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晚沒看夠,電影裡看個夠”

能夠以“含某量”來衡量一部電影的影響力,一定是基于一位現象級演員的表現。憑着“含騰量”出圈的沈騰大概就是如此。春晚上等着盼着看騰哥的小品,第一印象竟然是瘦下來了,小胡子加米白色西裝,輕松駕馭,帥得很有型。果然是賈玲的鐵杆搭檔,這是一個健身教練帶出來的嗎?

不曾想,春晚上備受關注的小品被吐槽爛尾,讓人看得意猶未盡。現在才明白,原來騰哥是憋着大招啊,春晚上沒看夠的,在《飛馳人生 2》電影裡,讓你一次看個夠!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關于中年男人和賽車的故事。還是那張看過三秒就忍不住想笑的臉,寫滿一名落魄駕校教練的心酸與苦澀。

看着他與一衆學員之間的尴尬逗趣,讓你忍不住笑;知名賽車手把車開了個底朝天,絕望哭喊後,仍不忘小心詢問晚輩可曾聽到别的聲音,讓你心疼骨子裡對尊嚴的那縷倔強;終于得悉五年前的真相,痛哭流涕,不為名次隻為清白,又會讓你深深共情那種悲憤與無奈。

當然,還有那些張口就忍不住笑的“沈氏言子”:“不免費,每場我交一萬五”、“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醫生了”、“雖勝猶恥”……韓寒與沈騰的組合,果然一場不出意外的文字狂歡。

“宇強,我看到了五年前的那個身影!”

《飛馳人生》裡面的張馳複活了,這個不難理解。作為車隊經理和教練重回賽道也很正常。但确實沒想到的是,張馳這個二号車手,竟然真的不是簡單走個過場,韓寒是要讓他重回五年裡始終心心念念的那條賽道,在高峻的巴音布魯克重新出發,再度超越自己。

盡管這在現實生活中不太現實,職業賽車手畢竟不是簡單的卡丁車競速,全身傷痛的痕迹,闊别賽道整整五年,幾乎躺平的生活……

可是,藝術,畢竟高于生活。觀衆不會也無暇去深究。在張馳的賽車飛奔而出的那一刻,所有人,其實都已經在車裡,這是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賽道。

人的一生也許有很多次機會,但真正能夠把握的可能就一兩次。一腳油門踩下,一路飙到底。此時,張馳也許啥都沒有,就隻剩下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在瘋狂燃燒着的三個字:不甘心!

對手惡意的阻撓,隻會更加燃起内心不屈不饒的怒火;沒有了路書,這條賽道每一個彎彎角角都在他腦海裡;玩命一般的冰雹天氣,在整整五年内心的憋屈面前似乎也會示弱;所有的儀器都在預警,但每次總有一種執念可以再争取到哪怕五秒鐘。

張馳告訴宇強,他看到了五年前的那個身影。大屏幕上,一實一虛,兩輛賽車的身影此起彼伏,五年前賽車裡面的自己,明顯更年輕,在沖着自己微笑。張馳說“我那時開的真快”,宇強回答“那你追上他”。

一路煙塵中,兩輛賽車合而為一,人與車,亦合而為一。在我看來,這是電影裡面最熱血沸騰,最直擊人心的高光時刻。那一刻,又想起《熱辣滾燙》,在去往拳擊台的過道上,前後兩個樂瑩的相視一笑。兩部電影,都笑中帶淚,都有着勵志的内核。

“駕駛賽車就是藝術的一種部分”

特别欣賞韓寒的才華。作家,導演,賽車手。妥妥的斜杠青年。前面兩者,自不必說。而對于賽車,在看過一些介紹後,不禁由衷贊歎和敬仰,這樣一位曾經擁有7個中國頂尖職業聯賽(場地賽/拉力賽)年度賽車手總冠軍榮譽的作家車手。

對于汽車文化,對于賽車項目,他一定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深深的摯愛。有人說,韓寒真的會是國内最會拍賽車戲的導演。有了《飛馳人生》的鋪墊,自然會更期待《飛馳人生 2》的飛車疊影。但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韓寒可以把它拍得如此震撼,如此狂熱,如此之燃。

如果說,電影前半段,影廳裡更多的是會心、爽朗的笑聲,最後大概 40 多分鐘的賽車戲份,所有人似乎都屏住了呼吸。此前,所有人物的刻畫,情緒的渲染,劇情的鋪墊,都在開賽那一刻達到了頂峰。

作為一個日常開越野車自駕都很少,對賽車更是完全不懂的小白,我隻想說,在大銀幕上看賽車,超級過瘾,超級爽。這已經不是簡單地沉浸式體驗,更像是一種激情的燃燒,一次熱浪的奔湧。

相比《飛馳人生》,各種光影,特效,拍攝設備與技巧的升級,震撼的視聽呈現,絲毫不遜色于好萊塢大片,更展示着中國電影工業新的成熟。但我還是更贊歎韓導的用心,用情,用力。

他本身就身經百戰,所以,他知道如何去打造電影裡那條巴音布魯克的魔鬼賽道。他對賽車始終湧動着摯愛,所以,他更能懂張馳的内心世界,無論重傷躺平,猶豫掙紮,還是重振旗鼓。

他一定是在張馳的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所以,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過彎,每一個屏住的呼吸,每一個激情的釋放,他都如靈魂附體,如此,才能把所有的精彩瞬息完美定格在電影的膠片上,用中國版的《速度與激情》,講述了一個中年男人的熱血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