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侯導蛻變的開始吧,電影可以當做是三部短片的一個集合,三個小故事。觀感上我個人認為:“大玩偶”好于“蘋果”好于“小琪”。令人印象深刻的開幕,一個小醜疲憊的走在被熱浪包裹的街道上,汗水打濕妝容,沒有學識,不被親友瞧得起,雖然年輕氣盛,仍為了養家糊口低三下四。把被上司辱罵,被小孩捉弄的氣發在妻子身上縱然可惡,但是當他卸去小醜妝容後,卻不被兒子認得,父親身份形同虛設,他隻是兒子心中的那個“大玩偶”。畫面定格在他那面露微笑和眼含淚光的臉上,他為生活為家庭付出的心酸以及所犧牲的年華,令人唏噓。

...

從後兩個故事就可以明顯看出來,在台灣早期的發展曆程中,美國和日本對于其巨大的影響。高科技的快鍋可以改善人的生活,卻無法對抗傳統老舊的思想。其實“小琪”這個故事裡人物的形象是要比“蘋果”豐滿些的,“小琪”身上的那種神秘感營造的也很好,可愛的小黃帽下,蓋住的的醜陋的疤痕和過往的傷痛。但武雄這個角色的台詞設計,表演所展現出來的那種“奇怪大哥哥”氛圍,讓我感覺很别扭,也是最大的問題。

...

而“蘋果”則是人物最多也最臉譜化的,以小見大,用個人去代表社會,斷腿的台灣依賴美國老大哥的救助,最後的畫面,在那張全家福裡,一家人搖身一變,最初來台北前的面容呆滞與内心不安到相片中衣着光鮮,神清氣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是一種福分,而是販賣自我換來的施舍,荒誕可笑且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