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let Médicis, "Zanussi présente les chefs- d'œuvre du cinéma polonais". Krzysztof Zanussi本人也是很厲害的導演,他講了一些自己跟Andrzej Wajda的故事:80年代中央的人找他談話時每次都說Wajda講了他的壞話,而找Wajda談話時就說他講了Wajda的壞話,結果兩人一交流,發現都是沒有的事,是當局有意挑撥離間……在面對當局的态度上他們兩人完全是同盟。Zanussi接着說,不過他跟Wajda的确口味很不一樣:他喜歡的Wajda的電影常常是Wajda自己不喜歡的,而Wajda認為他拍的好電影也是他自己覺得不好的……比如這部《愛情記事》,Wajda本人就不甚喜歡,但他就覺得非常美,拍出了戰争陰影下的悲劇氛圍。那種斷然不可能走向幸福的悲劇感,是當下的歐洲人已經忘卻的感受。本片的故事發生在1939年的維爾紐斯(如今是立陶宛首都,在二、三十年代裡屬于波蘭),但Zanussi介紹說本片其實是在波蘭的盧布林附近拍攝的,因為80年代中期蘇聯已經不讓波蘭導演去蘇聯拍攝,甚至都不讓波蘭電影中出現蘇聯城市的名字。于是片中火車站的站牌上隻能寫着Kolonia W,而不能把Wilno(波蘭語的維爾紐斯)拼出來……

本片講述的是一段高中生之間的清純感情故事,但在戰争陰影已經臨近的氛圍中,這段感情最終走向了悲慘的結局。故事來自于波蘭作家、導演Tadeusz Konwicki,他本人也出現在片中,扮演了一個幽靈般幾次閃現、近似于穿越回童年的老者兼預言家的形象。片中除了幾個成年人配角是由專業演員扮演以外,主要的年輕人角色都由非專業的高中生扮演。那種生澀、唐突的感覺,和情窦初開的年輕人身份還挺搭。讓人印象最深的當然是貫穿全片、逐漸加深的悲劇感:片頭就出現的正在行進、操練中的士兵隊伍,在全片中反複出現,出現在男女主人公見面約會的街道、草叢,出現在他們眼前、之間、身後……在這種深知戰火将至的無望背景下,幾乎所有人說起死亡都是輕描淡寫,然後要麼擔憂驚恐要麼醉生夢死,仿佛命運從來就不曾由自己掌握。能逃走的家庭陸續逃走了,而相戀的男女主最終選擇掌控自己的命運,攜手走向死亡……

整個氣氛一開始有些詭異,越往後就越壓抑,青春的萌動和大限将至的壓抑奇妙地結合在一起。作為一個偏愛悲劇的人,我還是很欣賞這個氣氛的塑造的。戀人最後共同赴死的結局讓人想起Bo Widerberg的《今生今世》,兩人同樣也是穿上了宛如婚紗的白色服飾。此外,片中也展現了二戰前夕立陶宛的民族面貌:波蘭人、立陶宛人、猶太人、德國人……男主Witeck的家庭是普通的傳統波蘭人,他母親每天念萬福瑪利亞禱告;而他深愛的女主Alina則來自貴族家庭:母親應該來自法國,跟女兒常常用法語交流,父親是軍官;而始終愛慕男主卻一直不敢直接表達的Greta則來自一個德國家庭,即使已經多少失去了德國人的認同感,但戰争臨近時還是隻得跟着父親回去德國……幾種語言的交叉出現,勾勒出一幅看上去和睦相處的民族融合圖景,然而這一切隻能終于最終的炮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