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圍真的不合適飾演狄仁傑角色,真不如讓張嘉益飾演狄仁傑。形象氣質與人物不搭。周一圍把原本剛正不阿、不茍言笑、闆闆正正的唐朝宰相兼神探的狄仁傑演成了油裏油氣、滑頭滑腦、衣冠不整的「街溜子」。
這部劇的推理部分幾乎可以忽略,因為狄仁傑破案不靠證據,隻靠猜,所以整部劇的推理可有可無,重點都落在了狄仁傑的家庭「破事」上。
對於角色的設定特別是馬榮,實在難以讓人接受。原著裏本來是男人,有著鮮明的性格,偏偏換成了女人,而且是小偷小摸的那種,實在是詆毀原著。原著裏馬榮雖然是個綠林好漢,但其也是劫富濟貧。把她換成女人的目的就是為了和狄仁傑談戀愛的吧?而且劇中的狄仁傑與曹安談起了戀愛,馬榮還與曹安成了情敵,整出狗血三角戀。
劇中原創了一個意圖顛覆朝廷的組織,名為黑焰。這個組織不僅與狄仁傑父親之死有關,還和女主角曹安有過些許過往。國事、親人、愛情,主線關聯了狄仁傑的成長命運,將各單元串起來了沒錯,但與之相關的種種線索,看似懸疑,實際一眼就能望到頭,真的沒勁透了。
劇中的狄仁傑是一個尊崇律法的人,反復強調要堅持大唐律令。所謂「人世無常,義理永存」,是全劇的底色,也是第六案沙漠追兇直接點明的主題。案子很簡單,說白了就是法理與情理如何兩全的問題。隻是編劇提出了矛盾,卻沒有能力解決矛盾,隻能解決矛盾的載體。
此外,說「任何人,任何時候,都不能夠讓情理大於法理」的狄仁傑,在此前案件中對兩個隨從做出的違法舉動一放再放。
作為一部懸疑劇,要推理沒推理,要證據鏈沒證據鏈,線索不是全靠巧合就是有頭無尾。助手馬榮在資料庫裏隨手偷的東西,就能成為破案的關鍵,雖然事後證明,她的「隨手」隻是別人的精心安排,但那麽多卷宗,幕後之人憑啥知道馬榮就會拿那一卷?
所謂的細節鋪墊也是笑話,和紅亭子案中被解釋為可能是風把它吹走了的遺書線索一樣,讓人莫名其妙。狄仁傑如同開了上帝視角,隨隨便便就可以把案件推理出來,然後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對著兇手一頓輸出,兇手還毫不反抗、自動交代,比劇本殺還無腦。
劇情轉折很生硬、懸疑推理沒依據,不能「以德服人、以術取勝」。破案靠巧合,懸疑不燒腦,推理沒邏輯,轉折沒關系。雖然劇中狄仁傑是破案了,但是破案線索和推理邏輯宛如小孩子玩過家家遊戲一般搞笑,還真不如那句「元芳,你怎麽看?」有趣有料有內涵。
懸疑探案劇最大看點,就是要有好的推理能力,縝密邏輯思維和環環相扣的關聯性,才會出現順藤摸瓜的破案合理性。假如探案劇中的所有證據都是靠巧合而來,靠胡編亂造而來,是沒有說服力的。沒有說服力的探案故事就是編劇能力不行。
觀後感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觀後感
一開始看這個劇名的時候,就覺得這麽青春的劇一定好看。並且從開頭這部劇就講述的是溫暖的家庭氛圍,互幫互助的摯友之情,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畫風就開始變了。或許是從袁山青攔著程芽芽,讓他那通緝犯的爹逃跑時,這部劇註定結尾就不會討喜。沒曾想 ...
觀後感
網劇《唐人街探案2》編劇一欄掛的是陳思誠,看完後,不像出自陳思誠之手,與第一季的精彩程度差了豈止一兩個檔。說到底,陳思誠身上有再多爭議,在創作上還是有東西的,他懂觀眾想要什麽,也有能力將其呈現,可網劇《唐探2》卻顯然水準不夠。當然, ...
觀後感
電視劇《煙火人家》大體上還原了一家三代女性生命中的那些磨難和轉變,想來是因為書和劇作不同的審核方式,有些內容在劇中還是被弱化了的。比如,為什麽上門女婿李誠智會那麽懼怕喬海雲。劇中是喬海雲在知道李誠智對剛懷孕的大女兒動手之後,利用廠長 ...
觀後感
《九義人》劇情主線非常清晰:煙雨繡樓吳廉以教授繡藝為名,肆意玩弄蹂躪繡樓中的少女,多年來受害者無數。受害者因為名聲與清白不敢發聲,或是自盡,或是滿身狼藉離開繡樓,吳廉獸行始終未曾停止。七年前,藺如蘭狀告吳廉奸汙,她多方收集證人證物想 ...
觀後感
一、葉流西和昌東的結局原著中葉流西和昌東的結局真的比劇要深刻的多。原著中,葉流西越到出關的時候就越害怕,近鄉情怯,所以她一直拖著不出關,直到要給高深做皮影不得不出關的時候才出關。半夜出關,灰頭土臉的開了幾天的車,以為找昌東要找好幾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