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 讓娜迪爾曼
第一次看《讓娜迪爾曼》時是第一次接觸阿克曼,在這之後看了她的其他短片,紀錄片和長片,反而感覺迪爾曼是最不悶,最為精彩的一部,作為如此偉大的一部電影,再看時所領悟到的細節和其中的震懾,比起第一次還要強烈。
誰是“讓娜迪爾曼”?在我很早以前接觸到這部電影名字和海報時會以為是一部單純的傳記片。讓娜迪爾曼是否代表了大部分女性和傳統中産階層?在電影上映的過去的這麼多年裡,女權運動和女性意識崛起彼此起伏,尤其是法國六十年代波伏娃等人的存在主義女性思潮影響至今,迪爾曼不僅僅是一個符号的存在,我們不應該僅僅注意到結尾的剪刀是女性革命式對男性壓制性社會的咽喉刺破,而更應該看到迪爾曼在這老舊公寓裡所表現和周遭的種種景象和細節。
電影的結構形式非常明确,固定機位和幾近古典式的描繪,從第一天下午的迪爾曼接待嫖客到最後的意味深長長鏡頭。其實在第一次看時就會留意到迪爾曼的心理和情緒變化,以及生活裡碎片式的極度克制和冷靜的描繪。從電影的開始我們會注意到迪爾曼是極其厭惡每個“客人”的,床上的墊子,和事後的淋浴,浴缸的清潔,緊接着便是迎接自己的兒子,身份的切換和割裂令人不寒而栗,影片隻有第二天是完整的描述,我們會發現迪爾曼的生活如此之規律如此之條理如此之清晰,甚至說規則得可怕,但凡有點差錯,觀衆都可以注意到其中的端倪,此刻,迪爾曼就像是玻璃棺材裡的展品,觀衆對她視奸審視代入,這一刻,阿克曼已經把我們完美代入到那個迪爾曼的生活當中,但是巧妙地,我們不會陷入進去,而是隔着那層玻璃,我們用她的生活亦在審視自我。直到第三天故事被壓抑的情緒才逐步出現,這一刻也是迪爾曼的心理變化的開始,從前一天晚上做飯的失誤,第二顆尚可扣上的紐扣,掉落的刷子,勺子,被男性的嘲諷,無處尋找的紐扣,被占的喜歡的位置…迪爾曼沒有個性嗎?她沒有思想嗎?還是說這一切早就在這個社會和時代中所磨滅,甚至當剪刀出現時也是毫不意外的,一直到迪爾曼在餐桌上的深思,觀衆的心境已與迪爾曼重合,釋懷?絕望?未知?道德?法律?還有快要回家的兒子,電影裡沒有給出答案,但我們不會覺得迪爾曼做錯了,這種錯誤是打破了她的固有生活模式,我們對迪爾曼的思考已經放棄了道德與法律,而是她自己的生活,這就是阿克曼的高明,迪爾曼在那一刻是真空的,沒有人願意說話去打破那樣的沉寂和不知道還要沉默多久的鏡頭…
一個我們常常容易忽視的便是電影裡次要的角色,迪爾曼作為一個想靠非法途徑賺錢的女人,母親,寡婦,家庭主婦…在電影裡那些配角讓迪爾曼這個角色更為立體也更為有力。一個經常出現的角色便是她的兒子,抛開兒子有點乖僻的性格來說,他在電影裡所說的話,是電影中與迪爾曼最長的台詞對話,可以看到他這個年紀對于未知事物的無知與偏見,但我們也可以發現他作為單親家庭的身份,父親角色的缺失讓他不太像那個有點過分男權的朋友“楊”,反而有點優柔寡斷和對男女之事的不解,我們甚至可以看到迪爾曼在他身上的折射和投影,他也是規律的或者說完美融入了迪爾曼規律的生活之中,但同時我們也會注意到兒子與母親的對話也是壓抑的,兒子同時也作為一個男性在對迪爾曼進行審視,這種無形的約束在電影中無處不在,兒子就像那個未曾出現的父親,對于迪爾曼也是抑制的,這種抑制超過了二者輩分的界限,而是男女的,多麼可怕,而母親作為一個教育者,她無法塑造出在男權社會中一個完美的男性,兒子去達到怎樣的境界或者有點渴望自己的兒子可以融入這個社會,在對話中我們發現,迪爾曼也是被這樣的教育耳濡目染下長大的,面對結尾母親的行為,她的兒子又将會怎樣,是面對自己已經被“刺刀火焰”千瘡百孔的母親,還是面對一個殺人的母親,還是二者皆有,我們已經不會知道了。而在電影中其他的角色,雖然次要,但也極具重要,比如阿克曼扮演的鄰居聲音,寄放嬰兒,同樣作為母親的身份,一個輕車熟路一個剛剛成為母親,二者的身份十分微妙,但同時,男性在撫養孩子裡也是缺失的。另一個角色便是迪爾曼的工具,迪爾曼其實日常生活并沒有什麼交際除了購買東西和“客人”兒子的交際,這些所占篇幅并不大,更多的是聚集在迪爾曼的日常生活,咖啡做飯打掃,日常生活的工具便是迪爾曼最好的朋友,也是迪爾曼最為熟悉的,電影裡的所有道具都非常吸引我,可以說這些道具讓迪爾曼産生了一種十分特别的對話感,比如研究咖啡的那一段就可以看出迪爾曼此刻多麼像在談論如何做咖啡如何突破,迪爾曼并沒有說話,卻把那種心理帶給了觀衆,甚至放錢的陶瓷罐也是有靈魂的,而這些東西,她的兒子卻可以完美的避開,因此阿克曼讓電影裡那些其他人類角色反而非常麻木與程序,反倒賦予裡面每一件日常用品靈魂,而在這些無生命事物裡所存在的哲思可能正是改變的迪爾曼的關鍵,不妨設想,殺死那個男人的也是迪爾曼最好的“朋友”。
直到今天,這部電影都是堪稱偉大的,其對于個體心理的描繪,場景環境的設計都是别出心裁的,其内容上的女性思想也與形式化共同構成了這部電影的經典,回到剛開始的那個疑問,迪爾曼到底是誰?答案很簡單,她就是讓娜迪爾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