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片中一条核心线索是父子关系。让我想起前两天阅读的伍尔夫也对父亲Leslie Stephen态度复杂,她一方面确实钦佩父亲,但也会反叛会像其他家庭成员那样将母亲之死归咎于他。在东亚,父亲在家庭中的形象普遍是缄默不语,不擅长表达情感,这让父子关系某种程度上比母子关系更复杂缠绕。我也想记述自己的父亲,他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仅提两点常人未闻的经历(弟弟十岁左右在大姐家被农村炸药炸死;三姐被欠债人谋杀),他一直在大家庭和我们这个小家之间斡旋,我能感受到他肩负的责任却也放不下对他的怨怼。另外,从焦厂老板到城市无业游民,他这种身份的转变某种程度上也是山西历史变革下的一个注脚。

2.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关于教育。之前我去一个高一女孩子家里做家教,她是音乐附中的学生,英语基础很差,但是很乖很听话。她告诉我平常很忙,专业课也要找老师补课。那个补课老师只是大二的学生,很凶还经常骂她“比猪还笨”。我很诧异为什么要这样侮辱学生的人格,她淡淡地说习惯了,“都是这样的”。课后我跟她妈妈反映,她妈妈听后习以为常,云淡风轻地说“都是这样的”,他们走艺术的都是骂出来的,其他老师骂得更凶。我不知道说什么… 后来那个家长也再没找过我补课,可能是觉得我太温柔,不够严厉。我也理解不了为什么“都是这样的”。

3. 影片最后老师对同学们说大家有烦心事就要说给他,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位老师。情感总是要宣泄的,看起来云淡风轻、乐观积极的人可能内心不堪一击。想起刚来这所学校读研时,我有很多不满,很多落差。一个老师倾听了我的感受,随后分享了刚入职时的体验。她那时感到沮丧,甚至常常落泪。但她慢慢接纳了这里,满足于自己边缘的地位。她说有中心就有边缘,边缘是重要的,它会让中心更有活力。当她和我共享某种情感浓度时,我便也释然了。真的很感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