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是極具張力的題材和視角,但作品并沒有很好地傳遞給觀衆,類似的片子讓人想起《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比這部好。

片名如果叫《海德薇的花園》感覺會更好,與鮑曼所提出的大屠殺的社會原因——“園藝理論”相呼應,海德薇精心設計創造了符合心意的花園,家裡的地上甚至不允許出現一點水漬,不正是“園藝文化——社會秩序就是一項工程,可以在科學理性的指導下整理得幹幹淨淨,整齊劃一,清晰優美”的體現嗎?

還有夫婦二人也都是阿倫特所說的“惡的平庸性”的體現,他們沒有多聰明、也沒有多堅定的信仰,隻是恰好平庸的他們站在了受益方,無論造成多麼惡劣的傷害對他們來說又沒有害處,流水線式的屠殺不會讓他們的手上沾一點血,所以隻需要裝聾作啞就行了,而組織了如此龐大殘忍的屠殺你以為他們是為了什麼崇高的事業嗎?不,僅僅為了擁有一座幹淨整齊美觀的花園,是的人是可以冷漠到隻要滿足了自己對幸福生活的想象就可以兩耳不聞窗外事心安理得活下去的。

最後“永遠别忘了你面前的人是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