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s like a fun gang."

《老友記》是我最喜歡的情景喜劇。斷斷續續看了好幾年,最後在2025年2月17日看完了。
這種感覺就像吸入了很多彩虹小糖果,卻在最後要把所有糖一下全部消化幹淨一樣。不像有些喜劇最後圓滿、輕盈的告别,這是一種膩膩的、粘稠的告别,在我的“胃”裡揮之不去。這種感覺,甚至可以比看完一部現代派悲劇還沉重。(I guess someone ain’t gonna fall asleep again haha good luck)

...

在此,我想着重叙述一下六人組中兩兩之間的“關系”,并由此展開感想。我心中難忘的組合有:錢莫、羅瑞、喬瑞、錢喬、喬菲。

錢莫

錢德勒和莫妮卡實際上是六人組中最核心的兩個人。這段關系的開始就是圍繞他們組建起來的。莫妮卡連接了瑞秋和菲比,通過和羅斯兄妹關系又連接了男生圈;錢德勒連接了喬伊和羅斯,通過戀愛關系又連接了女生圈。錢莫兩人主導的關系也分别跨越了劇集的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這也能說明他們對他人“心靈”的依賴性較強,從而帶來了更多的互動與交流。
他們倆從相識到相愛的過程也很自然。當後來喬伊和瑞秋問錢德勒:當初和莫妮卡在倫敦在一起時,有沒有感覺從朋友變成戀人很奇怪(尤其是xing方面),錢德勒回答是不奇怪,而且奇怪的地方就在于這樣不奇怪。他們走到一起是一種命中注定的緣份。這種緣分難以用片面的幾句話來解釋為什麼,因為兩個人彼此心靈的相互靠近,就是一種無序而又奇妙的過程;但這種緣分也并非完全沒有根據,這個前提是,他們本身心中就擁有足夠的愛與信任。
錢德勒和莫妮卡的原生家庭導緻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病”。錢德勒父親從出櫃再到變成變xing人,讓他的童年一定程度上缺乏“父親”身份的在場和确認;母親也是huang色小說寫手,對他幼小的心靈産生了一定輿論的壓力,而他就是這樁失敗婚姻的“産物”,讓他對親密關系和婚姻産生畏懼。莫妮卡的家庭對哥哥羅斯的偏愛,讓她形成了暴飲暴食的陋習,同時有了過度潔癖、好勝心、争奪焦點等問題,對她的性格與人際交往造成了強烈的影響。然而,這些先天因素,都讓他們變成了更強大的自己,讓他們擁有善良、真誠的心,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去勇敢地追求愛。正是因為這樣,他們看似沒有明顯的反差和強烈的化學反應,卻最終走到了一起。
錢莫求婚的片段可謂全劇最催淚的場面。這裡附上Eric Clapton的絕世情歌(至今聽過最美的情歌之一)。

Wonderful Tonight9.8Eric Clapton

還有一段就是由于領養機構的失誤,他們選擇在簽字前告訴孩子母親真相,導緻對方憤怒而去。錢德勒這時追了出去,并盡力挽回。他說:
“我愛我太太勝過世間一切事物。不能給她個孩子我很難受。有了孩子以後,我會學習如何做個好爸爸,但我太太,她已經是個好媽媽。”
他們的愛情如此真實,又如此美好。

羅瑞

羅斯和瑞秋是所有組合中最有名的,也是最擰巴的。他們的羁絆從高中就開始了,當時羅斯是個卷毛書呆子,而瑞秋是一個迷人的拉拉隊長和舞會女王(後來集體看鞭屍錄像帶真的又好笑又感動),羅斯暗戀瑞秋是一種基于青春懵懂情愫的吸引。再次重逢,瑞秋逃婚來到咖啡館,此時的她迷茫又脆弱,而羅斯的關心與真誠讓兩人迅速建立起更深層次的聯結。
随着關系深入,羅瑞之間不可避免地會進入“權力鬥争”階段。羅斯是個嚴謹、傳統的古生物學家,而瑞秋是個随性、自由的時尚工作者。兩個人的内核其實并不同頻,導緻他們的價值觀産生一定的差異。這對他們之後的情感線有着很關鍵的影響。
最能體現這點的就發生在羅斯和瑞秋短暫分手期間。羅斯以為兩人感情破裂,便和别人發生了關系;可瑞秋卻認為分手隻是小吵小鬧,羅斯的行為不可理喻,兩人因此陷入信任危機。這一事件背後,是兩人對分手定義的差異,以及溝通不暢導緻的矛盾升級,他們都站在自己的立場,想要對方理解自己,卻忽略了對方的感受。羅瑞比起錢莫,或許會顯得更有cp感,但他們本身是更不平等的。
有些心裡話當着面也是說不出來的,即便擁有千載難逢的機會。羅瑞一直是愛着對方的。他們在發生了這麼多矛盾後,各自找了不同的戀人,卻都沒有最終走到一起,因為他們清楚自己的内心其實始終都被對方占據着,這個空間沒有其他人能擠身進入。
至于結尾,我隻能說這是在九十年代,導演這麼安排也許是為了圓滿。但這個所謂的“圓滿”并不是平等的,它是一個“不對稱的建築”,是以瑞秋放棄去巴黎工作的機會來換取的。羅斯一路以來變得更加包容體貼,但似乎很少為瑞秋改變自己,而瑞秋為了這份愛,為了不想遷就對方,犧牲了很多寶貴的機會。瑞秋最後回應了羅斯的請求并選擇留在紐約,回歸家庭,仿佛嫁給了另外一個“巴裡”。
我的私心告訴我,我更傾向喬伊在羅斯去追瑞秋前說的:或許這樣是最好的告别方式(指打炮),這樣你能放下并繼續開始新生活。引用一句《倫敦生活》裡的名言:I love you, and it’ll pass.

喬瑞

喬伊和瑞秋的感情就像一個“意外”。喬伊對瑞秋有感覺,起初我是感到詫異的,但仔細想想又覺得合理。
他的心動始于他為瑞秋打造的約會。在約會中,他才第一次正視瑞秋的魅力。以前的喬伊是看上誰就馬上出擊,到手後就不再聯系。可對瑞秋,他連擁抱都小心翼翼,更别提表白了;瑞秋因為家庭的原因缺乏安全感。在這之前,羅斯已經打破了彼此的信任,這種安全感很難再重建。而喬伊從瑞秋懷孕後,一直在給予她這種安全感。于是他們就相愛了。
但他們的感情的根基是基于深厚的友情,而生理上的相互吸引是暫時的。當他們想讓關系進一步發展,卻發現他們似乎做不到。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有更深厚、更宏大的東西拒斥着他們,讓他們難以做出改變。所以喬伊總結道,莫妮卡和錢德勒能做到,也許是因為他們當時的友誼沒有他和瑞秋那麼深厚。
因此,我本來覺得這段關系有點僵硬,像編劇強行塞給觀衆的轉折,但随着劇情繼續,我忽然又覺得,瑞秋和喬伊之間又是那麼正常,那麼令人羨慕。因為他們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回憶彼此曾經互相分享的那份美好,這種美好甚至超越了友誼。但這段關系不是長久的,即便如此,也足夠了。

錢喬

不得不說,錢德勒和喬伊之間的化學反應很強。他們的關系或許就是“brohood”最好的樣子。曾經那段喬伊無數次試鏡失敗的日子,都是錢德勒給他經濟上的支持與情緒上的鼓舞;錢德勒每次有工作、情感時,喬伊總是第一時間給予他安慰和陪伴。
他們之間擁有數不盡的溫暖場面,但最讓我難忘的是一個小地方:
六個人集體湊錢買彩票,恰逢錢德勒正在争取新工作。當錢德勒如願以償時,喬伊說,剛才大家開獎前許願中獎時,自己許的願是錢德勒能得到工作。
這個太有“含金量”了。他們之間或許沒有很深刻的事件讓他們緊密聯系,但就是生活中不經意間的一份份牽挂,互相争執後的一次次諒解,讓彼此互相在對方的生活中留下痕迹。

喬菲

喬伊和菲比的互動很有愛。他們倆的人設是最像孩子的,因此總能接住對方的梗,互相說到一起去。
他倆之間有很多有趣的場面:菲比教喬伊彈吉他,喬伊手指不聽使喚總按錯弦,兩人笑作一團;喬伊試鏡新角色沒靈感,菲比讓他模仿樹懶找慵懶感,喬伊學得怪模怪樣;玩真心話大冒險,菲比逼喬伊穿女裝出門,喬伊穿着花枝招展走在大街上;菲比唱歌喬伊當和聲,喬伊五音不全,高音喊破音。他們倆開心的點總是能契合,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單純、可愛的人。
除此以外,在關鍵時刻他們又總是主動承擔責任,幫助彼此。喬伊成長于一個傳統意大利家庭,擁有強大的責任感和保護欲。當他誤以為菲比懷孕了,因為擔心單親媽媽養育孩子太過辛苦,他便下跪向她求婚,願意肩負起一個爸爸的責任,承諾會照顧她和孩子一輩子;菲比的原生家庭很糟糕,她的成長之路十分坎坷,這也練就了她強大的内核和樂于助人的性格。為了幫助喬伊擺脫她的雙胞胎姐姐厄蘇拉,決定假扮厄蘇拉和喬伊分手,希望他能走出這段不健康的關系。
同時,我佩服他們不内耗的内心,尤其是菲比。她是最貼近“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角色,在他人眼裡她可能顯得很怪,但她總是能以她自己的邏輯和直覺,把故事講得更加生動有趣。多麼鮮活,多麼有趣。

除了這五個組合以外,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組合。比如瑞秋和莫妮卡,最早同居伴侶,好勝心都很強,經常互相競争鬥嘴,最後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很快便和好了;瑞秋和錢德勒,經常被描述為“閨蜜組”,互相傾訴煩惱,還幫着對方出點子;錢德勒和菲比,最有意思的就是錢莫剛在一起不久被發現那段,菲比為了揭穿他們主動去勾引錢德勒,堪稱高手過招;羅斯和菲比,兩個人經常一起搞抽象,羅斯還給菲比買了自己的自行車,菲比也在最後幫羅斯追瑞秋;瑞秋和菲比,短暫一起住過,放下了對彼此的偏見,以及到公園一起跑步真的笑死。

如果我要給每個人物承包的笑點排個序(從多到少)應該是這樣:

菲比、錢德勒、羅斯、莫妮卡、喬伊=瑞秋

還有一種劃分方法,從左到右是兩個極值,左邊是抽象的搞笑,右邊是可愛的搞笑。因此,可能我更吃抽象吧(因為本人就沾點抽象)。

不知道該怎麼結束,隻想讓思緒随着主題曲一遍遍飄過。
我們見證了在這個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的六個人在最好的年紀度過的最好的十年,他們經曆過的,我們未必會經曆,但若未來碰巧遇到相似的情景,我們的腦海中起碼會閃過那些碎片般的記憶,并開懷一笑。
在三十歲左右,友誼會逐漸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我們能否找到替代它的東西,就看造化了。這現實世界,或許很殘酷,但也是一種考驗。因為隻要身邊能閃回一些朋友的聲音,就是至上的幸福。

I'll Be There for You9.7Rembrandts / 1995

想到第一季的開頭,當瑞秋從富貴人家的生活來到平民的生活,莫妮卡說: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You’re gonna lov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