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轉載 作者:楊樹

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可算是全書的高潮。賈寶玉“第一次”過生日,怡紅院群芳荟萃,空氣中洋溢着歡樂的味道。

然後就死了個賈敬……接着是插進來的尤二姐、三姐故事——就像是一大篇廣告,雖然香豔,卻也不堪之極;到了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詩社屬于某種回光返照,大觀園的主流是繼續滑向混亂,标志性事件包括司棋私會潘右安、來旺兒子強配彩霞……

緊跟着就是繡春囊事件了。它直接引發了抄檢大觀園,似乎所有人都受到了事件的影響——但不管怎樣大家還是勉強過了個中秋,為的是不辜負凸碧堂山頂的月光……回過頭接着辦正事,比如處理司琪、晴雯、芳官她們。

此後,曹雪芹的原筆原意可能隻剩下一篇“姽嫿詞”和“芙蓉诔”了。以下章節是否為曹雪芹原筆雖然存疑,但它與前文的銜接倒還圓滿:薛蟠攤上了河東獅,賈迎春招來了中山狼……山雨欲來,每個人都在等風,剩下的好像都是下坡路了。

這樣的文章該怎麼往下接續呢?前面仿佛是一場盛宴——至少也是在籌備盛宴,賓客如雲、莺歌燕舞,台上與台下都充滿了激情。然後就是“樓塌了”,所有人都在倉皇出逃,曾經歡樂的歌舞場瞬間變成了瓦礫堆,一片鬼哭狼嚎、雞飛狗跳……

後來、再後來……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莫名遺失的半部書稿随成為天下讀書人共同的遺憾。

但我一直懷疑那後半部書稿真是在借閱中迷失的嗎?或者,沒有人真的想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又或者作者勉強成稿後自己都沒有勇氣去面對,遂棄之不顧。

...

每個《紅樓夢》的閱讀者都要面對故事“下半場”的問題——在半部《紅樓夢》面前,我們仿佛都成了強迫症患者。但早在100年前,俞平伯就說所有的《紅樓夢》續寫都是不自量力、狗尾續貂,并斷言此路不通。

至少從胡适開始,高鹗補作後四十回一事,似乎成了大家的共識。而程甲本的序和程乙本的引言,都隻承認程高的工作隻是對搜羅到的原文進行編輯加工,并沒有續作的說法。

跟高鹗對後四十回的實際貢獻比起來,我們更關心這後半部書的成色本身。表示滿意甚至完全滿意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批評乃至激烈批評者已經占據上風。

周汝昌、劉心武算是後者的代表,他們每談及後四十回書,必稱“僞續”而後快。除去被人無端擾動過的文字,曹雪芹的真正原筆我們可能一個字也動不了。高鹗續書不完美,87版“紅樓夢”也不夠好,“李少紅版”毛病好像更多——本質上,所有基于《紅樓夢》的演繹都無法讓我們滿意。

但在最初的閱讀體驗中,我根本就沒有覺得八十回——或者七十八回之後的文章立即變差了。隻是繼續讀下去,慢慢才發現了續書的諸多毛病——加上别人的影響,曾一度也覺得續書的情節、文字幾乎一無是處;而如今,我覺得續書肯定不完美,但也絕非一無是處。這是我的疑問之一。

同樣的疑問還有:作為大《紅樓夢》“後續”的電視劇“87版”真像你們說的那樣經典嗎?明明就是一群鄉下孩子,拼命在模仿貴族的樣子……他們不是五官不精緻,主要還是骨子裡的土氣!演的痕迹又太明顯——莫名的小話、小動作,大部分人扭扭捏捏、矯揉造作、不說強說、不笑強笑;幾乎每個人都被戲壓着,使着勁背台詞,明顯沒有能力駕馭書中人物。

劇中特寫鏡頭泛濫:一朵花、一個簾子……似乎連導演都覺得這一切都真的很厲害呢!《紅樓夢》肯定當得起我們的跪拜,但在演繹某個具體人物時,你應該就是他本人,而不是繼續跪拜,然後再極力去模仿他。

但“87版”無疑讓《紅樓夢》圈粉無數。這可能就代表了我們今天對《紅樓夢》的理解水平,也算是我們這一代人共同續寫的《紅樓夢》吧!

但是一部完整的《紅樓夢》本身可能比續書的質量更重要。如果隻是半部書稿,《紅樓夢》真的會讓人如此關注嗎?《紅樓夢》能有今天的地位,跟通行的後四十回有多大關系?

如果關系重大,我們就必須設法解決它。我們假定曹雪芹的原筆至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兒诔》結束,如果再寫三回書至八十一回,取其九九之數,從形式上全書大體也算圓滿了。用三回書為全書收尾當然是太倉促了——好處是,我們隻需要忍受“僞續”很短時間,就可以獲得一個完整故事。

我們還可以将高鹗的後四十回書删減成二十八回,在保留“僞續”主要框架及情節的基礎上,去除那些明顯不得體、不順暢,以及那些明顯是在賣弄的内容。那有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續本嗎?

或者,把後四十回當作材料深度加工,大刀闊斧縮減成三回。它一定比我們目前見到的高鹗“僞續”更糟糕嗎?

劉心武認為自己可以提供一個更有價值的續本。“紅樓夢”是公共平台,隻要喜歡,每個人都可以随心賞玩。我們也都相信,劉心武是真心熱愛《紅樓夢》,他關于秦可卿等人物的原型研究也啟發了很多人……

學習、研究是一回事,續寫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原作的“改造”。語言的隔膜乃至低劣還隻是表面問題,劉心武續書中急于呈現的主要是他的研究成果——就算它更符合原意,離開小說太久的劉心武的文學才華在續書中似乎已經蕩然無存。

好的文章難在意蘊,不在字詞——大庭廣衆之下,劉心武可能隻是做了一件傷害《紅樓夢》的事情。秦可卿和妙玉在整個劉心武的研究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在續書中,為救寶玉,妙玉幾乎成了一個心思缜密的爆破專家……就算這是曹雪芹為妙玉設定的結局,其叙述方式也令人極度不适。

劉心武應該得到我們的尊敬,但他的努力似乎再次驗證了續書的此路不通。真正熱愛文字的人也許更喜歡這種感覺:有一個東西就在我們面前,但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跟他并肩而行……就像一個絕世劍客,我們能做的隻是膜拜,而非打敗。

也許這才是最好的結果。蠢物、情僧、孔梅溪、曹雪芹、脂硯齋、高鹗、程偉元、衆多的續書作者,乃至每一個讀者……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視角,我們一起創造了《紅樓夢》——但曹雪芹則是我們共同的彼岸。

《紅樓夢》是寫實的作品,如果續書人沒有相似的生活經曆和環境,即便絕頂聰明也不能勝任補續工作。

“劉續”的貢獻是努力照應前文,并嚴格根據曹雪芹的設定安排人物的結局。這當然是對曹雪芹的尊重,但也嚴重束縛了他自己的“創作”。就像是編筐子,堅持每根經緯線都要收納在筐口上,雖然看起來很規整,但肯定是太匠氣了。

畢竟時過境遷,才情又不可能與原作者相提并論,你執意動筆的行為無論如何都顯得魯莽了……當開始續寫的時候,你之前的謙卑、你對原著的傾情贊譽就全像是假的了——就像是一個鄉野少年,因為機緣巧合見到了嫦娥仙子,你該做的就是遠遠地欣賞,現在你卻直接上手了。

高鹗續書可能尚有百分之八十可取之處,劉心武隻有百分之二十可取,隻是這兩者之間屬于牛頭馬嘴而已。而高鹗之外,續寫《紅樓夢》者遠不止一家,劉心武的續書并沒有增加什麼……七年之功,嘔心瀝血,但這件事僅僅對劉心武自己有意義。

假作真時真亦假——高鹗“僞續”自然是一根狗尾,劉心武的“僞續”更像是一根塑料繩子。高鹗跟曹雪芹差多遠,劉心武跟高鹗就差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