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A8.4/8.5
雨日,繼《河流》,觀看正應景。(上周剛看完雅克貝克的洞。)
看到第五部蔡明亮,終于有一部能驚豔到我且為其感動和陶醉的作品,五星奉上。
本片帶有科幻和寓言/預言性質,卻又格外深入現實。能否和如何做到把現實與超現實巧妙結合,這往往是最高明和最拙劣作品的分野處。偉大的想象力帶我們飛升,粗鄙的幻想則至多隻能使人沉淪于虛妄。
超現實層面的特色明顯可見于在樓梯間等地插入的歌舞段落,想象和現實之間的奇妙跳轉。尤其是二人結尾攜手起舞,很難不想到李滄東《綠洲》中的想象場景(不知道有沒有借鑒),但蔡明亮的處理自然呈現張力而不刻意求反差,在這裡想象和現實擁有同等的重量-甚至前者可以引領後者,而非始終被後者拖拽。
影片對媒介的合成,雅俗交融的呈現,其趣味性和創新性不亞于戈達爾,比蔡明亮上一部作品更是靈動鮮活不少。這次不僅玩花了,觀賞性也提升了,不禁為其想象力拍案叫絕-一切恰到好處,堪稱完美。
然而影片“紀實”的一面同樣深刻。廣播聲和日常場景奠定了本片的紀實性基調,以群衆采訪和新聞報道為開場,以末世般疫情時代的廢樓為時空背景(世紀之交在當時是預言和前瞻,今天看卻恍如前兩年的經曆),一場“台灣熱”和“蟑螂病”以詭谲莫測的步調延展着。
影片以具有表現主義色彩的方式,用外在空間表現出心理空間-甚至是集體潛意識的互動。如上下樓之間的場地構成垂直空間拓撲學,而連通二者的是最現實卻同時極具象征性和張力、甚至是性意味的意象-“洞”。與之伴随的是在地闆上打洞-這個頗有卡夫卡色彩的的動作。其實推而廣之,影片中的動作無一不是如此,切實在生活中,卻又含有豐富的象征性。
影片用最具象的元素表征出氣味、瘟疫、以至情感這些抽象的東西:雨、水、口罩、洞、電話……物附着着欲望,使人栖居其間,廢墟内部成為城市孤獨症的絕佳體現。在閉塞和連通之間,在隔閡與窺探之間,在上升與下降之間……
情欲在廢墟上蔓延生長,相比前作猛烈的性愛場面,顯得更為濃郁也更為暧昧。異化也是同化,人-動物-物融為一爐。
結尾的段落,不僅有前作水漫地闆的鏡頭,還有《愛情萬歲》式的哭泣場面-但這是一種更深沉的絕望和無助。人不僅是在死水中的屍體,更成了陰潮角落裡的蟑螂。
最後,女子如同囚徒被上帝之手提起(是的,剛重溫過《死囚越獄》),二人圍簇着希望和愛、在廢墟中起舞。(結尾加分!!!)
2025.8.27投影儀
維度 ★(1-10)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4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5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8.5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8.3
我的影評合集:Aleph-我的影評
廢墟中的情欲-攀爬于現實和超現實之間的末世寓言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全方位深度解析,為何中規中矩?
評分:B-6.8二刷觀感依舊非常一般,但已經完全将其把戲看透了。沒有見過如此自作聰明、匠氣與說教氣十足的影片。(本文不企圖作為系統性的影評,隻是将劄記分集整理。)前言:和《紅高粱》一樣,正好是九個月後在影院重溫。依舊是重估的目的。初 ...
簡評
B7.5-雖然絕對不算多麼精緻的傑作-略顯單調和平淡了一些,但私心很喜歡,很純粹的片子,三星半。一個月以來每周找資源都以譯制片失敗告終。等待了三周以為找到了資源,結果依舊是俄語譯制片加英俄字幕,無可忍受。終于看上了繁體中文字幕版-即 ...
大銀幕重溫再評
B+8.2很不錯的作品,有所回味,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但或許是由于其克制吧,總覺得力道稍差。相比《扒手》結構沒有那麼連貫,也沒有直接的内省。相比《都靈之馬》則更精巧甚至輕快。選角的形象和十分恰當和典型,表演則簡化到甚至有點生硬刻闆-尤 ...
吐槽簡評-張藝謀何以至此?!
評分:C+前言:克服萬千猶豫和困阻來到影院,卻不料是一部爛片!失望至極。現在對影片的态度更為清晰也愈發偏激和挑剔了。忍着要吐的心情硬是沒挺住,看了四十多分鐘果斷離場,就當花錢買罪受了。玷污眼睛、浪費時間。(影院不少笑聲,看似在國外的 ...
大銀幕重溫-再評《紅高粱》
評分:B+,保持初看的7.6(3.8/5)前言:想當初在老家大棚裡拿着pad看的,體驗很一般,這次終于在大銀幕重溫。時隔九個月,對電影的理解果然發生了質變。評析:大銀幕上觀看,優點和缺點都被清晰地放大。首先是劇作的痕迹比較重。這與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