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結局太妙了!女主幾經波折終于出門,我以為她要去找初戀情人,結果是去投票!

電影前半段給出了太多鋪墊和對比,一邊是自私強勢又暴力的丈夫,一邊是深情款款的初戀情人,女主的女兒也在語言施壓,責怪母親為什麼不反抗不逃離。似乎在電影的前半段,初戀情人遞出的橄榄枝是唯一的出路。

大膽設想一下女主Delia出逃成功,和初戀情人Nino在一起的生活。最好的情況是Nino足夠溫柔善良體貼弱者,那麼Delia将會成為一個新的家庭主婦,一個不會挨打,偶爾得到情緒價值的幸福小女人。最壞的情況是Nino成為下一個這樣的丈夫,在獲得權力之後成為Delia新的主人。中間還有無數的可能性,比如譴責對方是“出逃者”的人格否定,懷疑對方會再次出逃的情感施壓,新生活中的經濟困境等等。

結尾投票的兩分鐘把前面所有的困境都打翻了,整部電影的結局從女主的個人自由拉到了所有女性的共同自由。大家用眼神逼退了氣勢洶洶的家暴男,所有的眼神彙成一句話:我們不再被掠奪。看吧,當你不給他傷害你的權力,他的力量也不過如此;當你不再承認自己活該忍耐,那麼總能争取到什麼,哪怕不是同等的權力,至少還有自由。

之前跟姐妹聊天,說過保留攻擊性的必要,我說在一個博弈裡相比起對方2我0,我甯願是我-2對方-3。哪怕短期一定會失去一些東西,我相信這些痛苦是付給世界的預付款,尖刀總愛刺向柔軟的地方,隻有自己堅持絕對不要逆來順受,世界才不會欺辱你。

今天還有一點分手的餘痛,但是還是不後悔成為對方口中“可怕”的持有報複心的女人。感謝自已不懼沖突願意為自己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