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恩小希。

國慶長假還剩最後幾天,你們打算怎麼過啊?

之前我給大家推薦過治愈系的書籍和電影。

最近焦慮壓力爆棚?推薦這五本輕松治愈的睡前好書,豆瓣8分以上

五一不能出行,就在家看看這5部超溫暖治愈的電影吧!(建議收藏)

這次再來一個超級福利--高分紀錄片系列,希望充實一下大家最後幾天的假期。

No.1 自然風光類

《地球脈動》

豆瓣評分:9.7

這是一部難以超越的經典神作,來自BBC經典紀錄片團隊。

它能讓你看到,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都有無數的生命在繁衍生息、物競天擇,給你展現最恢弘雄偉、美輪美奂的珍稀景象。

看完隻剩2個字的贊歎:“ 震撼”。

它的畫面不僅豐富,給人美感,更能讓人感受到地球的生命力。

原來無論在多麼荒涼、偏僻、艱險的野外,都有着特殊的生命存在。

通過BBC的鏡頭,生命的光輝得以放大,閃耀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在這裡由衷希望居住在美麗星球上的我們,都能義不容辭地肩負起熱愛家園、保護地球的責任。

No.2 中華美景類

《美麗中國》

豆瓣評分:9.3

《美麗中國》是CCTV和BBC第一次聯合攝制的作品,曆時4年拍攝,嘔心瀝血。

短短6集,展現了我們中國的特色風景線,從燈火通明的都市,到人煙稀少的農村,從廣闊無垠的草原,到人迹罕至的沙漠,講述着我們中國的文化底蘊。

中國,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種特質的地貌,哺育着各族兒女,也孕育着各類珍奇野獸,奇花異草。

這次,通過鏡頭,我來探訪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麗中國。

No.3 曆史人文類

《河西走廊》

豆瓣評分:9.7

河西走廊,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一支充滿夢想的紀錄片創作團隊踏上了這條古老而偉大的通道,撷取河西走廊上的絢爛瞬間,以編年體史詩的形式,跨越漢、三國、兩晉、隋唐、蒙元、明清、民國和新中國,系統梳理了河西走廊甚至整個中國西部的曆史,呈現出其跨越千年的雄壯、輝煌與蒼涼。

這部片子的畫面精美的讓人咂舌,還做到了電影化的情景還原,采用大師級的配樂,演繹片子裡的傳奇人物和豐富故事,相當值得讓大家一飽眼福。

No.4 美食人文類

《舌尖上的中國》

豆瓣評分:9.4

這部經典的美食紀錄片就不用我過多介紹了吧。

哈哈,特别對于吃貨來說,簡直是下飯神器。

片子選取了全國各地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美食,不僅展現了我國人民對于美食文化的追求,更是體現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一幀畫面都讓人垂涎欲滴。

No.5 社會觀察類

《人生七年》

豆瓣評分;9.3

本片從1964年開始拍攝,記錄了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小孩子的人生,更記錄下其背後英國社會的縮影。

每隔七年,導演都會重新采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

七歲、十四歲、二十一歲、二十八歲、三十五歲、四十二歲、四十九歲、五十六歲……直到六十三歲知天命,看盡歲月流逝,看穿滄海桑田。

這部紀錄片早就超過了人們預期的意義。

也許他們每一個人都不具備典型性,但是每個人都是特殊的,我們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了人生。

也許時代不同、階級不同,環境不同,會塑造成不同的人,但是人生,就是那樣。

No.6 藝術人文類

《我在故宮修文物》

豆瓣評分:9.4

跨越明清兩代,建成将近六百年的故宮,收藏着180多萬件珍貴文物。

曆經百年滄桑,這些人類共同的瑰寶或多或少蒙上塵埃,破損不堪。

從故宮博物院建院那一天起,一代又一代文物修複師走入紫禁城的紅牆,通過他們化腐朽為神奇的雙妙手,将生命的活力重新注入一件件文物中,在與文物的對話中小心翼翼地感受着來自古代的微弱脈搏。

文物有靈魂,有生命,它們和人類的内心大美緊緊相連。

當塵封的文物重新煥發光彩奪目之時,不應忘記那些平凡而且偉大的匠人所為之付出的艱辛!

No.7 災難還原類

《空中浩劫》

豆瓣評分:9.5

片子主要介紹了1970年代黑匣子發明後,所發生的近代重大航空事故。

它通過了情景再現的方式,還原了發生空難時的情景,每個事故都對當時的經過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場景呈現極佳,看得人驚心動魄。

雖然片子裡是災難,但能讓人看到優秀飛行員在面對危險時的臨危不亂和職業操守。

這種精神,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