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去影院看了劉循子墨導演的處女作《揚名立萬》。之所以選擇觀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揚名立萬》的标簽是喜劇和懸疑。作為一個熱愛電影尤其是懸疑電影的我來說對這部作品抱有很大期望,加上豆瓣評分不算低,我也想一探究竟——國産懸疑電影到底已經到了一個什麼程度呢?《揚名立萬》到底能不能把喜劇和懸疑完美結合呢?
這部電影時長123分鐘,但我說不上哪個部分、哪個時間段算是電影的高潮。因為電影的結構是層層遞進,一段段式的,也許五分鐘後又會有一個小高潮。不同于歐美懸疑片,比如《盜夢空間》《信條》等側重使用大量時間來鋪墊故事和叙述故事,最後一小時才進入高潮的“套路”,《揚名立萬》的處理方式更像是符合當今社會大衆“碎片化”的一個需求——通過不斷抛出線索、解決問題來刺激觀衆分泌多巴胺,使大腦始終處于一個興奮的狀态。所以我認為這是一部說得上“沒有情節高潮”的電影。這種“碎片化”的電影叙述方式也有好處。當觀影者在看歐美懸疑片的時候,經常會因為故事鋪墊時間長而忘記之前導演編劇抛出的線索,以至于看到後面會遺忘。我剛開始看《揚名立萬》的時候還覺得很奇怪,因為它不同于歐美懸疑電影的叙述方式。我想,線索運用得這麼快,完全沒有懸疑電影的感覺。現在看來不管是歐美懸疑片的“套路”還是《揚名立萬》的“套路”,都是有可取之處的。與我而言,我還是覺得線索運用地太快,并沒有推理的樂趣。
《揚名立萬》算是國産第一部劇本殺懸疑片,顯然它在“劇本殺”“喜劇”“懸疑”這三個方面是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有些鏡頭甚至“模仿”了《閃靈》和《肖申克的救贖》。雖然說密室的場景設定緻敬了《閃靈》,但是某些由近到遠,由低旋轉的鏡頭拍的很好。我認為,如果想要拍出一部喜劇懸疑片的話首先要明确好電影的基調。比如《揚名立萬》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密室、男女主齊聚一起類似一個“劇本殺”的模式,那這部電影的喜劇元素應該貫穿整部電影,甚至在推理的時候也可以使用黑色幽默。《揚名立萬》是做到了這一點的,喜劇元素貫穿整個故事。那為什麼我說《揚名立萬》并沒有把“劇本殺”“喜劇”“懸疑”這三個元素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呢?首先是由劇本殺到案發地的故事邏輯不通,其次是某些線索出現地太突然,比如兇手撕碎帶有姓名的紙條沖進馬桶的那個片段,在此之前從來沒有暗示過,有一種“真相來的太突然”的感覺。最後就是《揚名立萬》在驚悚部分不算“深得我意”——當我屏住呼吸,以為下一秒大屏幕上就要出現像《禁閉島》裡的驚悚鏡頭時,導演編劇卻給我開了個玩笑:我們吓你呢。那一刻我真的想在座位上喊出來:給我個痛快,吓死我吧!
不過作為國内第一部劇本殺喜劇懸疑片,《揚名立萬》算是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喜歡玩劇本殺的觀衆覺得體驗感極強,觀影效果好。毫無疑問,《揚名立萬》在劇情上運用了“碎片化”的推理過程,在内容上運用了劇本殺的形勢,在故事中間穿插了喜劇元素和雞湯元素,而故事發生的背景——民國時期的上海灘,強化了電影的時代背景,升華了主題。其實導演編劇給我們留下最大的線索就是密室中的那幅畫——《薩爾達那帕勒之死》。這幅畫也寓意了故事中不同人物的結局。掌握權力的人可以任意玩弄普通人的肉體和生命,亦是對娛樂至死的諷刺,也是對所有抱有幻想最後幻想卻破滅的普通人的惋惜。在電影的最後,電影編劇李家輝努力奔跑趕上那個女孩,這一刻,真相才水落石出。我們也終于明白,可恨人必有可憐之處。
這就是《揚名立萬》所表達的内容。諷刺娛樂至死,贊頌追夢者。雖然劉循子墨導演在處理電影的某些方面還是比較生疏,但是毫無疑問這是一部開創性的、立意較高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