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花爛漫時》熱播到十集時出現了#山花爛漫時第九集封神# 的話題詞。雖然這也不排除是劇集官方宣傳動作的嫌疑。但有如此的口碑話題産出,确實有點超出了我的預期。該劇的豆瓣開分高達9.1,收官後的分數更是持續走高,直達9.4!此前《我本是高山》被網友罵到豆瓣至今都不敢開分,此類輿情事件讓我早已對該類題材的影視作品失去了觀看的勇氣和信心。但在我點開親眼看過之後,感覺“封神”這一形容雖然有點過,但其内容也還算的上是佳作,看劇的過程中我時常笑着笑着就哭了……這不禁引起我的思考,同樣是改編自張桂梅的故事,為什麼《我本是高山》口碑撲街,而《山花爛漫時》會成為口碑佳作?

一、傳播媒介不同——Ta們不一樣...

《我本是高山》是電影,《山花爛漫時》是電視劇,這是兩部影片最直觀且鮮明的區别。然而在這之下卻隐藏着一系列由傳播媒介的不同而帶來的問題。

首先是叙事時長,常規的院線電影制片時長一般被要求在90分鐘到150分鐘之間,時間過長一是不符合廣電總局的放映規定,二是不适應觀衆的觀影習慣,三是不利于傳播。而想要将一個真實人物豐富的一生壓縮在150分鐘之内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在這方面能夠做好也算少數,同類型的高分電影《袁隆平》《周恩來》《焦裕祿》等在國内屈指可數,顯然《我本是高山》的導演并沒有這樣的天才手筆。倘若換做是電視劇,時長這方面的限制就相對寬松,故事可以以45分鐘為單元慢慢叙述,主創有機會将其講透,或許這是在媒介傳播方面劇版能夠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觀衆的觀劇方式,電影的觀影場所相對固定,在上映期間觀衆必須花錢買票坐在電影院的椅子上一動不動的觀看倆小時,而就目前的文化消費習慣來說,此類題材的影片如想要拉觀衆進入影院,就極其依靠映前的營銷動作和點映後的民間口碑。就影版來說,吸引我的點似乎隻有海清零片酬出演以及片中她形似張桂梅老師的造型這兩個點了……顯然影片在内容方面的深度欠缺也使這兩個點成為了影片最主要且僅有的營銷打點。就題材來說,依賴原型事件的社會關注程度,此類作品其實是具有出圈爆火的潛質的,而影版民間口碑的崩盤及觀衆對于影版失望的餘震也是實實在在地波及到了劇版《山花爛漫時》。然而好就好在其電視劇的播出形式,民間口碑可以根據劇集的釋出節奏慢慢調整,盡管劇版播出前期吸引到是以“自來水”為主的民間口碑,但劇方可根據其播出性質做長線口碑營銷,擴大聲量。在我看來,流媒體時代劇集宣傳的成果轉化相對于電影來說似乎會高一些,因為現在看一場電影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其實是相對于電視劇來說更高的。觀衆被提前釋放的高光劇情卡斷吸引後可以随時拿起手機觀看,而不用專門“協調”出兩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坐在電影院。電視劇可以随時随地大小看,可以随時調整倍速等等這些優勢還在逐漸放大,然而這方面的優勢也僅僅是相對于電影的傳播來說。若将其放在短視頻的傳播語境之中對比,它将不堪一擊。

然而不論任何形式的傳播媒介,内容質量一旦不被觀衆接受,其口碑或将急轉直下,或兩極分化,似乎都沒有什麼轉圜的餘地。

二、故事的内核與立場不同——Ta...好像站錯邊了

“怎麼會出現女老師為了愛美,和張校長起沖突的事情,她們是老師啊,她們同樣懷揣着崇高的理想,我可以接受她們被苦難和渺茫打倒,無法接受她們被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打倒。”——摘自《我本是高山》豆瓣評論區。

不難看出,《我本是高山》最核心的問題就在于其對于真實事件的改編方向完全與原型故事的初衷背道而馳,張桂梅老師的信仰和理想,在這部電影裡被污蔑和歪曲。在影片中,原型故事裡酗酒成性的爹被改編成了酗酒的媽,主創好像完全沒意識到,在這樣一個閉塞的山村裡,酗酒和女性,是很難聯系到一起的。對于這種為了加強戲劇沖突而歪曲事實的操作路數,觀衆顯然不會買賬。除此之外,張桂梅這樣一個無産階級戰士被電影主創描寫成了一個柔弱的、依靠丈夫的小女人,其中的爹味實在是難以掩蓋……回想華平女高的誓詞:“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我本是高山》真是浪費了這麼好的一個名字。

再看看劇版,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劇情就是張桂梅老師幫助“假小子”甯華解決其對于自身性别認知混亂與矛盾的這一段。從小到大被爺爺當成男孩養的甯華,身體十分壯實,留着男孩的短發,不僅束胸甚至在外還以“華哥”著稱。但當她第一次來月經時卻無知的認為自己得了絕症,留下一封絕筆信後獨自在樹下憂傷,很是讓人心疼。張桂梅老師對其耐心勸導,将甯華對于自己的性别認知引到正确的方向,甚至倆人也毫不避諱的談論着月經,鏡頭也十分直給的拍到了衛生巾。這在以往的主流影視作品中是萬萬不會出現的。我想,這其中的用意斷然離不開這背後的六位女性編劇,她們堅定地站在了女性的立場,沒有依賴過多的編劇技巧,成功且直白地将張桂梅創辦女高的意義展現在熒幕之上。再聯想到最近脫口秀演員菜菜在《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中大膽開麥談論月經羞恥,不僅獲得全場爆燈,更是引發了全網熱議。我們可以感受到,女性們正在努力的改變長期以往“談血色變”的輿論環境。

《山花爛漫時》的成功離不開幕後改編團隊對時下觀衆情緒的精準把握——真正做到尊重女性觀衆、尊重女性角色、以及尊重女性故事原型。不得不承認,張桂梅的故事是符合我國傳播語境的正能量流量密碼,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改編的……

三、Ta趨之若鹜 Ta潛心創作

近年來,對于社會熱點事件的改編趨之若鹜,大量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影視作品充斥在市場之上,然而心急真的能吃上熱豆腐?真實事件改編的界限在哪裡?

中秋節期間,《出走的決心》上映,影片改編自蘇敏阿姨的真實事件,她受夠了家庭的束縛,決定離家出走,開啟自由人生。然而該片起初名為《親愛的媽媽》,官宣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輿論——故事原型是一位自我意識覺醒,努力為自己而活的女性,而電影版卻還要以“母親”這個Title來命名?就片名來說完全違背原型故事的初衷。在網友的強烈要求之下,片方最終聽勸,将片名改成《出走的決心》(蹭了點《分手的決心》的熱度)。但讓人好奇與佩服的是,曾經因為片名而産生女性話題相關輿情的片方,竟然在點映活動上邀請女性電影研究大拿戴錦華做客評價。片方如此大膽,想必是對影片内容有着絕對的自信。這也不禁讓我好奇,這部電影的内容是否會如“親愛的媽媽”一般與原型背道而馳?這一波營銷動作極具風險也确實能夠吸睛。然而在全國公映之後,《出走的決心》迎來口碑大逆轉,成為了目前今年評分最高的國産電影。《山花爛漫時》和《出走的決心》這兩部作品背後的主創班底女性含量極高,這也就意味着,在女性話題相關的影視作品中似乎隻有女性的思考和體會才能真正觸及到作品最深層次的内核。

根據《山花爛漫時》和《出走的決心》這兩部作品的口碑案例來看,聽勸和尊重是此類社會熱點事件改編作品成果的關鍵所在。聽勸和尊重都有兩個層面。聽勸,一方面是要吸取同類型題材甚至是同一題材故事作品的經驗;另一方面是要站在廣大網友的立場,聽取觀衆們的意見。尊重,一方面是指要對故事原型報以尊重的态度,不随意為了戲劇沖突而違背故事原型的初衷;另一方面是要尊重觀衆,不抱有賺快錢的動機,潛心創作。畢竟誰在賺快錢,誰在真誠創作,觀衆一眼就能分辨。真誠永遠是必殺技。

(我作為一名男性,對于女性的話題進行了一番讨論,天然的缺乏了一些隻有女性們才能感知到的視角,想法肯定會有些片面,但還是希望其中的内容沒有冒犯到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