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開分了,目前是5.6分,接下來評分會有兩種走向:

A.評分繼續下降,降到5.5以下,甚至跌破5分。

B.我們其實都沒看懂,十年後人們才發現它被低估了,于是評分逐漸回升。

你覺得《四海》會是哪種情況呢?

有人說韓寒江郎才盡了,我不同意。

我覺得他是從來就沒有才(單指拍電影這方面)。

你說《後會無期》《乘風破浪》《飛馳人生》有多好嗎?

其實也很一般。

所以他不是江郎才盡,《四海》5.6分他是正常發揮,發揮很穩定,希望韓寒不要驕傲,要再接再厲,再創輝煌。

電影開頭是阿耀見到了多年未見的父親吳仁騰。

這時兩人提到,奶奶想看下雪想了很多年了。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以為這部電影就是講老中青三代人的家庭片,接下來兩父子會帶奶奶去看雪。

但你看完電影會發現奶奶看雪這條線毫無意義,完全可以去掉。

而且這種問題在整部電影中非常常見,導演是想一出是一出,想到哪兒拍到哪兒,沒有任何規劃,堪稱中國版華納。

一會兒又是奶奶看雪,一會兒又是父子重聚,一會兒又是社恐患者交到了人生第一個朋友,一會兒朋友裡面又有内鬼,一會兒又突然欠了一大筆債隻好去廣州打工還債,一會兒又開始探讨女性求職時遇到的問題了……

一會兒是飙車片,一會兒是愛情片、家庭片、親情片,甚至還是喜劇片、警匪片、懸疑片、悲情片……

你到底想拍什麼?又到底想表達什麼?

随後電影又不講奶奶了,我們又得知吳仁騰再婚了。

我以為接下來會講阿耀、生父、繼母三人間的沖突,比如吳仁騰和妻子之間會産生矛盾,他們會在要不要阿耀之間産生分歧,再比如阿耀和繼母之間也會産生分歧,結果繼母這個角色根本就是多餘的,後面的劇情幾乎和她沒有關系了。

像奶奶看雪、吳仁騰再婚這樣的多餘的劇情還有很多很多,甚至包括吳仁騰都是多餘的。

沈騰在演員表中排第三位,然而40分鐘後就下線了,之後就隻出現了一次,他的戲份加起來有10分鐘嗎?

電影的主線劇情是阿耀和歡頌被坑了,欠了一大筆債,兩人想辦法還債。

吳仁騰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一絲作用嗎?

沒有。

那他是不是可以去掉呢?

緊接着是吳仁騰說要下廚,然而下廚失敗,隻好點外賣,結果吳仁騰的手機自動接單了,以及吳仁騰偷吃外賣、送手表……這麼長一場戲全都是廢戲,對推動劇情沒有任何幫助。

既然主線是被坑、還債、飛躍珠江,現在再回過頭去看電影的前半部分,你會發現很多都是廢戲。

導演為什麼要拍繼母?

唯一的目的就是講“他不是小孩”的段子。

導演又為什麼要拍吳仁騰送手表?

唯一的目的就是講relax的段子。

别的喜劇片是通過劇情來制造笑點,而韓寒是為了講段子去編劇情,為了講段子而講段子。

他是先想到一個段子,然後再去想,我接下來的劇情要怎麼編才能把這個段子抖出來。

這就導緻整部電影90%的笑點都隻為笑點本身服務,而不是為電影服務。

90%的笑點都和主線劇情沒什麼關系,把它去掉也不會影響對劇情的理解,并且這不僅僅是《四海》一部電影的問題,韓寒每部電影都是這樣的。

所以你看《四海》以及韓寒以前的電影,你感覺像是在看小品或者段子合集,而沒有一種看電影的感覺。

比方說《四海》開頭吳仁騰一到南澳就說:兒子,長這麼大個了,起來讓爸看看。結果認錯人了。

首先是這個笑點隻為笑點本身服務,和主線劇情沒有任何關系,其次是這種套路韓寒已經用了八百次了。

就拿上部電影《飛馳人生》來說吧,沈騰去遊樂園找尹正,導演專門拍一個沈騰跑過去的慢鏡頭,他一把抱住工作人員,說什麼我拖累了世界上最好的領航員,結果抱錯人了。

...

後來沈騰和尹正看見了他們以前的賽車的車架,尹正摸着車架說什麼能感受到它微小的小宇宙在和他呼應,沈騰也說他呼應上了,結果認錯車了。

...

同樣的套路用一次是天才,用十次是庸才,用八百次就是蠢材了。

給人的感覺是他隻會這一種套路,除此之外就不會别的了。

而且這種“反轉”的笑點太好猜了,韓寒的電影你看多了,你就摸清他的套路了。

吳仁騰一叫兒子你就能猜到他認錯了,

阿耀一點鞭炮你就能猜到要把摩托車點燃,

黃曉明一充大款你就能猜到他是裝的,

歡歌一發言你就能猜到稿子要飛,

歡頌一吃漢堡你就能猜到她會假裝全部吃下去……

接下來是歡歌開了夜店,帶大家認識了黃曉明。

黃曉明這個角色和前面的奶奶、繼母一樣是多餘的。

導演為什麼要拍他?

就是為了講他是修塔哥的段子。

他是為了講這麼一個段子,強行塞了一個角色進去。

你仔細想想,黃曉明的角色除了引出後面的修塔哥的笑點之外有任何意義嗎?

沒有意義,而且非常不符合邏輯。

如果有一天你被坑了,莫名其妙欠了幾十萬,你會向誰求助?

你會不報警,不向父母求助,而是向某一天在夜店見到的人求助嗎?并且你們隻見過一次,隻說過幾句話。

我們姑且不說修塔哥的土豪身份是裝的,就算他真的是土豪,他資産幾十上百億,幾十萬對他來說是小錢,那他就會幫阿耀嗎?

他有什麼義務幫阿耀?

反過來說,阿耀憑什麼覺得修塔哥會幫他?還直接騎摩托車去廣州找他?

那如果修塔哥住在美國呢,你是不是要坐飛機去美國找他?

他都不确定修塔哥的真實身份,沒有調查過,也沒有把握,他一個人去就算了,還帶着歡頌一起去。

他正确的做法是先報警,畢竟他不是真的借了錢,他也是受害者。

如果你的确借了錢,那你确實該還。

你明明沒有借錢,你為什麼要還它?

後來李隊長都說了,他們下一步就是重點打擊高利貸,為什麼阿耀不告訴李隊長?

你不當面說,你私下說也可以啊。

先别管報警有沒有用,為什麼他試都不試一下?

關于阿耀為什麼不報警,已經有人開始解釋(洗白)了,原因是追債人有歡頌的裸貸照片,但是這個鏡頭被剪掉了。

...

那我還能說什麼呢?

Release the ……

好吧,就算追債人有裸照,報警行不通,阿耀的首選方案也是求助吳仁騰。

那麼接下來會有三種劇情走向:

一是吳仁騰直接拒絕幫忙,阿耀這才隻好去找修塔哥,這樣就有說服力得多,否則你憑什麼一開始就去找一個隻見過一次的人?

吳仁騰拒絕阿耀,阿耀隻好找修塔哥,這個時候你抖出修塔哥人設反轉的笑點,觀衆就不會覺得你是為了講這個段子而強行塞了一個角色進去。

二是吳仁騰想幫忙,但是确實沒那麼多錢,于是父子共同想辦法渡過難關。

三是阿耀本來不抱期望,結果反轉了,吳仁騰其實很有錢。

但後來又反轉了,吳仁騰這條路還是走不通,才有了後來的阿耀去給苗浒做替身。

阿耀賽車被追捕後直接去找修塔哥也可以,但他得知修塔哥真的是修塔哥後,他也應該先去求助吳仁騰,其次才是去遊樂場打工。

導演不但沒拍阿耀向吳仁騰求助的劇情,阿耀甚至完全沒産生過向吳仁騰求助的想法。

先别管求助吳仁騰有沒有用,為什麼他試都不試一下?

雖然阿耀去找過吳仁騰,但那是什麼時候的事?

是他已經找到工作了,已經在還債了,讨債人說需要一個擔保人,他才去找吳仁騰。

如果不需要擔保人,他可能永遠不會去找吳仁騰。

所以吳仁騰這條線毫無意義,你還不如直接像隔壁《奇迹》那樣,母親去世,父親跑了,從此再也沒有見過父親,所以景浩隻能靠自己。

導演的目的是安排阿耀為了還債做替身飛躍珠江,無論是警方幫了阿耀,還是吳仁騰幫了阿耀,阿耀都不會缺錢了,也就不會去做替身了。

為了确保阿耀一定會去飛躍珠江,所以他不能報警,也不能求助吳仁騰。

這就叫強行設計,為了推進而設計,導緻人物行為動機不合理也閉合不了。

我突然想起去年有部電影叫《明日之戰》。

電影一開頭就是講男主和父親有矛盾,于是和父親斷絕了父子關系,老死不相往來的那種程度。

後來軍隊給他安了個手環,要把他傳送到未來去打怪獸。

他被逼無奈隻好去向父親求助,請父親幫他把手環取下來。

...

結果他還是無法原諒父親,最終他甯願去打怪獸,也不要父親幫忙。

電影最後男主認為俄羅斯有怪獸,他必須去俄羅斯找證據,但又因為種種原因他又去不了俄羅斯。

他被逼無奈還是隻能去向父親求助,請父親開飛機送他去俄羅斯。

...

你看,前面父子矛盾的鋪墊在後面就得到了呼應。

而《四海》是吳仁騰40分鐘就下線了,後面幾乎就沒他的事了,那你鋪墊那麼多父子間的愛恨情仇是為了什麼?

可能有人要說,《明日之戰》不也是部爛片嗎?

《明日之戰》是爛片,但它有鋪墊就有下文,有挖坑就有填坑(單指父子線),《明日之戰》爛得很講究,而《四海》是爛得毫無章法。

說回《四海》。

主角團去海裡遊泳,歡歌說他是海王,這是我心目中整部電影唯一的有點意思的情節。

...

接下來的劇情就很離譜了。

歡歌被淹死了,阿耀和歡頌得知歡歌以他們的名義借了幾十萬。

這個劇情的槽點實在是太多了。

首先,為什麼歡歌可以以阿耀和歡頌的名義借錢?

借這麼多錢隻需要一張身份證就可以了嗎?不需要本人簽字按手印嗎?

網上一搜就能搜一大堆身份證的照片,我是不是也可以以他們的名義借幾十萬?

如果是裸貸,為什麼歡頌得知這件事後感到很吃驚?給人的感覺是她第一次知道這件事?

其次是前面說的,阿耀和歡頌為什麼不報警?

第三,歡歌借錢開夜店這件事毫無鋪墊,前面沒有任何歡歌是這種人的伏筆。

歡歌的形象轉變太突兀了,完全是為了反轉而反轉。

阿耀和歡頌騎車去廣州,定了酒店不會開門,這劇情太侮辱觀衆智商了。

歡頌去問老闆,結果老闆不在。

歡頌說:老闆可能是去吃飯了,我一會兒再去。

你說一會兒再去,那你怎麼沒去呢?

歡頌沒去,阿耀為什麼不去呢?

下一個鏡頭就是兩人坐在地上睡着了。

你們睡覺之前不知道再去看看老闆在不在嗎?你們兩個是同時睡着的嗎?

你們不是有手機嗎?你們不知道給老闆打電話嗎?不知道上網搜一下房卡怎麼用嗎?

這都2022年了,竟然還能看到開不來門在外面睡了一晚上的劇情,簡直是把觀衆當成弱智。

阿耀醒來後還說什麼“我希望你以後住的每個酒店都是含早的”,這是什麼土味情話?

後來兩人到廣州了,阿耀又說了一遍,電影結尾又說了一遍。

韓寒你覺得這句話很文藝嗎?

我突然覺得郭敬明的台詞都很正常了。

悲劇與否不是評價電影好壞的标準,但問題是歡歌、歡頌的死法太荒謬了。

歡歌是喝了酒還去海裡遊泳;

歡頌更離譜,她明知道廣州禁摩,上一秒車被扣了她下一秒就随口一說再買一輛。

她明知道禁摩還要騎摩托車,更何況她還不會騎,連挂擋都不會。

當然,歸根結底是導演強行要她死,所以她必須死,所以才安排她在不會騎摩托車,并且知道禁摩的情況下騎摩托車。

所有的邏輯問題,所有的bug都不是電影中角色的問題,而是導演的問題。

還有,既然廣州禁摩,為什麼他們可以一直騎到廣州塔,路上沒人攔,下車了也沒人說他們?

最後,劉浩存真的該提升一下自己的演技了。

演技不好不是你的錯,但主角的數量是有限的,像你這樣的沒實力的演員把主角的名額占了,導緻那些真正有實力的演員被埋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