
開始吧。
一個口吃的青年在接受治療:
我講的不夠好,但我要努力講好。
幾個細節
阿遼沙定定地望着鏡子,鏡子裡是他,容納他的一切過去、幻想和哀愁,鏡子是他的領地。他給我們看,他的鏡子。
阿遼沙念完普希金寫給友人的信,讓他讀信的人突然消失了。也許導演少年時曾經很想讀一封信給人聽,他渴望它的發生,在鏡子裡,想象和真實一樣美好地發生了。
幼年的父親在叢林中奔跑,風吹葉子搖搖擺擺、沙沙做響,一隻公雞突然飛起沖出窗子。
多麼似曾相識,好像兒時某一刻讓我銘記的記憶,突如其來地重逢了。
這種回憶的相似感,很象你和他隔着屏幕雙眼相望,手掌相對。那一刻你不再是一個觀衆,你進入了他的記憶,參與了他的回憶。
關于母親的回憶溫暖而包容,母親校對出錯,母親被人責備不會做人,母親自責哭泣無力辯解。阿遼沙和母親到一個陌生女人家門口,局促不安地請求做客,還被女主人要求殺雞,慌亂地丢下耳環戒子,拉着阿遼沙跑了。我讀出了他的心疼,媽媽沒有錯,媽媽還沒有長大。
關于父親,父親一直在争取撫養他,因為父親懂得母親,有那麼些不谙世事,阿遼沙果斷拒絕了,他願意和愛在一起,和時常不知所措的母親在一起,其餘不重要。媽媽還沒長大,我要長大。
他回憶了父親的回憶,那個棕紅色頭發,嘴唇幹裂的女孩,回頭甜甜地笑着。還有那個360度向後轉的固執男孩,臉上挂着結冰的眼淚。
幼年的父親曾努力用力打開母親的門,但沒有打開,于是跑開了。母親自己開了門,向外望去,沒有人。注定要錯過了。
如果你少年時也遇到過他們,遇到過這樣的事,那麼和阿遼沙擊個掌吧。
還有那時而呢喃的吟誦,那碧綠的草叢和山巒,那走廊輕快的舞步。你們是詩,你們是悄然綻放的花朵,你們是我夢中的呓語。
哀老的奶奶最後拉着幼年父親的手走了,走向叢林深處,越走越遠。
故事講完了。
你們也走吧,但你們不會忘記我講的故事。
回憶,如靜默中傾聽心中雷霆。
你拍的風輕雲淡,我看的風起雲湧。
老塔内功了得。
鏡子裡的故事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孤寂的午後,勇敢的心
一個午後,賽拉看到兩個鬥士的搏頭,目中所及再無其它,隻有鬥牛士和牛。他們有勇氣也有恐懼。其中一個會死去。無論生與死,他們擁有一樣的勇敢和尊嚴。那一刻,塞拉内心充滿傷感和孤寂。電影在這一刻隻傳遞了這份情感,你的感受成了我的感受,這就完 ...
《白絲帶》 ——蒼白無力的絲帶
白絲帶終是系不住潘多拉魔盒,善良無奈邪惡。執着的教師最終放棄教職,他對人性的失望在片中隻是作為一個小細節輕輕一筆帶過,更顯導演大手筆。沒有憤怒,隻有洞悉,導演很是沉得住氣。一部懸疑片,卻把人性刻畫的如此入骨又信手拈來,全不見着力的痕 ...
《石榴的顔色》 ——我疼痛靈魂的顔色
我的頭腦為什麼停不下思考,那些舊時的美好,是在滋養我還是折磨我,我分不清啊,為什麼他人在歡聲,我卻一直承受煎熬,何至于此?我用童年的色彩和芬芳 制成了一把詩人的七弦琴,可那些騎着白馬的騎士奔去了哪裡,那些吟遊詩人的歌唱何時再響起,那 ...
《正發生》與未發生
影片描述女學生安從懷孕到堕胎的整個過程,結局比較幸運,醫生給的診斷是“流産”而不是“堕胎”,她不必面對法律制裁。但整部影片對安的心理變化的描述幾乎是完全缺失的,沒有羞恥感沒有恐懼沒有煎熬,自尊沒有受到一點傷害。不錯,她是有一個當作家 ...
《安娜的情欲》 ——安娜無情亦無欲
影片使用了切割手法叙事。但任何手法都是服務于電影的,負責傳達、烘托電影的氛圍及感覺,所以抛開技術不談,就談感受。無可破解的疏離,從不存在的信任,空虛無望的孤獨,他人非敵人即地獄。唯有謊言永不失真。人性如垃圾。被吊的小狗,被虐殺的羔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