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電影長河中,從來都不缺少“緻敬”。從《剃刀邊緣》裡的浴室謀殺,到《鐵面無私》裡的嬰兒車,從《功夫》裡的“血流成河”,到《頭号玩家》裡目不暇接的戲中戲……

影史上有太多電影橋段都離不開緻敬,甚至有不少電影因為“緻敬經典”而成為新的經典。

...
1980《剃刀邊緣》緻敬希區柯克

...
1987《鐵面無私》緻敬愛森斯坦

...
2004《功夫》緻敬庫布裡克

...
2018《頭号玩家》從頭到尾玩緻敬

而今年,有一部同樣以“緻敬”為名的韓國電影,卻在各大影展受到不小的冷落。

這部電影的确是很不起眼:小制作,小成本,既沒有家喻戶曉的明星,也沒有抓人的強情節。在北影節放映時,甚至還出現放映事故,讓原本就觀衆寥寥的放映廳裡更顯蕭瑟。

...
2022《緻敬》

但它真的隻配得到這樣的待遇麼?這部電影就叫《緻敬》,由申秀媛導演執導。在108分鐘的時長當中,影片“不起眼”地緻敬了女性,緻敬了理想,同時也緻敬了電影本身。

整部影片的故事圍繞一位中年女導演金智完展開。剛拍完自己第三部作品的金智完,遭遇到票房的慘敗,一度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在電影行業堅持下去。

...

...

某次偶然的機會,她參與到一部黑白電影《女法官》的幕後修複工作中,而該片的導演則是韓國第一位女性導演樸南玉。

由此,金智完便開始了對《女法官》以及樸南玉導演的接觸與探尋。在此過程中,她與樸南玉之間逐漸産生超越時空的心靈的相通,并重拾了對電影和人生的信心。

...

...

某種程度上而言,《緻敬》顯然算是一部“元電影”,即“關于電影”的電影;尤其是,影片中還有關于膠片修複的内容,讓很多觀衆将其稱之為“韓國版《一秒鐘》”。

但實際上,這并非是申秀媛導演第一次拍攝“元電影”。其實早在13年前,她的長片處女作《彩虹》就曾初涉此領域,講述的同樣是一位女性導演的故事。

...
2009《彩虹》

而相比《緻敬》中的金智完,《彩虹》中的女導演所遭遇的困境要單純得多:寫不出劇本。

在影片《彩虹》當中,申秀媛運用各種視聽技巧,來傳遞“靈感缺失”的焦慮,最終也的确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讓觀衆們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名電影人是多麼不容易。然而,也僅限于此。

...

對大多數觀衆而言,共情最深的大概要數女主角被制片人訓斥的段落,申秀媛讓演員直視着鏡頭罵出“神經病”,很難不讓觀衆想起日常工作中發飙的老闆。

如果僅僅作為一種對職場遭際的調侃式發洩,那麼《彩虹》是合格的。但是,“元電影”真的隻能停留于電影本體嗎?真的隻能作為一場專屬于影迷和電影人的狂歡嗎?

...

...

...

時隔十二年後,申秀媛最終用《緻敬》告訴我們,“元電影”的表達還有更多的可能性。在這部電影中,“元電影”不再僅僅是作為一種目的,更是成為一種手段,不光有對電影(膠片)與電影行業的細節展示,更有對社會與人情的關注。

...

...

也就是說,影片利用“元電影”的形式特點,完成了一次建立在電影基礎之上、電影領域之外的話題的深刻讨論。而這個話題便是近幾年的絕對熱點:社會中女性的權益與境遇。

在影片《緻敬》中,我們不難發現,申秀媛賦予了角色們更多的性别意識:金智完是導演,但她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同時更是一名女導演。而這正是《彩虹》在人物塑造上所欠缺的。

...

...

身為女導演,金智完在工作中遭遇的各種障礙,是很多男性導演無法切身體會的。比如在辛苦工作之餘,丈夫和兒子還都等着她做飯。因為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一位家庭主婦應該做的;而她的電影事業,反倒成為一種“不務正業”的表現。

該如何更好地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無疑是許多職場女性的苦惱。影片中類似的情節,想必很難不讓女性觀衆感同身受。

...

...

然而,申秀媛的野心遠遠不止于拍攝一部家庭戲。獨特的女導演身份,讓她敏銳地察覺到一種傳承關系的相似性。這種傳承既指向電影藝術,同時也指向女性處境——

正是因為幾十年前樸南玉導演邁出的第一步,才會有今天的金智完導演;曾經的女性電影人屢遭蔑視,如今的她們也依然飽受着各種毫無道理的非議。

...

...

叙事上,申秀媛用一部關于“韓國第一位女法官”的電影,巧妙地将兩個時空中兩位女性的生命體驗彼此聯結,從而加強了“傳承”與“相似”的印象,白描出一幅獨屬于韓國女性電影人的曆史圖景。影片中對“影子”的數次運用,看似笨拙卻恰如其分。

...

...

說到底,影片無非想闡明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女性群體的社會話語權正變得越來越大,但還是遠遠不夠。她們值得更多地被關注、被贊頌,也正如影片中的配音橋段所展現的,女性的聲音需要被更多地傾聽。

...

...

電影/膠片,在此成為溝通兩個時空的特殊管道,為展露女性的境況提供了契機,而不單隻是作為一種“元電影”的必要元素。

...

可是,當我們看到從電影院天花闆射下的那一束光時,會驚訝地意識到,這部電影終究是要“歸于電影”的。于是,金智完為找尋丢失膠片所做的努力,也就極富象征意味:她的整個行動是一次對韓國電影史的“緻敬”。

...

...

無論對剪輯師、放映師等人,還是對電影院、膠片等物,申秀媛導演都以一種謙卑的姿态,給予充分的尊重。

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沒有樸南玉等人的堅持,克服審查、技術、資金、歧視等重重困難,金智完、申秀媛們便沒可能獲得如今的種種便利,電影夢或許早已破碎一地。那束神聖而巨大的光,照亮的除了影院,還有希望。

...

...

...

事實上,不僅電影,任何行業都是如此,永遠需要一群意志堅定的“瘋子”,為大家扛過最難的一段旅程。無論眼前的生活有多麼艱難,但至少我們還活着。活着就能看到明天!

...

...

作者| 貓奴十二年;公号|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