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戲外的梗其實比電影本身更有意思。

不止是戲中戲,實際上包括片名,片中多個情節全都出自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和她親自改編的舞台劇本《老鼠夾》,比如雪地中汽車撞路牌等等,還有待觀衆自己去發現。好像也是第一次在電影中出現阿婆的完整形象,雖然比較彪悍。順便一說,豆瓣這個片名翻譯的不是太準。

首先,《老鼠夾》這樣大名鼎鼎的小說和演出了半個多世紀的舞台劇,至今未被翻拍成電影,原因都來自阿婆自己搞的一個懸念,那就是:這個舞台劇本的版權,被她當生日禮物送給了親孫子,同時加了一個限制——本劇在倫敦西區以外任何地方的劇場,每年上演不得超過一場,且不允許改編劇本。注意最後這一句,基本就絕了改編電影這條路,這個神經兮兮的老太婆把小說中的懸疑精神用到了現實中。

因此,本片劇本在不違反阿婆這個設定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貼近了《老鼠夾》的故事大綱,用戲中戲的方法,在侵權的邊緣瘋狂試探。其實舞台劇僅來自于一部短篇小說,其懸念和人物的複雜程度也遠沒有阿婆其他的小說那麼高級。倒是在現實中由于版權的設定,讓人們對這個故事有了巨大的好奇心。

如果不了解這些來龍去脈的觀衆,看完以後會覺得這個劇本沒什麼意思,就像電影中角色說的,觀衆隻能記住最後20分鐘,前面全是鋪墊。

本片豪華的演員配置直達每一個配角,片尾莊園的男仆,制作人的妻子,都是英國皇家劇院裡舞台劇的常客。我就一個問題,西爾莎羅南在《瑪麗女王》中練就的标準的英式發音,這次在倫敦女警的角色上怎麼不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