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陽三水

這個假期,看了不少電影,還都是大年初一上映的那種大片。
《刺殺小說家》屬于冒險片,雙線劇情進展,并且互相交織,很是精彩。
在初五六的時候查看,網絡醫院還沒有,但這部片子還屬于前五的位置。
到初十又看,居然在榜上找不到它的名字了,是什麼原因讓它跌落到榜外了呢?
兩個小時的影片,我用了半天時間看完。
從剛開始的懵懵懂懂,到後來的不斷沉浸進去,欲罷不能。
也就是說,這部片子屬于慢熱型,需要耐着性子,越往後看,心神越被牽動。
那麼,是什麼牽動了呢?
。。
作為冒險片,打動我的依然是親情。
劇情上,小說中複仇的少年,現實中尋找女兒的父親,雙線并進,互相影響,互相牽制。
一位總裁發現,小說裡的人物隻要一出問題,就會影射到自己身上。因為這個,他很不安,花費重金刺殺小說家。
執行這個任務的是女孩屠靈,她尋找到丢了女兒的父親,要他接受去刺殺小說家。
可這一切,小說家并不知道,他耗時六年,無法給自己的小說一個結尾。
可是遇到這個父親,每天都是靈感噴發,也因為這個父親的啟發,小說中出現了一個小女孩,名字和父親丢了的女兒的名字一模一樣。
這樣的巧合,使得父親改了初衷,接近小說家的目的不再是刺殺小說家,而是要幫助小說家寫完這部小說。
。。
小說家在小說裡為了複仇,去接近比他強大了幾千倍的神人赤發鬼。
父親為了救女兒小橘子,也不懼怕自己的膽小體魄,勇往直前去接近赤發鬼。
二人合力,去刺殺赤發鬼,不料小說家身受重傷危在旦夕。
這時候,總裁出現,執意要殺了小說家,不讓這小說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屠靈這時候轟然發覺,父親的女兒小橘子已經死了,而不是原來的那種還活着,并且小說家的父親,是總裁的好友,是總裁殺了小說家的父親。
這樣的發現,使得屠靈良知蘇醒,阻止了總裁搶走寫小說的筆記本,努力使小說在父親的幫助下,有了個完美的結局。
屠靈懷疑自己的雙親也是總裁所殺,努力保護父親寫完小說,并期待小說家醒來。
。。
這樣捋一下,劇情還是相當清晰的。
隻是,劇情有些地方跳得太過于遠,使得前後不能很好的銜接,必須要耗費很多腦細胞才可以明白。
這一點,感覺是這部影片掉價的最大的原因吧。
在網上看到海報,居然和另一影片的海報有所雷同,雖然導演也有網絡道歉,但對于影片的形象還是有影響的。
無論如何,影片中的小說家也好,父親也好,都是滿帶着正能量的,為了正義,向着敵人勇往直前,不顧及自身安危。
影片中的小橘子,即使到了赤發鬼的身體裡,依然不忘記吹起笛子,喚醒父親身體中的力量,從而來與赤發鬼搏鬥。
這一點是影片傳遞的能量,親情無價,不是金錢權利地位可以買去的,也不是其他任何物質層面的東西可以替換的。
。。
小說家最後醒來,小橘子懷抱父親,攜手回家,這是圓滿的結局。
無論是現實還是小說裡,都實現了人類情感中最微妙的需求。
曾經問過孩子,小說裡的爛尾是怎麼回事,孩子說就是結尾不夠幸福,不得團圓。
從這裡看,這部影片結合着小說來呈現,還是不錯的,父親在小說裡找到了女兒,小說家在小說裡也報了仇。
那個總裁,在現實裡成為孤家寡人,沒人理會,也算是實現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吧!
“刺殺小說家”,這樣的電影題目,其實就是個道具,是個幌子,父親和小說家都是借着這個事情,完成了心靈深處無法實現的一些願望罷了。

很多網友在問,小橘子最後是死是活?
在屠靈身上,其實已經有答案。
在現實生活裡,很多被誘拐的孩子,可以存活嗎?
答案不言而喻。
刺殺小說家,其實就是刺殺那種泯滅人性,失去做人的底線,去傷害他人的行為,就像那位總裁,就像那位赤發鬼。
小橘子找沒找得到,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小說裡,父親實現了一次找回女兒,救出女兒的願望。
這樣已經足夠了。
一個父親,為了女兒,工作丢了,家庭散了,一直在尋找女兒的路上。
還有什麼比他實現找到女兒攜手回家,更重要的做法嗎?
相信,如果有下一次,他依然會選擇去“刺殺小說家”這樣的做法,然後和女兒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