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才明白吴石朱枫等多伟大!(外一则)
他们四个视死如归,严守秘密,其实是用生命保护了新生的新中国整个国家情报网!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76周年比较低调,不仅仅因为今年不是逢五或十。
因为今年很特殊,庆典都前移后挪了--前有纪念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爭胜利八十周年,维护战后大国主导格局的“九三”阅兵,后有10月25日的隆重纪念台湾回归祖国八十年!
所以今年央视只有一部能够把“九三”“十一”“十二五”都贯穿起来的献礼大剧---《沉默的荣耀》。这部戏是十七年前就已经站稳华语谍战剧第一名的《潜伏》真正续集,不同的是,采用近似纪录片的冷色调手法,展现《潜伏》“余则成”们的原型縝密真人纪实还原他们於无声处听惊雷的战斗经历,失败与荣耀。
这部戏出台应该应运而生。
这个历史故事,许多网友都门清了,但楼主要透露几个鲜为人知的重要细节,让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吴石朱枫等“东海”情报小组英烈们有多伟大---《沉默的荣耀》与《潜伏》一样,都是中国国家安全部,中央党史室,PLA总参总政等严格指导监製的,这部戏首先根据史料,披露了吴石小组正確名字是,名叫“东海”,以前把吴石和他的情报小组称为“密使一號”实际上后者是台湾国防部保密局今军情局,还有大特务穀正文叶翔之毛人凤等对此案件的事后宣传资料裏猎奇杜撰的。
抗日战爭期间,吴石(民革成员)、陈宝仓(已入党)和吴仲禧(已入党)都是开明军阀张发奎担任最高司令长官的第四战区要员,陈宝仓是代参谋长,因为陈宝仓需要治疗日军轰炸导致的一只眼睛失明旧伤,接替他的就是吴石,而吴仲禧是军法总监。情报工作是有两大支撑,第一是信仰和组织纪律性,第二就是社会关係,同乡袍泽情谊在情报工作中历来都很重要。
何况吴石、吴仲禧、陈宝仓都是保定军官学校的前后校友同学,而保定係最著名的KMT军政大人物就是“小委员长”,老蒋的浙江小老乡陈诚。KMT溃退岛屿前,已经让两个浙江人先后当台湾封疆大吏,第一个是陈仪,这是汤恩伯的老师,因为228事变责任以及通共罪名被处决后,接任的就是陈诚。
蒋经国是抗战前夕回国的,当时正在努力营建自己的派係势力,陈诚的保定係和土木係都是他竭力拉拢的对象。而吴石特立独行,品行高洁,有名的“军中状元”,受到桂係白崇禧李宗仁、陈诚土木係等青睞器重,正是小蒋眼裏得力的军中干將干部人选,所以1949年KMT仓皇南下渡海,正是桂係大佬与老蒋摊牌,剑拔弩张时候,吴石依然能够擢升国防部参谋次长要职,背后是蒋经国与陈诚的保举。担任次长后,他的顶头上司,当时军界当红炸子鸡周至柔,也是保定军官学校出来的,还兼空军司令呢(剧中高度还原了周至柔,演员扮相酷似原型,而且有时候穿陆军上將製服,有时候穿空军上將製服,因为周至柔是以陆军銓敘陆军上將军衔担任空军司令员的,所以必要时才穿空军上將製服)。
当时台湾艰苦险峻的对敌斗爭环境与白色恐怖,导致那时候的情报工作不可能严丝合缝的完美,例如吴朱陈聂等“东海”小组实际上不得不违反不可以东西南北中地横向交叉的原则---朱枫长期是华中局的情报员,吴石、何遂一家还有吴仲禧的关係由华东局管,而陈宝仓的关係则在华南局(由廖承誌和潘汉年在抗战时期创立),在没有更合適的人选情况下,只能这么配置了。
潘汉年是周恩来领导上海特科时候的草创成员,与周恩来同为中央上海局情报係统创始人团队成员,后来潘汉年又在抗战中和廖承誌双双创建中共华南局情报係统-廖公是民国元老公子,本身又是广东人,自不必说,而潘汉年的岳父,董仲伟,当时是香港总商会会长。
1942年5月,由於原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郭潜叛变,导致廖承誌在广东北部乐昌县坪石镇被中统逮捕,然后军统与中统还发生了爭夺廖承誌的纠纷。廖承誌先是被中统关在当时蒋经国署理的江西赣州“江西省青年留训所”(即泰和县马家洲集中营)。宋庆龄、何香凝不断向蒋介石要求释放。1944年冬,蒋介石电令將廖承誌转押到重庆白公馆,转由军统看管,一直到抗战结束仍在押。蒋介石还曾在歌乐山与廖承誌见麵劝说,但廖承誌不听。被关押期间,1945年6月,在中国共產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廖承誌当选为中国共產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是候补委员中得票最高者。1946年1月22日,廖承誌获释出狱。中共以上党战役中被俘的马法五等人,换回了廖承誌、叶挺。
廖公出狱后不久被中共中央调回延安。从1946年出狱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廖承誌还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这种情况下,抗战后期一直到建国前夕,华南局的工作大任都是潘汉年一肩挑。吴石同案的陈宝仓中將就是华南局的情报员、中共地下党员。
所以朱枫、吴石、聂曦、陈宝仓等非常伟大,他们的坚贞不屈,守口如瓶和视死如归不仅保护了“东海”甚至维护了整个中央情报係统宏观安全。看,蔡孝乾一个人叛变就导致400多人直接因他被捕,1400多人间接因他被捕。而叶翔之、穀正文、毛人凤、蒋经国都不是吃素的,但凡朱聂吴陈四人经受不住压力与酷刑,稍许屈服泄密,都用不著正式叛变投敌,敌人就可以顺藤摸瓜,摸清华东、华中、华南局的工作与工作关係,而穀正文本身就是华北局係统的叛徒,如果这样,將会给整个中央情报体係带来灭顶之灾。
楼主这裏补白下,蔡孝乾实际上並没有在口供裏出卖朱枫和吴石,但后二者的確因为蔡孝乾而暴露,这话是怎么说的呢?
借保密局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在大陆时候就怀疑吴石---KMT溃逃到台湾时候,一应事情搞定都有赖于先期到达台湾的省长,“小委员长”陈诚,这个可是老蒋嫡系中嫡系,也是吴石保定军校师弟里官儿最大最有实权的。其次,夫人系的空军司令兼参谋总长周至柔也是保定学弟。再,那时候老蒋已经把整合所有KMT特务机构的重担交给了小蒋。而吴石被擢升次长,背后是陈诚和小蒋向老蒋保举的。
小蒋建丰同志,看过北平无战事的都知道,他自己的情报班底是国防部二厅,所以,戴笠留下来,毛人凤郑介民内讧极大的保密局当时是一个面临关停并转的单位,谷正文回忆录说工资都发不出来,发大米和黄豆,二靠保密局特务打家劫舍甚至截胡过美国商船艰难度日。这个时候他们得罪吴石就等于是唾面小蒋和陈诚啊。
悲剧偶然也必然:蔡孝乾要朱枫开口请吴石给他小姨子以化名搞离台证件文件,朱枫工作上有求于蔡孝乾,不能推掉,吴石不得已让王碧奎和聂曦出面办理;这随着蔡孝乾被捕抄家等,给查出来了,蔡孝乾家里一张新台币上还有朱枫在军统改编机构也就是保密局自家窝里的女儿女婿电话住址,这样就把吴石通过蔡孝乾跟朱枫横向关联了。何况朱枫女儿女婿是军统,妹妹妹夫是老牌中统,所以保密局抓了蔡孝乾以后紧接着就抓朱枫女儿女婿,因为这是他们军统内部执行家法,估计保密局一开始是最担心自己军统内部出间谍,如果那样还查办不力,保密局就要取消番号编制了。
这个时候已经危机四伏了--吴石冒险第二次开特别通行证,这次是让朱枫离台是当时最好的策略,因为那样吴石可以说自己或太太跟朱枫做一点港台之间药品生意,材料都被朱枫带走了,甚至可以说自己上了朱枫这个“奸商”的当,这样来解释他和朱枫的横向关联,但间谍证据链无法闭合。偏偏这时候吴石自己的不小心提供了最关键的证据--他留下了一张有陈宝仓字迹的兵力部署情报,还有他和聂曦急于求成,多次越规纪律,以次长身份强行索要其他部门资料情报的借条字据等都再度给吴石加重嫌疑,本来没有进入特务视线被边缘化的陈宝仓也被连累了,然后沈之岳又在舟山抓获了朱枫。
但即使这时候,还是没有任何由吴石和朱枫之间传递的情报证据线索泄露,朱枫之所以吞金自杀,就是担心自己熬不过酷刑,会吐出这个(历史证明,这线索证据始终没有让特务得手,先辈英烈真是聪慧又伟大)。也就是说直到他们牺牲,都没有吴石和朱枫搞谍报的实锤落到保密局手里。
顶多只能说,嗯,吴次长和聂曦多次违规索要多个部门情报资料,可吴石是次长啊,这算什么大事吗?嗯,还有,吴石利用职权,企图倒卖走私军需药品,跟军统中统自家人从香港来台的亲戚朱枫合谋吃回扣、、、、只能说时运不济,第一,赶上KMT一举摧毁台湾省委工作委这样台湾本地中共机关,为了保密局不被裁撤,薅草打兔子再来一个岛内外勾结的中共华东局间谍案(实际上朱枫是华中局情报员,临时被借调华东局的),后来还搞了甚至与大陆、台湾本地机关一点联系都没有的苏联远东情报局在台间谍案(汪声和林正亨裴俊李朋廖凤娥案件)、、、、
第二,正常年月,朱枫和吴石被保密局查到的那点事,顶多是行政违规和经济罪,可偏偏遇上下野的老蒋要把桂系李宗仁赶走,自己重新上台,为彰显总裁重掌大权视事的必要性,陈诚颁布的戒严令白色恐怖就要动真格的,也就是大陆这边所谓“尽快,从严从重”、、、、、有的事不上秤二两重,上去了可能两千斤、、、、但毕竟:聂曦熬不过酷刑,承认了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这点大概是聂曦迄今没有拿到烈士证的原因),这样吴次长通过他向各部门捞过界越界索要情报资料的色彩就变了;蔡孝乾家里的东西暴露了朱枫的共产党员身份,她又是外来的;由于吴石的疏漏,导致陈宝仓被抓。
这才是历史真相--保密局忙活了半天,只实锤了吴次长的前副官、目前助手聂曦是共产党员,吴次长和夫人好友,潜在商业伙伴,香港来台的军统中统眷属陈太太(即朱枫)是共产党员。
特别喜欢的聂曦烈士旧照修复版-“大丈夫大英雄视死如归”


原乡人和原乡人不一样!
台湾把大陆移民到台湾的本地客家人称为“原乡人”,台湾省工委会也就是地下党台湾省委被捕的高层蔡孝乾、张志忠、陈泽民等都属于原乡人,台湾省委被捕的四大金刚里面只有军委书记,省委副书记,武装部长张志忠坚贞不屈没有叛变投敌。本剧虚构人物张灏(林义伟)有张志忠的气质,他弟弟林义良有基隆“光明报”案件牺牲的基隆中学校长,基隆工委书记钟浩东烈士影子。
林义良被捕后跟谷正文第一次对话,他说“我们中国人讲究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这句话出自基隆工委会“光明报”案件里最著名烈士基隆中学校长钟浩东(他和夫人蒋碧玉都是台湾本省人,按照当时老蒋政策,本省人可以不牺牲,不泄密,只要写切结书退党,同意接受感训就可以,他选择了酷刑和牺牲,蒋碧玉活下来了,是无期徒刑;他们俩都是抗战期间回大陆在广东打游击,是东江纵队的友军部队,那时候秘密入党的)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台湾著名乡土作家钟理和经典《原乡人》里扉页的一句话,这本自传(写他和出身贫寒的太太钟平妹逃婚到大陆沈阳和北京经历)后来被拍成同名文艺电影,秦汉和林凤娇演的,拿奖到手软,我在B站看到修复版,真的很好,跟同时代大陆电影主旋律文艺片很像,里面邓丽君唱的《原乡人》也是君歌经典。钟浩东钟理和的老父亲是台南屏东的爱国地主,客家人,日据时代把自己名字改成钟番薯,因为番薯是台湾主食农作物,台湾跟福建地图连起来看好像番薯与番薯藤。
番外推荐侯孝贤导演的台湾三部曲这种世界级文艺经典里面前两部,都是讲1949-1959这段台湾白色恐怖历史里面红色特工的,是以屏东钟家钟浩东烈士(地主少爷)与他太太蒋碧玉(台湾名人蒋渭水收养的女儿,大小姐)还有雾峰林家林正亨烈士事件为原型蓝本的--第一部叫悲情城市,梁朝伟主演,女主角酷似沉默的荣耀里面的聂曦太太阿美+刘亦菲的既视感,名字忘记了;第二部叫好男好女,伊能静大银幕作品里第一的,伊能静演女一号蒋碧玉。原型钟浩东与蒋碧玉青年时代历史老照片影像可以说是上镜级别的俊男美女。
蔡孝乾从1924年,由台湾去上海读背后是中共力量的上海大学开始,到抗战结束后被派往台湾担任省委书记前,期间只有一次,是日据时代回到台湾,所以他躲过了1927年最残酷的四一二白色恐怖,那一次是1926年回到台湾,1927年因为宣传共產主义,被日本警察作为左翼积极分子抓了,坐牢10个月,没有暴露身份,年底就被释放了。
蔡孝乾入党加入中共是1925年他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候。
1927年底他从台湾出狱后就偷渡到了大陆,1928年在上海被选为台湾共產党(属於日本共產党体係)创始五名委员之一,那时候他已经在福建彰化教书了,並且娶了第一任妻子刘月蟾。
蔡孝乾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候深受他教授任弼时器重,所以1931年瑞金中央苏区刚刚成立,任弼时就把他调入中央苏区。1934年,蔡孝乾当选中华苏维埃中央委员,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入延安,是唯一参与长征的台湾人。在遭国民党残酷围剿裏,蔡孝乾的妻子刘月蟾与一对孪生子在逃难中失踪。
1935年10月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到达延安,蔡孝乾就任康生体係的內务部长。1937年,对日抗战爆发后蔡孝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政治部敌工部长。1940年担任延安中央军委军政治部敌工部长。
1945年九月,抗日战爭结束后,中国共產党决定派遣蔡孝乾回台,准备进行对台工作。该年十二月,蔡孝乾抵达苏北淮安,成立“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也就是中共台湾省委,蔡孝乾於1946年才时隔十八年重回台湾,七月的时候。他在苏北新四军根据地和上海筹备台湾省委时候,期间结了第二次婚,妻子是苏州进步学生马惠玲,她还带著自己的妹妹马雯娟。
蔡孝乾到达台湾后,因为妻子曾经公开参加过228运动,所以陈诚发布戒严令前,蔡孝乾就想办法把马惠玲送出台湾,蔡孝乾和小姨子对外称马惠玲戒严前去彰化探亲,不幸得了急病去世了(1928年蔡孝乾也是偷渡到大陆彰化的,我估计蔡孝乾应该与海上走私的船队很熟悉),后者辗转回到大陆,本来是作为高干夫人受到照顾的,確定蔡孝乾叛变后,她就被送到云南生活了。
陈诚发布戒严令以后,蔡孝乾就一直想办法想把小姨子也送回大陆。
后来朱枫进入台湾,蔡孝乾知道朱枫的情报关係是国民党大官(但当时蔡孝乾与协助朱枫的台湾省委的人,都不知道具体是吴石,说明朱枫的情报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就请朱枫帮忙要这位大官给十六岁的马雯娟办理一张化名刘桂麟的军队高官女儿离台去香港的通行证。然后朱枫央求吴石,吴石就让夫人王碧奎与副官聂曦出麵办理。就是这份文件被特务搜查已经被捕后的蔡孝乾家裏,把蔡孝乾、吴石和朱枫横向联係起来了---王碧奎,聂曦和蔡孝乾的关联浮出水麵,然后蔡孝乾家一张新台幣上还有朱枫在台湾的住址电话號码,这样横向联係完全暴露了。
所以並不是最后吴石聂曦让朱枫紧急离开台湾的特別通行证暴露他们的,而是那之前蔡孝乾自私自利做的这件事。其实蔡孝乾被捕以后口供没有供出吴石和朱枫,但他家裏搜出的这些已经可以让特务的证据鏈几乎完整闭合了。
蔡孝乾他在大陆十八年经历,目前历史资料与结论都是没有问题的。他腐化变质乃至於叛变都是1946年回台湾以后事情。
蔡孝乾的小姨子马雯娟最终也没有离开台湾----她被送到香港,化名计小姐,刘桂麟,不久吴石朱枫案发,中共在香港的组织就切断了跟马雯娟的联係,她就滯留在香港,接下来顺理成章被台湾保密局特务们“护送”回到岛內。这个时候他还是未成年。
两年以后的1952年,刚刚成年的马雯娟就跟当时已经叛变“自新”,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任中华民国国防部保密局设计委员会委员的蔡孝乾结婚,隨即,他又任职於国防部情报局匪情研究室,后升任该室少將副主任兼中华民国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副局长。次年(1953年)马雯娟生下蔡孝乾的独子蔡艾安。
穀正文回忆录裏说叛变以后的蔡孝乾脑子坏了,有严重的双相障碍等纯属胡说,精神病人能够在內斗內行的保密局节节高升吗?穀正文回忆录也属於KMT浑水摸鱼的汙名化宣传,说谎可以说肆无忌惮-因为谍战这个领域,KMT不仅要杀人还要诛心,在烈士身后继续把水搅浑,製造组织內部同誌之间的狐疑。
比如他曾经破获台湾省工委武装部长兼军委书记张誌忠季沄夫妇案,导致这对双双地下党员伉儷先后就义,留下幼年的儿子与女儿,儿子名杨杨或羊羊,当年羊羊与母亲一起坐牢时候是学龄前幼儿,穀正文却说他已经10岁。父母牺牲以后,成为孤儿的羊羊上学,就业,服兵役都因为是“共谍奸匪后代”备受歧视与欺辱,最后羊羊刚长成青年就自杀了,大作家柏杨还为此撰文纪念他。穀正文却把特务们对羊羊姐弟的监控说成无私地抚养,汙蔑羊羊个人品行不端,真是,把人家一家搞得家破人亡,还无耻偽善地充当圣人,这就是特务的本质。
不过,蔡孝乾主持过中共军委的敌工锄奸工作,他是知道中共是如何对待重量级叛徒的--所以,他长期被严加警卫,深居简出,也是事实,这点穀正文没有说错,毕竟,穀正文这个中共自己的叛徒,前林彪115师的敌工侦察大队长,解放战爭到建国初年对中共华北局实施过多起严重破坏者,自己一辈子也是这样的。
那个时代人的气质-吴石挚友何遂一家风采
看看那个风起云涌,舍生取义的中华儿女辈出时代人们的风采。
其中第二代何康是我小时候新闻联播里经常出现的农业部长。第二代里最小的儿子何达是新华社记者,建党一百周年时候完成长篇小说《战未决》(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是以他父亲、同盟会元老、黄埔军校代校长何遂及家族人物为原型而创作的,呈现抗战初期的风云变幻史实。
抗战期间,张发奎担任司令长官的第四战区里,吴石,何遂(儿女全是地下党员,其中何康是吴石在大陆第一个单线联系人,吴石去福州任职后,单线联系人即交通员改成谢筱迺,中共地下党员,他的儿子谢庆大律师迄今为聂曦争取革命烈士证书,为聂曦一样在虎穴龙潭工作,留在大陆后蒙冤的胞弟聂磊平反,在努力做工作,聂曦现在是烈士待遇,但还未发证书,估计快了),陈宝仓(秘密党员),吴仲禧(秘密党员)这四位保定军官学校兼“东海”情报小组密切关联成员曾经一起以中将身份共事。
何遂的儿女亲家与挚友世交,何康的岳父缪秋杰是肥缺--“民国巡盐御史”国民政府盐务总办局长,何家是四儿一女,缪家是四女一儿,都年龄相仿,一起长大。1947年10月,上海局成立了瑞明公司,作为新的经济据点。公司名义上由何遂和缪秋杰出资,实际上资金来自上海局,主要为解放区筹办西药等急需物资。何康担任总经理,财会专业毕业的缪希霞担任公司会计。多年以后,瑞银证券就是瑞明的血脉,何康长子何迪就是瑞银原先董事长。
缪希霞是广西大学校花,非常浪漫的爱情至上主义者,本来缪秋杰想把她许配给何家老大,11岁就去加拿大留学,回国攻读医科期间成为何家第一个共产党员的何世庸,因为她是缪家老大,有一天缪秋杰竟直截了当问女儿,“大”好还是“三”好(缪家姐妹对何家兄弟的称呼),并要她早点决定。缪希霞最终选择了比她小三岁半、性格阳光热情还爱批评她的,一起在广西大学读书的何康为终身伴侣。何遂与吴石是福建闽侯同乡,在孙中山发动的“护法运动”中相识,此时已成莫逆之交。何康在位于柳州的广西大学农学院读书时,常得吴石关照。
1945年12月12日,何遂家的全家福。何遂在照片后题字:“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日,日寇签降。双十二全家聚於渝,摄影留念。抗战八年,家人无恙,长次三男均成家, 长孙申佳已三岁,殊可喜也。”照片前排左起:女儿何嘉,妻子陈坤立,二子的大儿子何孟嘉,何遂,四子何达;后排左起:二子何世平,二儿媳韩蕴,长子何世庸(11岁起在加拿大读中学,后来归国读大学,在沈阳学医,他是何遂四个中共地下党员子女裏第一个入党的),长儿媳李智勤,三子何康,三儿媳繆希霞(繆希霞是广西大学校花,比何康年长三岁半,本来何遂夫妇想礼聘为长媳,没想到大小姐爱情至上,与同在广西大学读书,近水楼台的“三弟”何康相爱了)

1950年,何家在上海愚园路俭德坊2号前留影。从左至右,前排为:孙辈何敏、何仲山、何迪;后排为:缪希霞、何康、陈坤立、何世庸、何遂、何达、何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