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講的是,要不要堅持自我,還是迎合他人的故事。
可能一開始的一幕和現實中的某些場景及其相似,所以在我的觀感裡,人與自然的因素相對較少,而是這樣一個畫面:
林林是這麼一個姑娘, 在山裡,媽媽的教導下,她有自己的審美和價值觀。
——
而且,可能曾經在山裡面,像林林這樣的傳統族群還是可觀的。
如果舉個不恰當例子的話:放在網絡世界裡,這樣一群人,我叫他們傳統書作家,或者文藝片導演,或者原創音樂人,或者流浪求安的苦修。
而人類,舉個例子的話,我就叫他們快餐文化吧。
——
回到正題,既然人類是快餐文化,那快餐文化把傳統藝人們殺光了是吧,還搶奪了他們的作品縫合在自己身上。
并且因為本身創造能力的欠缺,所以對原創者的靈感是搜尋且圍獵的态度。
這看起來非常可惡,但是呢,全國都是快餐文化,林林反倒隻有兩隻。大家也就覺得……嗯,這玩意來錢快,也沒什麼不對。
而那邊,林林雖然繼承了傳統的價值觀和審美,但是她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孤獨的,是幼稚的。
她想合群,就必須融合到花花世界裡去,也不叫委屈自己,而是希望大家能接納她的一些東西,如果接納不了,那我就把我的好東西和你們分享一起玩。
但是快餐文化教育出的孩子雖然有童心,價值觀卻是唯金錢主義,是以次充好,是濫竽充數,是指鹿為馬,隻要能包裝自己就好。
他們把狗牙說成狼牙。
林林是知道真東西的,便拿出自己的狼牙。對不對,你們那是什麼狗玩意,我這才是好東西。
媽媽說,不要暴露自己,不要吃他們的糖衣炮彈,你會迷失自己,你會失去自己的價值觀和審美,找不回自己。
林林畢竟是個孩子。
所以……她沒有照做。
媽媽被殺了……
但林林重新找到了自我……堅持了自我……
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是我看到的故事,雖然例子不太恰當。或許,它更适用于其他堅持本心的例子。
或許也适用于種族與種族,國家與國家,美國與印第安人。
但總歸,說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