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知道我們怎樣在彼此的生命中交織回蕩出聲響,但她是這回蕩聲響的靈感。
——理查德·林克萊特
1995年《愛在黎明破曉前》,2004年《愛在日落黃昏時》和2013年《愛在午夜降臨前》合稱“愛在”三部曲,被許多影迷奉為愛情經典。
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像個愛和時間較勁的強迫症患者,三部電影相隔九年上映,仿佛和我們共赴一場浪漫的九年之約。
如果你耐心地看完片尾字幕,就會發現,在第三部《愛在午夜降臨前》的最後,大銀幕上打出了一行字:“In Memory Amy Lehrhaupt”(紀念艾米·賴豪普特)
不禁令人心生疑問:這個名叫艾米的神秘女人到底是誰?導演為何要用電影來紀念她?
原來,“愛在”三部曲的背後,藏着一段浪漫動人,又充滿悲傷和遺憾的真實故事。
一切源于1989年的一次邂逅
1989年秋天,29歲的電影制作人理查德·林克萊特,剛剛完成他的長片處女作《都市浪人》的拍攝,從紐約返回家的途中,經過費城拜訪自己的妹妹。
理查德在費城的街道上閑逛時,走進了一家玩具店,就在那裡,他遇見了20歲的艾米·賴豪普特。
兩個年輕人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相互吸引,談天說地,開心地聊着藝術、電影、科學,各種漫無邊際的話題。
就像《愛在黎明破曉前》裡,在火車上邂逅的男女主人公傑西和席琳一樣,理查德和艾米正是在一路的閑逛和聊天中,共同度過浪漫的夜晚。
多年以後,理查德接受《泰晤士報》的采訪,回憶那一夜所發生的事:
“從午夜直到淩晨六點”“四處閑逛、調情,做着那些你現在永遠不會去做的事……”
作為導演的理查德時刻保持着藝術家的敏感,這樣奇妙的邂逅猶如夢境一般,當晚就令他萌發了把這段經曆拍成電影的想法。
他四處走動着,思考着,想要立即捕捉當時的感受,害怕稍一松手,它就溜走了。
隻有電影,能把這種“感覺”永遠地保留下來。
理查德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艾米:“我要把它拍成電影。”
艾米好奇地問道:“‘它’是什麼?你在說什麼啊?”
理查德的眼裡閃着光:“它就是‘這個’,這個感覺,這個在我們之間流動的東西。”
把那“流動的東西”拍成電影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天亮之後要面對離别,理查德和艾米互留了電話号碼,約定在無法見面的日子裡也要保持聯系。
後來,他們的确通過幾次電話,可長期的“異地戀”令人疲憊不堪,加上忙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兩人的軌迹如同兩條相交線,在短暫的交彙之後,漸行漸遠。
沒過多久,另一個女人走進了理查德的生活,成為了他的妻子。
大約一年多後,他和艾米便完全失去了聯系。
但是,理查德沒有抛棄把那“流動的東西”拍成電影的想法。
1995年,《愛在黎明破曉時》上映,美國男青年傑西和法國女大學生席琳在維也納的一日同遊,成為無數青年男女所憧憬的美好愛情際遇。
跟現實中截然不同的是,故事的結尾,傑西和席琳并沒有互留聯系方式,隻是在臨别前約定六個月之後再相見。
他們的理由看上去很奇葩,因為人們往往在交換電話和地址後,僅寫過一次信或者打過一兩次電話,就漸漸消失了。
這個結局設計,其實有點像導演理查德對他和艾米現實經曆的回應。
他們在現實中互留了聯系方式,卻依然沒有走到一起。
既然知道這段感情不太可能發展下去,不如把所有的美好都留在這唯一的夜晚,盡情投入享受。
他們無緣相見,卻成就經典
理查德的确有過這種想法。
或許有一天,艾米走進電影院,買了一張《愛在黎明破曉前》的電影票。
她驚訝地發現,電影中上演的浪漫故事其實就是她的真實經曆,那感受一定相當奇妙。
說不定,她還會給理查德打電話,興奮地說:“天啊,你真的把它拍成了電影!”
然而,許多年過去了,理查德再也沒有收到任何關于艾米的消息。
重逢後的兩人,在浪漫之都巴黎的街頭漫步,在充滿文藝氣息的咖啡館裡聊天,沐浴在金色的落日餘晖之中,乘遊船徜徉于塞納河上。
傑西深情款款地望着席琳說:“我寫這本書,就是為了找到你”。
言外之意,理查德拍這部電影,同樣希望不知身在何地的艾米有一天能看到。
“她是這回蕩聲響的靈感”
2013年,在第三部《愛在午夜降臨前》的宣傳期間,理查德·林克萊特才在媒體上公開提及艾米·賴豪普特的名字。
但每次提及她時,理查德都流露出略顯悲傷的神色。
後來在接受《泰晤士報》的采訪時,理查德直言:“我感到非常悲傷。”
現實中的久别重逢沒能出現,兩個人終究還是擦肩而過,無緣相見。
《愛在午夜降臨前》中,有位老婦人回憶起離世多年的丈夫,這段話似乎也是在懷念逝去的艾米:
他出現又消失,就像日出和日落,一切都那麼短暫,正如我們的生活,我們出現,我們消失,我們對某些人來說非常重要,可我們又隻是擦肩而過。
參考資料:
《愛在黎明破曉前》背後真正的情侶
作者:弗雷斯特·威克曼
感謝閱讀!
注:原文寫于2020年7月22日,繼續存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