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到網絡上有人出口不遜時,我有時會憤怒,有時會覺得他們無知。可今天我看到了有人仍在謾罵侮辱一位已于幾年前故去的小說作者,我哭了…我想不明白人們的仇恨是從何而來……

而我剛好之前看了關于這部電影的一些評論,于是就寫了這篇不是影評的影評……

ps:寫完這篇文章後,我又去看了關于那位已故作者寫的那部小說的一些評論,然後有很多人說看不懂,讀不下去……可是這不是很好笑嗎,當代的年輕人有什麼讀不懂呢?高中生讀波普爾的都大有人在…每次看那些十幾歲,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讀的書,做的視頻,我都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相比較于他們,我覺得自己真是無知又平庸……對于他們來講,這麼一部通俗小說又怎麼會讀不懂呢?我覺得也許讀不懂的是人生吧……以上

《唐人街探案3》對于我來說有點太鬧了……而且影片中很多關于日本的情節都太過浮誇,稍顯尴尬,不過本來就不是嚴肅電影,而是一部賀歲片,所以也就無所謂了……有一些情節也的确讓我開懷大笑…并且難得是國産電影可以拍出自己的宇宙系列……用了這麼多日本明星,從側面說明,日本影星的價格是真便宜吧……

對于很多人批評影片中為了一碗面就陪流氓睡這個情節太假,我有點不同的想法。

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日本的很多企業都遭受了重創,也因此很多人都失業了……

電視台專門做了一期關于大學生生活困苦的節目……

裡面有一個19歲的男孩,持續了很久每天隻吃一餐飯,而這一餐飯隻是最小的那種碗裡有一點米飯然後放一點納豆……(我們總用貓糧形容人吃得少,可他那一小碗飯比貓糧還要少)

因為疫情,他原來每天要打兩份短工的地方沒有了,因此他沒辦法給自己掙生活費了。記者采訪時,這個男孩一直坐在他那狹窄房間的地上,雙手緊緊抱着自己的腿,雖然沒有露面,可是依然可以感覺到他的局促不安。

沒有人會去問他,你怎麼不找家裡要點錢……因為很多像他這樣從小地方來東京上學的孩子都需要自給自足。

也因為有越來越多的類似事情,日本電視台還專門探讨過更深刻的問題,就是如果一個國家有很多的青少年都處于貧窮就會讓一個國家失去活力,走向衰敗。

雖然政府和社會上的各種組織都多多少少的援助了一些,可是面對長期的失業潮,這些不過杯水車薪。那些從貧窮家裡走出來的孩子,能給他們的選擇也許隻能是休學回家。

可以想象嗎,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在今時今日竟然還會有因為吃不起飯而要退學的人。

有時候一餐飯可能真的就會困住一個人……

影片中發生為了一碗面陪流氓睡的情節大概在距今35年前,在1985年左右,那時候的中日差距可比現在要大得多。

那時候的日本人歧視中國人的現象也遠比如今要厲害得多。而且最重要的是那時候在日本的中國人非常少。一個語言不通,從貧窮的地方來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國家,被丈夫抛棄,帶着孩子孤寡無依的外國女人,她可選擇的工作,能找到的工作太少了,又或者可以說生活的窘迫還沒給她時間去找到一份可以養活兩個人的工作。她那時的處境和今天在日本街頭随便溜達,就能有中餐館或者遇到中國人是不一樣的。

哪怕時光追溯到20年前,在日本上學的中國人,想打一份工都是不容易的。那時候的日本還沒有少子化的苦惱,很多地方不要外國人,不像如今在東京随便進入一家便利店就可能會遇到外國員工。

我一個在語言學校工作的朋友和我說,現在的中國留學生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樣了……他們更開朗也更有錢,很多學生都不用打工,也不願意住在宿舍裡,而是自己出去租更貴的單身公寓。

可是即使在現在,同樣有從中國一些小城市來日本做研修生的人,在日本工作三年掙十幾萬軟妹币再回家。他們在日本工作的地方大部分都在那些山區裡或者海邊的廠房裡……在日本幾年其實哪也沒去過。

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在國内結了婚有孩子,就這樣抛家舍業的在外面好幾年,掙的這些錢值嗎?哪怕在國内去北上廣深一個工廠裡打工也不會比這些掙得少吧……

可是這些來日本打工的人沒有去北上廣深的能力。

可笑嗎?不!

因為他們就是那些沒見過外面的世界,老實巴交的在自己的小城市裡生活的人。他們想多掙點錢給自己的家庭,卻不知道該怎麼辦……然後一個朋友或是一個鄰居或是一個遠房表親告訴了他們可以來日本務工這條路,他們就跟着來了。

在網上經常能看到一些生活相對較好的網友不理解那些生活在相對落後地方的人們,質疑并嘲笑他們做出的很多選擇。

可沒見過大海的人無法想象海洋的壯闊,沒去過高山的人永遠也體會不到一覽衆山小的喜悅豁達,沒吃過豬肉隻見過豬跑的人永遠也描述不出豬肉的味道…

這就是生活的環境給予我們的思想局限,我們不應該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苦……

綜上所述,我覺得抛開曆史和環境的批評是不嚴謹的。

在東京會有一些從外地來的年輕日本女孩,她們可能流落在澀谷或者新宿的街頭,随便一個陌生男人帶她們吃一餐飯,她們就會跟着回家。

她們中有些人就是叛逆期想離家出去闖天下,結果發現這個世界和自己想的不一樣,還有更多的人就是叛逆期想離開家……她們也沒有明确的目标自己想要幹什麼,就僅僅是離開家就行……漂在大城市裡就行……

這些女孩子有的已經長大成人,結婚生子,開始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她們再回憶過往,會覺得曾經的自己那麼可笑。

她們是不檢點不要臉的放蕩壞女孩嗎?

可我隻覺得她們更多的是在叛逆期迷失了自我而已……也許我們在十幾歲的時候也有過不知該何去何從的感覺,也許我們的内心也有過對生活幼稚而艱澀的想法,可我們大多數人有父母管着,考試拉着,家庭綁着,所以我們沒有走上迷途。

很多人批評這個為了一碗面就陪流氓睡,然後為了一塊蛋糕就去偷的情節設定侮辱女性,他們認為有手有腳幹什麼不行,何至于到這種地步。這種想法其實是時代的進步……

這證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正面肯定女性的能力……可是,把所有女性都假想設定成有能力,可以艱苦奮鬥,努力拼搏或許是用另一種看似正确的高度局限女性。

有的人堅強,有的人懦弱,有的人面對困難時不畏艱難,可以堅韌的從沙礫中開出花來,可有的人就是會不知所措,茫然無助…有的人一生也不會行差踏錯,可有的人就是會一路錯一路改,然後才慢慢找到自己的歸途。

我們應該坦然面對并接受女性,不,應該是人性中的這些不完美。

有時候我們生活的太順利了,就會忽略别人的不幸,就會看輕别人的悲苦。

我們都會譴責“受害者有罪論”可有時當别人犯了一件我們自認為自己絕對不會犯的錯誤的時候,我們卻往往習慣于以蔑視的态度去看待。

這也許是我們人性中可悲的地方,我們擅于利用别人的不幸,來掩蓋自己的愚蠢和無能,由此讓自己的内心獲得滿足。

現在歐美一些青春愛情劇裡,如果女主角一開始是一個胖姑娘,然後她因為變瘦變美而獲得愛情和成功,就會被批評……而如果一個胖女孩始終堅持做自己然後獲得愛情,無論片子質量如何都會獲得稱贊……

這個世界應該提倡堅持自我,欣賞自我,可是也應該允許一個女孩希望改變自己的外貌,她不是懦弱的向現實妥協,她隻是在以另一種她希望的方式愛自己。

曾經,這個世界教導女性要三從四德…三十年前的電視劇《渴望》倡導的又是女性要賢良淑德,隐忍奉獻。如今,人們又似乎認為隻有那些不為情困,對生活永遠是拿得起放得下,活的潇灑通透的女性才值得稱頌……

可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去定義女性……因為無論何種定義,都會困擾不是如此生活的其他女性,也會局限女性對自身自我價值的認同。

我洋洋灑灑寫得這滿滿一篇,其實我隻想說,我希望這個世界對女性的态度不是從一端到另一端,我希望這個世界包容并接受女性展現多元化的形象。

而我更想說的是,對弱者的寬容和同情,并不是為了他們,而是為了那個無論表面如何逞強,内心卻無比渴望被這世界溫柔對待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