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恰好相繼看了韓國刑偵片《老手》與國内刑偵片《第二十條》。這兩部片子的故事、手法,頗為相似,所以蠻值得比較,但是差異之處,帶着鮮明的兩國痕迹。前者是自願看的,我是韓影政治社會片愛好者;後者是偶然,去朋友家逗貓,她放了這個片子。因此以下評論,可以想見,有挺強的個人偏見。

...

兩部片子在講類似的故事:一個政法工作人員對待不義之事,如何一定程度上使用和突破法律框架,嚴懲惡人。黃政民扮演的徐道哲是警察,雷佳音扮演的韓明是檢察官。他們在辦案時,共同面對上級的打壓、同僚的反對、家庭的動搖。受害者都是底層弱者,在《老手》裡是讨要工資而不得的貨車司機,在《第二十條》裡是被村霸欺負的弱勢村民。在前五分之四的時間裡,主角都處于柳暗的困境,直到結尾,才花明。

誰是惡人?兩部電影極大的不同是對反派的設定。《老手》裡的反派是劉亞仁扮演的财閥兒子,對暴力有變态的愛好,要求下屬和前來讨債的貨車司機鬥毆,還當着司機小孩的面。貨車司機因此近乎死亡,但是财閥兒子卻逍遙法外。《第二十條》裡的惡人是村霸,上訪鬧事的家族。被捅死的惡人之前把村民像狗一樣拴起來,然後強奸他的妻子。二者的惡不相上下,都快要超出了人類的想象。但是差别在哪兒呢?韓影裡的惡人,是掌權者、有錢者,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霸淩;但是中影裡的惡人,是無權者,也沒什麼錢,是弱者把拳頭揮向更弱者。因此前者的惡,壓抑又彌漫,是龐大系統裡的冰山一角;後者的惡,小孩子過家家一樣,是尚未取得掌權者注意力的紛争,是可以被快速割掉的毒瘤。這是《秋菊打官司》的導演,在32年後拍的,隻能說時代不同了吧。順便一提,教導主任果然在東亞片子裡從來不會是個好人QAQ。

主角為什麼是好人,不同在哪裡?黃政民扮演的是能力極強的刑警,可以徒手放倒一群人;雷佳音扮演的是人到中年的檢察官,在柴米油鹽的生活裡試圖不忘初心。黃政民是個好人,但沒有好得那麼純粹,他此前給了貨車司機的電話号碼,說遇到困難可以找他。但是在司機給他撥來電話時,他忙着去參加Party,就摁掉了。後來他看到這則通話記錄,太歉疚了,因此打定主意負責到底。這是韓影一貫的套路,我們原本都是小民,但是因為心太痛了/太抱歉了/被觸動了,所以選擇去當英雄。《釜山行》裡孔劉演的金融男、《小委托人》裡娃娃魚演的就業難律師,《1987》裡金泰梨演的女大學生……類似例子數不勝數。套路看多了會煩,但是不得不承認,這麼講故事,增強了合理性和聯結感。我們原本都是過日子的小老百姓,但是會遭遇某個不得不挺身而出的時刻,一棵樹可以搖動另一棵樹。但是雷佳音演的檢察官,他現在是個好人,是因為他大學的時候就是個好人,打了壞人堅決不道歉,現在不過是“不忘初心”。這個寫法像是在評感動中國人物,他真值得肯定,但是他距離我們遙遠,哪怕他和我們同樣是沒什麼家庭地位的中年男人,然而他是“神”,從一開始就和大衆不同。

怎麼去寫家庭與愛情?英雄也有家庭,犯罪片需要點愛情,所以兩部片子都涉及了。《老手》裡主角妻子出現的時間很短,就三個場景:在家裡敷面膜時埋怨老公(啊,這個場景兩部電影裡幾乎一樣),在單位拒收賄賂,到警局找老公吵架。全程不到10分鐘,但是這個人物,非常鮮活、專業和豐富。她很平常,會跟老公抱怨家裡沒什麼錢交房貸;她有風骨,在面對賄賂時,四兩撥千斤地諷刺——這是假貨吧;她在乎的是體面,所以最氣的是因為老公的事情,别人知道自己家交房貸困難;她是個活人,會坦誠自己在面對金錢與名包時,有動搖。她始終強調的是,各自不要幹涉事業,這有作為社會福利工作者的驕傲,也有數年對丈夫事業的支持,因為在這份危險面前,不幹涉本身就是支持。《第二十條》裡馬麗扮演的妻子貫穿全部,他倆的吵架讓我腦仁疼,中間還插了一段懷疑韓明和作為初戀的女同事是否藕斷絲連。這個人物是典型的中國影視劇中年妻子,熱心、碎嘴、急性、愛兒子愛老公,但是面目模糊。包括女同事是前女友這個設定,真的讓人莫名其妙,這對推進故事情節有任何幫助嗎?!

惡人是如何被懲罰的?《老手》裡雖然反派确定,但是具體發生了什麼并不清楚,所以刑警做的是收集證據,抽絲剝繭。直到影片結束,才知道貨車司機是怎麼死的,電影有懸疑的成分。成功并非靠個人英雄主義,但是靠同伴的加入、團體努力,精心設局。當然,再加上主角超凡的判斷力和打人能力。《第二十條》裡基本是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确鑿,就是法律适用的問題。那怎麼力挽狂瀾呢,靠雷佳音慷慨激昂的陳詞激發法官和陪審團的同情心。最後呢,再給一個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正義得到了伸張的文字結局。

當然,作為一個和法學生打了多年交道的人,我多少被熏陶了點公檢法如何運作。兩部劇都有不寫實、不專業的地方,比如黃政民扮演的刑警幾乎沒怎麼穿過制服,不亮證,還老打人。雷佳音演的檢察官模糊了公私界限,照顧受害人,以及都在法庭上了,幾個檢察官還内讧。兩部片子都是明星配置,收益頗豐:《老手》是韓影裡觀衆破千萬人次的,戰績可以排前30,雖然影片水平不到這個層次;《第二十條》最終票房24億,是春節檔裡亮眼的,但是和張藝謀自己拍過的東西比,水平都還差很多。隻能說,我們對正義戰勝邪惡有着樸素的願望,因為現實裡太難得吧。

總而言之,我的感覺是,兩部片子各有瑕疵,但是差距不止0.2分,核心差異是在刻畫一個活人,還是一個工具人。《老手》的題目指向一個資深的工作者,一個人;《第二十條》頌揚一個法條,一個無生命體。這和電影工業成熟度有關系,韓影也走過人物臉譜化的階段。當然,有更多其它的生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