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源自電影海報


電影《盛夏未來》提前上映,之前一直蠻期待這部電影的,早早就加入了觀影清單。

除了喜歡兩位主演吳磊和張子楓,一直對文藝小清新情有獨鐘,總覺得如果一直喜歡文藝片是否就意味着青春不老,哈哈。

開篇用了倒叙的呈現方式,陳辰(張子楓飾)決定陪同鄭宇星(吳磊飾)去海南尋愛。然後故事倒放,開啟兩個高中生的學習生活和感情世界。


...

圖片源自電影海報


鄭宇星因無法接受被失戀的打擊,放棄了高考,而陳辰因為不想面對父母離婚的事實,故意把已經答好的題目擦掉,就這樣兩個人一同開始複讀,成為了同學。

陳辰在媽媽的逼問下找了一個沒考好的理由,就是談戀愛,母親(郝蕾飾)信以為真,在和陳辰班主任的聊天過程中說出了這個假消息。

班主任在班裡宣布這對戀人時,鄭宇星帶着好奇和疑惑想看清這個“女友”的樣子,老師和同學則誤以為是這對小情侶的互動,因此老師明确表示,除了鄭宇星和陳辰,其他人都可以選擇更換同桌。

...

圖片源自電影海報


因為陳辰的這個謊言,鄭宇星想弄清楚這個女孩的用意,因此時時追在陳辰身後,在同學們的起哄聲中,鄭宇星和陳辰這對校園情侶的影響越來越大。

兩個人從一次次的接觸中慢慢了解了彼此的秘密,鄭宇星知道陳辰故意考砸就是為了讓父母可以有機會複合。而鄭宇星因為一段被甩的戀情而無法走出,執意要去海南找那個前任,但一個刻意消失的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回頭的。

當鄭宇星和陳辰來到海南三亞,站在場内觀看演出的時候,傷心的少年望着台上的人淚流滿面。陳辰為了幫助鄭宇星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她提議上前去找鄭宇星的前任,最後男孩退縮了。

他什麼都明白,對方故意不接電話,不回信息,勸告他好好參加高考,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好,但他依然無法接受付出的感情就這樣被迫中上。


...

圖片源自電影海報


觀影的時候有些地方我沒有看懂,後來看到一些評論才恍然大悟,如果這種猜測成立,那麼之前的那些疑惑都将迎刃而解。

第一次當陳辰想要親吻鄭宇星的時候,他本能的退縮了,女孩很失望,男孩表示了歉意。

第二次在海南音樂節現場,陳辰把心裡的另一個秘密告訴鄭宇星,其實高二的時候自己就喜歡鄭宇星了。看得出來鄭宇星很感動,這一次他主動吻了陳辰,但結束後他卻說:“如果我也能喜歡你就好了。”


...

圖片源自電影海報


看得時候就覺得這裡的台詞有些奇怪,但這種奇怪又無法言清,然後結合一些點,有了一個大膽猜想,鄭宇星喜歡的是男孩。

從頭至尾都沒有讓鄭宇星的前任露臉,包括呈現海報時也隻是展現了名字,但其他一同表演的DJ的海報都是完整展現的。

第二個點是,當兩家人焦急趕往三亞找兩個孩子的時候,鄭宇星的爸爸說過一句:“他不會對你女兒怎麼樣的。”潛台詞就是我兒子不喜歡女孩。

最重要的是鄭宇星對陳辰的身體反應,以及說出的那句略帶遺憾口吻的話,結合種種很大的可能性是這部電影隐晦的講了一個男孩喜歡男孩,同時被一個女孩喜歡,加之關于父母離婚故意隐瞞的内容。

愛情無關乎性别、年齡、國籍、身世等等一切條件,隻要兩情相悅,不違反道德和法律,都是美好的。


...

圖片源自電影海報


再來講講三石弟弟和子楓妹妹,最大的感受是兩個童星已經長大,演技也在持續提升。雖然這不能算張子楓的銀幕初吻,但還是更喜歡她和吳磊的這對CP,雖然這部電影裡他們隻是表象CP,青春的年紀裡遇到合适的對手演員,是人生旅途裡的小幸運。

喜歡這部電影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沒有落入俗套,關于學校部分和家庭部分的表現也都特别有代入感,沒有跨過現實刻意去表現一些什麼。

老師對待學生早戀的問題也是寬容的,同學們的起哄都是這個年齡應該有的反應,陳辰媽媽表現出來的支持,也是針對小孩子早戀比較好的範本。

因為反對而反對未必對孩子有益,尊重孩子的選擇,同時以放松的心态面對孩子的戀情,或許結果反而比嚴厲禁止更有用。


...

圖片源自電影海報


于我看來,這部電影至少表達了三個社會話題:早戀、同性、婚姻。

父母究竟是否該為了孩子的學習而去隐瞞婚姻裡的真相?關于孩子早戀的問題,家長應該如何去和孩子溝通?我們該如何看待同性戀愛的問題?

所有事情的本質都是出于愛,無論是愛情、親情或友情,最終都是為了滿足情感需求。付出和收獲從來都沒有一個标尺,如何在愛裡成長,成為更好的我們,許是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盛夏未來》裡有句台詞:“如果你喜歡的人剛好也喜歡你,那麼現在就是未來。”

愛是美好和成全,也是成長和互勉。愛的盛夏,無關季節,隻在心間,那最初的美好從未遠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