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發生》海報(來源douban.com)

很簡單,你去搞就很可能會發生這事,而了解這件事便能盡量不會成為一個混蛋。

前兩天我笑着對一個很好的朋友說,我現在快成半個女權了,契機就是我看完這部電影。雖然身為男性,不過我小的時候就有些厭男,主要是看過那些酒局上惡心人的sb,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男性。我覺得我需要不斷去了解女權主義,我給出的理由很簡單:了解女權主義是了解女性的一種很好的方式,而作為一個有伴侶的人,了解她的處境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身為男性無法感同身受,隻能去聽、去看,而這部電影便很好地告訴了你女性的處境。

這部電影隻是單純地講了一個女孩的生活受到意外懷孕的影響,她想盡辦法堕胎。女生的處境在堕胎路上被展現地淋漓盡緻,從“蕩婦羞辱”到“道德綁架”,加上生理上的困難以及生活上的繁雜,幾度讓我都快要有些崩潰。最後的高潮段落最讓人窒息,剪刀剪斷的臍帶是無奈也是痛苦的羁絆。

懷孕一件事足以讓女性在生活、工作,甚至說學業上有比男性多得多的麻煩。而因為懷孕這件事,人體生理構造給女人創造了月經。這兩件事足以摧毀女人的一生,且不說其他生理性的差異以及在社會上的其他不公平對待。說來也很無奈,女生的身體很難維持很長時間的“不痛”,而這也讓本就在力量方面吃虧的女性更加被男性嘲笑、侮辱或者同情。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拿出單獨一章好好講述了男女的生理差異,并舉了很多哺乳動物的例子作為類比,比較詳細地解釋了生育的事情。

《正發生》劇照(來源douban.com)

其實如果僅僅是懷孕比較讓人生理性地難受和痛苦,那便是太小看了這件事地嚴重性——它讓無數女人無法擺脫成為家庭主婦的命運,需要給予更多的時間和陪伴;它讓無數女性丢失自己的工作崗位,休完産假後到了公司發現自己的位置早就做了别人;它讓無數選擇堕胎的女人背上“蕩婦”的罪名、家庭社會的無盡壓力、身體的傷害以及擇偶的限制,甚至是殺生”的罪名,讓無法選擇堕胎的女人過早地成為母親,成為受到捆綁的勞動力。我們都不是小孩了,不要再說孕育生命是什麼高尚的事情,它隻在特定情況有可能會成為“合理的事”。

所以,你可能也看出來了,我是一名支持堕胎的人。反對堕胎的人其實歸結起來隻有一個論點:堕胎=kill一個嬰兒。這體現了對生命的尊敬。

首先,懷在腹中的胎兒到底算不算是一個生命?胎兒不是女人出生時候就藏在子宮裡的,而是從受精卵發育而來的,相信足夠聰明的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受精卵是否算是一個生命?如果不算,從什麼時候開始算?32細胞胚胎?還是嬰兒成型?為什麼?如果算,同樣是一個細胞的卵細胞或精子是否算?月經或者masterbate是不是等于kill生命呢?

如果說她就是一個生命,就算是kill一個嬰兒,我也覺得女性有這種權力。本質其實就是緊急避險:你身體裡突然出現一個人,甚至也不是法律意義的自然人,暫且說是一個奇怪的有點像人的有機體,而你并不想要這個東西存在,于是像是趕走入室盜竊的小偷一樣,或者說是切下一塊腫瘤,讓它消失,是一種合理的緊急避險。

是的,僅僅懷孕這一個東西就足以擊垮一個女性。而這一點很多人,特别是男生,并不知情,還在單純地想自己的女朋友隻是害怕分娩痛,害怕孕吐,害怕小孩吵而已。多去了解了解女性吧,平權的路還很長,我們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