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看完電影随手寫的。純意識流。

如果說一部電影可以像《中國好聲音》一樣,導師把歌曲聽一半就可以進行打分的話,那麼《鋼的琴》我在這部劇的開頭就會為他打 五分。

——如其他網友的感受一樣,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兒時。是和小元一樣大的孩童,穿着同樣顔色和款式的手織毛衣,梳着一樣的麻花辮,一樣地彈着鋼琴。同樣是在東北,準确地說,同樣是在沈陽(雖然後半部分的取景地在鞍山)。家門口同樣有高高的煙囪。裡面出現的居民樓讓我想起了我曾經生活的城市。

父母聽我在看《鋼的琴》,特意從卧室跑出來一起看。爹說他已經記不清他看過多少遍,無論是電影本身還是電影的剪輯。就連電影中出現的音樂,家裡人也能不約而同地跟着電影一起歌唱。這是關于上世紀東北的一些記憶的些許二三十年後的回憶。

本來,這部電影也是我在準備東北變遷閱讀文獻的時候看到的。去看了《鐵西區》,周末看看《鋼的琴》。

的确是很東北的一部電影。從最最簡單的名字開始,淑娴。太東北了。裡面演員的用詞、口音都很親切。或許有人不理解為什麼陳桂林這樣慷慨地遞給所有人煙、為什麼他荒唐的想法有那麼多人願意幫他實現,我覺得将其放在一個東北文化的大社會語境下,這是可以說得通的。當 然,還有黑色幽默。

談談《鋼的琴》這名字。從鋼琴引發的家庭矛盾沖突,其實這背後是國企改革、下崗潮帶來的社會矛盾。“去造一架鋼琴”,陳桂林們造的鋼琴從“木質”變成“鋼制”,或許就可以解釋這個題目為什麼要叫《鋼的琴》了。既是造的琴本身,也是老工業社會最後的理想化的歌謠。

陳桂林們去造鋼琴,是反抗下崗潮帶來的買不起鋼琴的貧困,也恰恰是在證明工人的能力、創造的能力、工業的價值。這是最後的抵抗。但是,最終,小元還是被母親帶走。那兩根煙囪最終的結局也是倒下。這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更是标志着一個時代的終結,卻也是對于工業城市最後的否定。

結束、結局。這樣的意象貫穿始終。《鋼的琴》以葬禮開篇,從《三套車》到《步步高》——《步步高》的人,“走的太快了”,這又何嘗不是城市的發展?結局的最後,是父親的葬禮(實則,這段我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看了豆友的讨論得知是桂林父親去世)。父輩的死亡,也是過往鋼鐵的衰亡。《鋼的琴》的特色就在于,他将個人、家庭與社會緊緊聯系在了一起。他記錄的是一個時代。

(我真的很喜歡整部劇的鏡頭語言……真的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