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首先要承认的是观感是爽的
第一部分Everything其实做的不错。在动作戏加持之下,视觉和剪辑显得出彩,有几个打斗的镜头移动也有印象。但当影片进入Everywhere的第二部分,整体的表达依赖于Everywhere at once感受的共情,而仍然使用类似的踩点剪辑技巧就显得停滞不前,主题表达也难以更进一步。凌乱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两位导演在快节奏技巧中并不擅长动静结合,以静态形式深入角色内心。
黑暗贝果是一个有点无厘头,但可以自圆其说的点子。妈妈给女儿的贝果上加了太多东西,也给自己的贝果上加了太多东西。贝果不堪重负,变成黑洞吞噬一切/在多元宇宙中以最失败的姿态,可以完成最多可能的畅想/自己的愿望在其他宇宙实现/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平凡的爱:第一部分在介绍世界观和发展完了几乎全部剧情后抛出了过多主题,在第二部分才发现这些意图是在铺垫第二部分的放飞自我,而非留到第二部分集中发展与解决它们。两个导演总是想出一个好点子,然后在视觉上发挥到极致,却在主题表达的完整性上摆烂。
但也不能说是剥削视觉感官,看的时候还挺爽的 只不过不知道最后讲了个啥
短评放不下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粗粝的游戏,延宕的旅程
(本文首发于陀螺电影)亚历山大·科贝里泽重新拾起他在首作《夏日不再重来》中使用的索尼·爱立信手机,踏上游历探索格鲁吉亚的旅途,以其粗粝的质感,捕捉家乡的山野。这是一部“家庭作坊电影”,他的父亲大卫·科贝里泽饰演主角Irakli,与隐 ...
敷衍的回顾和乏力的探索
(本文首发于陀螺电影)“当我介绍自己来自的国家时,人们会兴奋地回应‘你来自德古拉的国度’,而我们总是一脸无奈。事实上,在共产主义制度结束前的罗马尼亚,甚至没有人听说过德古拉。” 导演拉杜·裘德在介绍自己创作这部《德古拉》的创作动机时 ...
帝国神话的最终清算
4-开头的情节设置一度蠢哭,中前段冗长的文戏和逻辑交代一度困哭,但看到最后确有些许感动与哀伤。当Eason在深海挣扎,在天空翻腾,他所正面对抗的已是虚空与无力--功能性的Gabriel和前作中刻画粗糙,本作中存在感淡化(谢天谢地)的 ...
《目标命中时间》是乌克兰导演维塔利·曼斯基近三年来第二次入围柏林电影节的作品。他的代表作包括跟拍普京竞逐大选的《普京的见证》以及实体到访朝鲜拍摄的《太阳之下》,而近年他的创作回归了自己深陷战争的祖国,视角也趋向微观。两年前,他曾凭借 ...
“三无”的狗尾续貂续狗头之作
无活硬整、无病呻吟,更糟糕的是,这甚至是一部无所事事的续作。Maxine出场即女王,落幕成女星,却全程在“haunted by Pearl”的阴影中没有任何能动性,更是毫无人物状态的进化可言。“星光大道”的符号倒是让本片成为《某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