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決心看這部電影或許很難,戛納電影節顆粒無收的戰績,開分6.0被稱作那不勒斯的旅遊宣傳片的滿屏攻擊。于是,“美作為一種罪過”不僅是滲透在電影表達中,更是在這部電影的觀者心态裡了。但除了帕特諾普的美貌,除了那不勒斯的盛景,我以為還有不少東西,我願稱之為美的感覺。

...
被帕特諾普的美貌深深折服了呀

這部電影最大的矛盾在于情,具體就是哥哥跳海自殺事件。影片對其的表現很有意思,哥哥總是頭朝後入水耍酷,卻在那一次淚流滿面,然後徹底沉入水中。而這一切竟是因為自己的妹妹(帕特諾普)和她的情人膩歪。影片設計的很妙,這竟使學人類學的她開始探索自殺的人類學動因。

...
曾經醉生夢死的三人

影片也絕沒有旅遊宣傳片那麼簡單,描繪了各色人物,作家,富豪,演員,教授,慈善家,教父等等,雖然都不細膩地描繪,卻旁逸斜出,也共同構成了帕特諾普的獨有的品格。

...
帕特諾普與作家

保羅延續了他在《年輕氣盛》(隻看過這一部)裡的思考,有關年輕與衰老,奢華與貧窮,以及折射出的各個人追索的人生意義。帕特諾普這一生如何評價呢?哥哥自殺的巨大沖擊,讓她曾經迷失;但人類學以及巨嬰的“觀察”似乎喚醒了她内心的一些部分,不再為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生生死死。可“情”真的微不足道嗎,情已逝,我相信她望向大海,總會懷念那“三人遊”的時光。

...
巨嬰,很有意思的構圖

另外有不少《西西裡的美麗傳說》的影子,美構成一種罪過,成了男性凝視的産物,也意味着易逝與脆弱。和西西裡的瑪蓮娜一樣,她不喜歡收斂自己的鋒芒,卻懂得節制自己的美貌。那個經紀人和演員說她眼神空洞,我卻認為是一種憂郁的迷人。

...
多次出現的物化象征

每個人都想知道帕特諾普在想什麼,但或許她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因為她隻要靜靜在那兒,無論沉思與否,都俨然構成了那不勒斯最迷人的風景。

...
美的感覺

因為美的感覺,總是超越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