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主人公一家三口從美國的農村來到了大都市紐約。

原住民養貓人對他們一直看不順眼,處處刁難。

孩子學校的同學也嘲笑他是鄉巴佬。

盡管如此,爸爸媽媽還是期待着他們的新生活,正如他們倆人相擁在一起喊出的那句話“我們終于來到了紐約!”一樣,這是他們的夢想。

隻有兒子一直表現出抗拒、害怕和不适應,但到了影片快結束的時候,他說出了那句“因為你們的害怕,所以我也一直很恐懼,有了萊萊,我不再恐懼了。”

至此,影片點出了真正的主題。

做為新移民的一家,雖然父母表面上一直樂觀開朗,但其實他們一直謹小慎微,不敢反抗,不敢與人發生沖突,生怕行差踏錯,落人口實。因為初來乍到的他們,人生地不熟,根基不穩,他們還沒有能力承擔任何超出目前生活本身的責任和後果。

父母以為自己掩蓋的很好,但其實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父母早已經将這種壓力傳遞給了孩子。

雖然很多父母不願面對,但不得不承認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底氣來自于父母。

影片幾乎隻有一個惡人,臉譜化的養貓人。

而他也不過是這座城市的邊緣人而已。

他就像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座城市中的底層原住民一樣。

他的傲慢無理也隻能在這些新移民身上展現。

他看不慣關于他們的一切,看上去他是在捍衛這個地方約定俗成的規矩,其實他隻是以此來掩蓋自己失敗的人生和自卑的心理。

《鳄魚萊萊》畢竟是一部老少皆宜的電影,所以對新移民的探讨都停留在表面。

不過,如果我們把萊萊也理解為新移民的話,對影片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就像《精靈旅社》一樣,他們有一張兇惡的臉,可是卻有一顆善良的心。

人們對未知事物總有一種抵觸的恐懼。

萊萊是新移民,是不同的種族,是看上去就像會傷害别人的樣子。

他隻想蜷縮在城市的角落裡(閣樓)不祈求有人理解他,不祈求自己可以在光明下生活,但即使這樣,他的存在本身就會讓人感到害怕。

因為這個害怕,他就必須被驅趕出去。

當萊萊被捉到了動物園以後,父母表現出來了異常的冷靜,也就是冷漠。

他們會勸導孩子,也會用此自我安慰,萊萊就是一條鳄魚,他被關在這裡也沒什麼。

他們全然都忘了之前和萊萊在一起的種種。

他們懦弱的向命運低頭。

這也是很多新移民的鴕鳥心态,不想惹禍上身,隻要事不關己,就假裝一切合理。

幸虧這次男孩沒有聽從他們的意見,也因此他比父母更早的融入了新的環境。

其實像萊萊一樣躲避,像父母一樣忍氣吞聲的新移民都不能真正的融入新的社會,新的環境中。

隻有堅持自己的原則,真的把自己當成這裡的一份子,敢于為自己發聲,才可以真的變成這座城市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