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鏡子在片中的作用

魏青家卧室的陳設很有意思,她的床對着一面鏡子,這個其實是很不符合一般卧室的陳設的。

卧室通常是一個人展現真實自我的地方,魏青的床對着鏡子,給人一種魏青長期于一種真實自我和虛幻自我分裂、對視、拉扯的狀态。

a.魏青在海邊親完季微然後兩人各懷心事的回家以後,魏青洗完澡拿着毛巾出來時她的影像是從鏡中走出來的,然後剛好季微洗完澡裹着浴巾出來。

b. 季微在魏青家裡沙發上蜷縮着睡着,鏡頭給到的是魏青在注視她,然後鏡頭拉遠,發現這個魏青的影像是在鏡中,然後魏青的影消失,轉到真實空間中的魏青,走出來給季微蓋被子。

c. 魏青和季微在do的時候,最的鏡頭轉場那裡,視覺落點是鏡子裡面彈鋼琴的照片。

d.令人記憶最深刻的鏡子段落應該是魏青把季微甩了以後,回家照鏡子,這段跟隔壁的Raye老師讨論的時候有幸得到了證實。魏青照鏡子的時候,仔細看一下的話,那面鏡子是兩面對折的,這樣就會映出兩個鏡像,加上魏青本人的背影,有三個人物在那裡,此外因為這個機位不是在正中的,是偏右一點,所以角度關系會看起來魏青自己和左邊鏡子裡的影像在對視,右邊的影像有點像在注視着她們一樣,大概是想表達一個分離出來的靈魂在觀察兩個割裂的自我。最後魏青看向彈鋼琴照片的時候,她本體和兩個鏡中的影像都在看那個照片。綜合起來就感覺是魏青在認知自己,然後回想鋼琴老師那件事,思考要選擇怎樣的面對自我和人生,大概已經決定不管她在這個荒謬的世界裡扮演了幾重身份和形象,都要正視真的自己,不管未來麼選擇,先肯定自己真實的欲望。

21.鏡頭語言

a.一開始打開電影的時候就感覺到有些變形,調了比例發現電影采用的是4:3 的畫幅,當時就想,采用這個畫幅是為了更複古嗎,後來看到導演的采訪視頻印證了我的觀點。

b.不知道大家有感覺這部電影有點糊嗎?看導演訪談她有意去調低清晰度讓電影更有那個年代膠片的顆粒感。

c.整部片的鏡頭都有些晃動,在機位上來說,使用非常多處以某位主角的作為前景的越肩鏡頭,不知道是導演想以此表達出角色和劇情的不穩定還是想增強畫面的臨場感和即時感。

但确實對于這樣一個曆史事件的講述用這樣的搖晃鏡頭會給人一種新聞記者的記錄感。

d.看到有些朋友說光線太暗了經常看不清魏青的表情,其實我覺得這裡是導演刻意為之,片中很多地方季微和魏青的二人戲,在打光上來說,季微面對光源,魏青是背光位,所以會經常感覺魏青的臉上灰蒙蒙的看不清,感覺也是來表現季微内心的開放性和魏青的封閉與壓抑的心情,觀感上會令人覺得季微很簡單、一覽無餘,魏青就讓人看不清也搞不懂她在想什麼。

e.季微在樓梯間的魏青的對手戲。用樓梯間憋仄的環境來體現人物的處境。季微始終在同一個平面,而且多數面對鏡頭。魏青大部分時間都沒有正面出現在鏡頭,要麼是背面,要麼隻有聲音出現,她的走位也一直在變,從一個背向季微的俯視機位,轉到同一高度的對峙角度,魏青說 「你以為你想怎樣就能怎樣,你太天真了」,鏡頭被突然出門的系學會人群打破,兩人在畫面中分開,呼應魏青對白裡面提到的外在環境的破壞 ,之後魏青走上樓梯,以俯視視角(展現兩人關系中魏青的主導性)走下來對季微說讓她當什麼都沒發生過。季微多數是面向鏡頭、穩定的走位,展現人物的固定性和内心的坦率,魏青不斷變化的走位、多數以背面面對鏡頭展現人物性格的不穩定性和面對現實的逃避。季微從站位上來講,前景是虛化的樓梯,在視覺效果上會有一種魏青和季微之間隔着障礙的感覺,這種障礙以季微走向魏青查看傷勢而在畫面上被打破(季微在季青關系中的破冰身份)。

22. 關于電影價值的來源

寫這一條是有感于很多人給這部電影打低分的原因是女二很渣,劇情令人不忍卒看之類的。

我真的好想問電影的價值、角色的魅力什麼時候要和角色的道德水平挂鈎了?

電影的價值不是應該來自于它的内涵和思辨性嗎?

角色的魅力不是應該來自于它的複雜、豐富和有血有肉嗎?

如果我們隻能用道德水平去評價一個角色,那我們的所思所想真的就太單薄也太稀少了,人類是很複雜的動物,不是三葉蟲,直接給某個角色打上一個道德标簽然後就判s刑,在我看來是非常殘忍也很不負責任的做法,屬于思維上的懶惰。

以及,角色無法脫離于時代,我們之所以喜歡季微,是因為她超前于時代,但就像魏青一樣,每個角色都有其困境,我們沒辦法以上帝視角去慷他人之慨。

如果角色必須是古今中外第一完人才能給電影打高分,那估計莎士比亞都評不上三星,倒如出門左去書店買一套曾文正公全集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