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電影,對如今的華語影壇增添了不小的期待和信心,确實是拍出了中國——不止風景(盡管青山綠水已是飽蘸情感的最好宣傳片),還有中國式的家庭、關系、中國人的生活與生命。
當鏡頭一點點撫觸過《富春山居》的畫卷,富陽春夏秋冬的山水人物随故事的進展,一點點展開在觀衆眼前,拟真的和拟象的跨越千年成功對話、疊印,是會為一種随着悠悠江水變遷的時代、又氣脈相續的曆史而感動流淚的。
千年以來,山不變,水不變,樹不變,沒有壞人(謝謝導演拍出一個如此真實如此無奈但不乏溫情的真正中國家庭,微妙而真實的集群),人情不變但是也變。變的原因指向了極其複雜豐富的、屬于時代症結的種種“冷暴力”(是,不僅僅是金錢作為衡量的标尺),而暴力分解為這家人生存的種種重壓,并最終施加在年邁母親的身上——她承受她博愛,于是呆,于是走,于是死。走的時候解下發髻梳成辮子,尋找自己的家鄉,那一刻她才又成為自己,原來她才是整個家族中最有情有義、利他識人的慈厚地母。
年輕導演自然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一是演員和人物。業餘演員們實在太優秀太到位,以至于三個“專業”演員很容易就露餡兒:奶奶尚因為台詞和戲份少且是外嫁此地,可以顯現出一種超然的氣質,顧喜和江一就别扭了,這和情節設置也有關。我理解也許顧江二人的婚姻方式可以作為與上一輩人命運的并列和對照、對經濟重壓下這一代幾種婚姻方式的補充(此外影片拍到的還有相親介紹、父母咬牙為兒子娶親等等),但導演在呈現時簡單處理成了一種類“五四”的吸引、抗争,把未來和希望暗暗寄托在二人身上。比起其餘部分鮮活而複雜的言說實在是太類型化、太單薄了。又或者說,顧、江這些離去-歸來,在地但是又懸浮的“現代青年”,真的理解那方水土那方人嗎?他們真的擔得起嗎?
人物的豐滿在細節、在台詞、在推敲。除去猜測讨論得很多的老三或大哥(可以看到大哥和三個弟弟是同母異父的)家的人物。極為觸動我的是二哥一家(戲份不多,但簡直可以寫上幾萬字人物小傳或者一篇小說)。尤其是二嫂在菜場賣魚并聽媒人炫耀房産的那段戲。我們能看到的隻有媒人無意實則鋪墊的炫耀前奏、假裝私密實則張狂的炫耀方式,真實感溢滿全屏,二嫂則始終背朝觀衆、看不見表情。但寥寥幾句半謙恭的自嘲,再一轉是給媒人塞紅包,那種極度的内收、隐忍、自卑一下子就托起來了。轉而是拆遷簽協議的時候,我姐夫刷着手機突然瞥了一眼屏幕說“哪有拆遷不笑的”,這正是要害處——他們顯得那麼鄭重而拘謹,實在太有戲了!老四替二哥二嫂翻出了二人過去戀愛、互相鼓勵、說服家庭的信,一下子他們的形象更加豐滿——不單單是富春江上風吹日曬雨淋雪凍、為了兒子(兒子也并非不懂事)委屈自己的漁民(他們兩頰異常的紅,都是那麼難以忘記)。當兒子和二嫂在商場吃M記(這也一定不是他們夫婦自己平時舍得消費的),兒子表示支持姐姐顧喜的反抗,但二嫂馬上是提醒兒子不能夠違背大伯的意願參加姐姐的婚禮(可見二哥二嫂在家族中是什麼樣的角色和性格),她啜一口橙汁,隻是說“不過我想,顧喜這樣到老了也沒什麼遺憾”,但我想她一定想起了自己的青年往事……總之,太戳人太成功了,回想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快兩天了,我幾乎可以記得關于這對夫婦的所有鏡頭,盡管他們顯然不是影片的中心。
二是鏡頭的運用。盡管我知道導演用心了,鏡頭的推、拉、跟、搖、中、遠、近都是精心考究過的,但是畫面容納的信息量還是少了些,會給觀衆一種節奏過慢、難理解某些段落意義何在的感覺。反之開頭的壽宴一場克服了這一問題,所以很精很抓人(恍惚間竟有回到《都市裡的村莊》那場婚宴的錯覺),鏡頭的搖移、對焦和虛化輕而易舉的說清一衆人物的個性、經濟狀況和關系地位、并迅速地暗暗點燃導火線(比如外債、比如悔婚)。因此盡管導演看起來頗有侯孝賢等導演的風範,但火候上總是欠了些(這樣想來賈樟柯有時候也是),又是新生代,容易被指認為“模仿”。但已經太難得了。
萬分期待卷二卷三,期待一個更加豐滿立體的富陽,以及經由富陽更廣闊的可歌可歎的、我們的文化與族群。北方是厚重蒼涼的鄉和土,南方是靈動娟秀的山和水……也許,我們這一代對于它們的觀照,不再如此依賴不可見的“秘史”,不再受各種困局的纏繞而刻寫一出出怪誕錯綜的文化想象。也許,如果,我們将能更直面直刺現實、燭照我們的曆史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