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幾個社群當中,都在談論繁花,阿寶的樸實,與寶總真性情,爺叔的智慧,玲子的心機,汪小姐的拼搏,李李的智慧與妩媚,陶陶的刷潇灑,小江西的掙紮與絕望……
一次兩次看到倒也沒什麼關系,三次五次看到也可以忍耐,十次八次看到之後,就被勾起了好奇心,就要去一探究竟。
第一次打開的時候,被屏幕當中的暗影吓跑了,因為老眼昏花,總覺得屏幕上過于暗,有一些影響看的效果。
第二次打開的時候,被劇情的節奏再一次吓跑了,每一個鏡頭就那麼一句對話,然後就切換。聽起來有一種雲裡霧裡的感覺,也不知道這些對話的背後隐藏着什麼。
朋友告訴我說,你耐下心來,沒有廢話,前後要關聯起來去想,就可以明白。于是,耐下心來,一集一集看下去,看着看着,就理解央視評價它為孤品的意義。
2
故事的背景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上海,一個惶惶的大時代,那個人人争相奮鬥上遊的時代。
主人公阿寶,從一個普通人蛻變為寶總,經曆了成功與失敗,在那個大時代當中,譜寫了一段傳奇的故事,從沒有人知道的阿寶,變成了傻子都知道的寶總。
普通的年輕人阿寶,在陷入人生的困境當中,憑借出獄的外貿局走出來的爺叔的指導,開始嶄露頭角,通過炒股票,獲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成功創辦了一家外貿公司。
阿寶成為寶總後,左手經營着外貿公司,右手涉足這個股票,利用十年的時間成功蛻變,吸引了無數的人争相搭上他的成功列車。
就在那個和平飯店,阿寶用7年的時間走了進去,看到了眼前的一片繁花;最後卻用18.8秒的時間走了出來,把繁花留在身後,走向了一片花田。
前後相比較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片悲涼。
3
在十年的繁花當中,寶總的心頭,存在着一輪白月光,那就是阿寶的初戀蓓蒂。
那時候的蓓蒂叫雪芝,十三路公交車上的售票員,漂亮清純,那時候還是普通工人的阿寶愛上了,卻被抛棄了。
雪芝的離開,改變了阿寶的人生,是他成為寶總的關鍵因素。
正是因為雪芝的離開,才讓阿寶辭去工廠的工作,跟着爺叔開始炒股,進入了資本市場,成為人人敬畏的寶總。
十年之中,寶總見到了蓓蒂兩次,一次被羞辱,一次被哀求。還沒有等到十年,蓓蒂就撒手人寰。
阿寶也好,寶總也好,都把蓓蒂當做心頭的白月光,結果香消玉殒,覓不到蹤迹。
這難道不是一場諷刺,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白月光的那一場繁花落盡,還留下什麼?
後半生在花海中流連的寶總,想起這枚白月光,會是怎樣的感慨?
4
寶總的身邊圍繞着第一個女人是玲子。
兩人曾經五五分成,合作開了夜東京餐廳。玲子作為餐廳的女老闆, 寶總将它看作堅實的後盾,即便是生意非常困難,也依然維持着讓它不倒。
寶總的心頭有着蓓蒂那個白月光,再加上兩人之間始終是合夥人的關系,一來二去,玲子沒有了安全感,再加上年近40的年紀,最終選擇了放手。
眼前總是能夠浮現出一些畫面,玲子的屋頂漏雨,大寶總是上到房頂上去修補,那時候的兩個人多麼純真啊,有一種白手起家的淳樸與可貴。
寶總放在玲子那裡的高仿三羊,對玲子不聲不響處理;玲子2600到手的耳環,26,000的價格賣給了汪小姐,毀掉了汪小姐的前程。
這使得兩個人有了極大的芥蒂,再加上玲子聽到了别人的議論,說自己人老珠黃,配不上鮮衣怒馬的寶總,這才是最後一根稻草,壓死了玲子對寶總的初心,選擇了結束夜東京,兩個人走上了分道揚镳的道路。
相對于兩個人初初的相遇,相對于兩個人無縫的合作,相對于兩個人曾經的把酒言歡,這樣的分離怎能不是一場繁花落盡?怎能不留下一片悲涼呢?
此後餘生,種花養草的阿寶,想起來玲子,會不會有懊悔?
5
寶總身邊圍繞的第二個女人,是從外灘27号外貿局出來的汪小姐。
汪小姐對寶總懷着強烈的愛慕之情,總覺得寶總對自己是不一樣的,一直到那對耳環的事情出來,才使得汪小姐的内心意識到不對。
玲子的閨蜜菱紅,開着一家飾品店,玲子拿了一對耳環過來,給了寶總,說是要感謝汪小姐對寶總的提攜,盡管汪小姐是出了費的,但依然惹出了大麻煩。
事業做得極其精彩的汪小姐,拿着這對耳環在辦公室炫耀,被同事看到,在局長面前舉報了她,說她和生意人之間有說不清楚的關系,并因此被趕出了外貿局,下放到了工廠去勞動。
這時候才知道,給自己惹來麻煩的這一對耳環,原價隻有260元啊,自己出了26,000買回來,卻還有了這樣的後果!
勞動回來的汪小姐,選擇了自己開公司,截胡了寶總的生意,狠狠地賺了一筆,并從此和寶總踏上了不同的道路。
很難忘記,寶總外出談生意,汪小姐一個人開車前去幫助,卻在路上,因為速度過快出了意外,那一份感情上的真摯和純粹,多麼令人動容!
曾經有過這樣真情的兩個人,卻最終兵分兩路,前後相比較來說,又怎能不是繁花落盡,一片悲涼呢?
6
寶總身邊的第三個女人,至真園的老闆李李。
兩人有着同等的智慧,兩人有着同等的手段,甚至兩人之間也生過情愫。
在兩人之間,鲶魚這個詞語出現的比較多。
李李真的是一條有風情的鲶魚,天和寶總的話語不是很多,但是說每一句話時候的眼神,說每句話時候的動作,都在傳達着一種信息。
因為這樣的信息,寶總單純的去李李的至真園吃飯,沒有工作,沒有交流,僅僅是一頓飯,僅僅是在這一頓飯當中,彼此眼神的互動。
但是兩人僅僅隻是合作關系,寶總從至真園得到的信息,讓自己赢得了足夠多的效益,因為李李的秘密太多,多得寶總都無法招架。
在風雨飄搖的關口,李李處理了至真園,從魏總到寶總,再到強總,一家一家的轉換,決定了寶總的未來,決定了寶總還是不是寶總。
李李最終選擇了出家,這是徹底的繁花褪盡,這是徹底走出了寶總的視線。
相對于兩人之間那麼多那麼多的眼神對望,那麼多那麼多的競争較量,這樣的落幕,怎能不說是繁花落盡,一片悲涼呢?
7
沒有經濟頭腦的人,從來不看現代劇的人,卻把繁花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觀看這部劇的時候,同事在身邊坐着,劇中每一集響起的音樂,愛唱歌的同事,都能夠随意哼兩句。
作為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裡邊熟悉的歌曲也如數家珍,有一種很強烈的歸屬感。
看到最後,寶總回歸到阿寶,去養花;蓓蒂已然殒命,玲子去了香港,繼續做“夜東京”的老闆娘;汪小姐公司越來越大,李李出了家,幾個圍繞在寶總身邊的女子,都與寶總脫離了關系。
忽然間覺得這是大上海的悲哀,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悲涼。繁花落盡,世間還留下什麼?
說到底,我們都是這世間的過客,還是趁着置身于繁花間的時候,看一看,享受一下,然後在悄然退出,把繁花留待日後,慢慢回味,在餘生中慢慢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