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涉及什么背景和时代,也不想涉及这些我不擅长的领域,单单从影片本身聊一聊。

摄影,也不知道那时候内地有没有兴起蒙太奇的概念,但总感觉这电影应该会是交叉蒙太奇的教材典范,更不用说里面出现的各类意向和对比,单单窗户和月亮这两个点都够说上很久很久。

导演对于张忠良的变化着墨很多,从纠结到同化,因为他曾经鄙夷过反思过,才显得这个角色更立体生动,也更可恶了。张忠良不忠也不良,他不忠在妻子,即便是蒙骗发妻再娶,还是没有让他收敛,他依旧偷情欺骗,甚至乐在其中。他不良在儿子母亲,他撕毁家书,在纸醉金迷间忘记了家人还在受苦,他嘴上说路遥信慢,实则满脑子都是如何享乐。

一个男人,三个女人,发妻贤惠孝顺,拉扯着儿子长大,又到城里做佣人补贴家用,她坚韧,但不够坚韧,她本来对生活重燃了些许希望,但还是在见证张忠良的堕落后彻底绝望。

玉珍被宠坏了,她骄纵,无理,善嫉,从没见证过战争的残酷,她是享乐主义的缩影,她听不见炮火,说着住别墅吃香喝辣的生活是在受苦。她愤怒,不在于张忠良抛妻弃子是个人渣,她愤怒在于张忠良犹豫了,没有立刻翻脸不认人只选自己。

表姐是个复杂的人物,我总感觉她时好时坏,她与张忠良纠缠不清,面对素芬也复杂多变,一种说法是表姐见过战争,对素芬有些许同情,但也受上流社会的影响,同情浮于表面,更多的还是见证玉珍吃瘪后的矛盾情绪,她暗爽,没有人能得到张忠良,她愤怒,张忠良不是良人不值得托付,她悲伤,自己也只是一枚棋她同情,素芬与婆婆的生活让她再次看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悲惨世界。

表姐可以解读成正面角色,或者负面,再或者是一个复杂的灰色人物,但不管怎样,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写出现在看来还引人入胜的情节与人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剧本扎实人物立体的同时还兼顾了画面的美感与各类隐喻对比桥段,真的真的很好看。

唯一的缺憾就是悲剧并不完全悲,素芬跳河,像是鱼骨头哽在喉头咽不下也吐不出来,还划拉的嗓子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