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0
久仰的新浪潮名作,第三部特呂弗,略有失望。感觸不多,沒有太多驚喜,無法認定這是一部一流佳作,和《日以作夜》同樣想打三星半。由于是剛拍出過《四百擊》的特呂弗,手緊一點遂打三星。用戈達爾不太厚道的一句話來形容我的感受即是- “特呂弗從來不懂電影,《四百擊》之後他不過是在講故事罷了。”
雖不是典型的懸疑/黑色類型片,但采用了點倒叙解謎的手法,實際上仍是關于男女關系的核心問題。(特呂弗在訪談中正巧印證了這個觀點:我不是要拍一部美國電影,我隻想重現“黑色系列”小說的氣氛、筆調、詩意,但影片的重點仍是呈現男女關系)
情節走向還是有些傳統和狗血,能看到黑色電影和類型片的影子,如《擊斃傑西》,但台詞和表演則比較真實。
在連續的劇情中插入一些“畫框”-如匪徒發誓後接着一個老太太倒地的鏡頭-實在滑稽搞怪,離戈達爾行雲流水的的散文電影還差太多。(特呂弗果然也對此猶豫不決,他說他曾聽憑他人的意見反複增删,最終抱着實驗的心态保留)
畫外音充當不善言辭的鋼琴師的内心獨白,尤其和女主走在一起時那種情欲在聲畫張力中呼之欲出。
影片講述的不過一個好人如何被推向深淵,此種題材和主題的電影太多了,從最初的黑色電影到現代的種種存在主義作品。而本片重點既不在懸疑也不在對社會的反思,無意揭露根源是近墨者黑還是命運無情,甚至個人的悲劇都被淡化了。對人物及其遭遇的處理始終很克制,直至最後雪地上戲劇性的一幕,所有的沖突才被槍聲了結。(再次和特呂弗所見略同:“有時一部電影隻是為一個畫面而拍)男主劫後餘生,再次做起了鋼琴師。
ps. 男主有點像特呂弗,女性角色臉盲,歌曲小草莓很棒。
pps.繼續補特呂弗。
維度 ★(1-10)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6.8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6.7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6.8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6.8
25.8.12-13,投影儀
我的影評合集:Aleph-我的影評
簡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評析《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公衆号圖文版:“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導賞《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 微信公衆平台引言:本文将從不同角度評析兩部伊朗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導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處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後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觀感-劄記
簡評:B-,6.5+第一次看了半截棄了,拖拖拉拉一個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沒什麼體會,隻覺得形式過僵、故弄玄虛,實在空洞無趣。色彩、構圖,畫中畫、框中框。極緻的清晰和幹淨,(和作品中繪圖師一樣)每個畫面都經過精心嚴格的控制, ...
建築師的使命與宿命
評分:A-8.0這次觀影不僅讓我重新認識了格林納威,也讓我重新認識了電影。中途還對這部電影的價值有些許猶疑,直到結尾一刹生出頓悟之感,想起立鼓掌。作為藝術家傳記,本片不同于《梵高》、《卡蜜兒》将叙述重心放在生平履曆上,即便對私生活的 ...
随性吐槽
C+來晚了半個小時。旁邊的人咯咯大笑不止,這樣的影片有大銀幕和互動是正常的,不過還是無法忍受此二者。多次想離場,為何要花費五十塊和三個小時的寶貴時間投入在這樣的娛樂消遣中?終于完全被淹沒了,昏昏欲睡。從視聽風格到内容完全無感,斯科塞 ...
《齊澤克》-簡評和劄記
A-正在讀第一本他的書《斜目而視》,再來親眼看看這位活生生的思想者,從不同的角度再度接近這位偉大的智者。依舊十分親切的形象,然而今天也有因其偉人光環形成的遙遠距離了,他在世卻如同逝世。(容許我胡吹一段)他擁有舉世無雙的極端聰慧和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