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stavision
5+
十六年岁月蹉跎如一瞬,恍惚间过去大半个世纪,60s的激进左派革命终究未竟,转眼便要直面20s新法西斯主义回潮的恶果。相比现实成倍放大了对立强度,嫁接不同时代(缩略那些强度低的)的革命,正如在对立派系的叙事线间(剪辑上省去铺垫和串联)仅保留行动的发起和遭遇战,营造出翻涌不息的观感,直面一场又一场的战斗。
Bob多年颓废下笨拙的肢体反应与昔日革命经验带来的敏锐直觉,Col. (最具生理性/人性的角色,高难度而精准的表演)黑色幽默式的性/血缘纠葛和荒诞的动作设计与作为制度臂膀,深陷权力体系向上攀爬的膨胀欲望,拼接而断裂的时空代际构建出一个以极快节奏和极高强度此消彼长的世界观,省去细致刻画的繁文縟节,选择拥抱高度的抽象性,而两主角身上的矛盾性正在如此荒诞的世界中,被合理地化解为讽刺喜剧和严肃议题的完美融合。
结尾多方在蜿蜒公路的追车戏至少是近年最佳-------公路如浪潮般起伏,毫无防备和反应时间的相撞,一浪又一浪袭来。转折点受限的视野差异将人物引向最终的危机;当观众已然习惯于全片不断被打破,几乎完全失效的类型预期时,埋伏已久的麦格芬声效在千变万化,支配着全片节奏的配乐中悄然绽放,温和的、不放弃爱的革命观(也是如Sensai那样的充满智慧的)终究得以保留。
革命未竟与保守回潮的时代割裂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粗粝的游戏,延宕的旅程
(本文首发于陀螺电影)亚历山大·科贝里泽重新拾起他在首作《夏日不再重来》中使用的索尼·爱立信手机,踏上游历探索格鲁吉亚的旅途,以其粗粝的质感,捕捉家乡的山野。这是一部“家庭作坊电影”,他的父亲大卫·科贝里泽饰演主角Irakli,与隐 ...
敷衍的回顾和乏力的探索
(本文首发于陀螺电影)“当我介绍自己来自的国家时,人们会兴奋地回应‘你来自德古拉的国度’,而我们总是一脸无奈。事实上,在共产主义制度结束前的罗马尼亚,甚至没有人听说过德古拉。” 导演拉杜·裘德在介绍自己创作这部《德古拉》的创作动机时 ...
帝国神话的最终清算
4-开头的情节设置一度蠢哭,中前段冗长的文戏和逻辑交代一度困哭,但看到最后确有些许感动与哀伤。当Eason在深海挣扎,在天空翻腾,他所正面对抗的已是虚空与无力--功能性的Gabriel和前作中刻画粗糙,本作中存在感淡化(谢天谢地)的 ...
《目标命中时间》是乌克兰导演维塔利·曼斯基近三年来第二次入围柏林电影节的作品。他的代表作包括跟拍普京竞逐大选的《普京的见证》以及实体到访朝鲜拍摄的《太阳之下》,而近年他的创作回归了自己深陷战争的祖国,视角也趋向微观。两年前,他曾凭借 ...
“三无”的狗尾续貂续狗头之作
无活硬整、无病呻吟,更糟糕的是,这甚至是一部无所事事的续作。Maxine出场即女王,落幕成女星,却全程在“haunted by Pearl”的阴影中没有任何能动性,更是毫无人物状态的进化可言。“星光大道”的符号倒是让本片成为《某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