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整個劇集創作,無疑各方面都是優秀的,本文從編劇創作角度談感受,它是一個很好的劇作教材,也推薦國内編劇能好好學習這個戲的編劇技巧。國産劇很多網文改編電視劇,内容基因是網文,看過網文的人知道,那都是無法拿來就拍攝的,講故事并不是網文作者擅長的事情。那是編劇的工作,所以編劇有沒有基本功?是不是會寫小說就能做編劇?
編劇有門檻,有技術技巧,在一部電視連續劇/網劇的體量下,電視劇編劇的專業技能在幾個方面:
1.事件的連貫性,從一而終,事情不能換來換去,總要有頭有尾連續發生,發展,高潮,結局。一個連續性事件填滿30集的容量,難度可想而知。國産劇的注水是因為單個事件做不出來情節量,隻好磨叽注水。
2.設計每一集戲的核心事件,能吸引觀衆能看下去,每一集圍繞主線事件的小事件必須連續和相互扭結,扭結是最難做到的。若是平行關系,一直平行,不能連續,是系列劇,不是連續劇。
3.這個是很難做到的了,對人物塑造的想象力,都是中規中矩的人物,整個戲就平淡無奇,沒滋沒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編劇要有對人性的想象力。
以這個标準評價,美劇的編劇劇作水平是行業top的,一些水平稀松的英劇在主線和人物兩件事上,遠遠不及美劇。美劇的工業化程度高,更重視要把觀衆牢牢抓住的契約關系。
美劇的第一集是成敗關鍵的一集,因為在電視工業裡,通常第一集都是作為樣片/試播集,拿出來談合同賣錢的,很多劇都隻拍了一集就戛然而止,因為沒有賣出去。第一集要故事走向明确、人物性格特點鮮明,還要設計足夠的懸念吸引觀衆看下去。第一集是集中全組最大智慧的一集了。在這個體制下,一些編劇很厲害的第一集誕生了。
《黃石》第一季第一集,《權力的遊戲》第一季第一集,都可以拿來作為劇本創作課的經典案例來分析。對于編劇來說,第一集的寫作要動用最深層的創作功底積累。
第一集要幹什麼?主線矛盾出來——故事方向出來,設計懸念——下故事的鈎子,人物特點出來——人物讓人帶入。黃石第一集這幾個方面都做到了,非常明确的主線——土地問題,沖突設置,張力十足,可以預料後續故事的強情節;人物,達頓大叔一家子各有不同。編劇比較難的是,所有的這些任務都要扭結到一件事情上,觀衆沒有興趣看過多的信息,必須是按照一條主要事件線徐徐展開。第一集設計的大事件就是大哥之死。所有的人物、事件都在圍繞這個事件奔忙。大事件的起承轉合非常清晰,以至于幾年過去,我還記得,達頓抱着大兒子在樹下痛心不已的鏡頭。
《八角亭迷霧》的第一集,可以用這個标準看看就知道差在哪裡了。主線事件特别不明确,懸念不明确,主要人物關系和矛盾不明确,每場戲都指向了不同方向,導緻看完第一集真是隻有迷霧。看國劇之光《琅琊榜》的第一集劇本非常優秀,主線、懸念、人物上面幾個都做到了,是非常厲害的編劇。
說回第四季,這部劇已經播了三季,主線一直都沒有變——達頓能否保住他的黃石牧場,圍繞一個大事件寫了這麼多集戲,對于編劇其實是很難的。因為寫着寫着就會跑,因為事件無法深入,人物靜止沒事幹,都會跑掉,但這個戲最牛的地方就是一直保持這一根弦,一直拉滿,幾經波折,懸而未決,各色人等登場,各種手段死磕角力,仍未分出勝負。達頓和他的家人保持着核心人物的地位,既有内部矛盾,又要對抗觊觎他們土地的人,反反複複,每一輪的對抗和沖突都不相同,不離開土地争奪這一條線,編劇的寫作功力,非常厲害!《權力的遊戲》第三季之後的主線已經分散,因為人物衆多,地點也不同,矛盾沖突不同,特别難扭結,事件合不攏,都變成平行的關系。
這種“組隊升級打怪換地圖”的結構方案,常常在國産古偶劇裡出現,男頻小說或者言情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都是這種結構,因為這種寫法省事兒,編不下去了就換一群隊友,或換個地點,或者換個事件,再不然,換另一個主角的戲。平行而散亂,沒有連續事件的情節支持,是很多國産劇最大的問題。
《黃石》的第三季是事件發展到了一個非要用大事件解決的程度了,西部黑幫片的一場大戰打響了。達頓被槍擊的戲,很像《教父》中柯裡昂街頭遇刺一場,連調度都是一樣的,這場戲在電影中一個小時多一點出現,可是黃石用了整整30集的量積累到這個事件,說人物、情節鋪陳展開的技巧性極高。這也是電視劇會比電影好看的地方,對人性的刻畫深度、人物關系的延展度更好。
第四季在達頓家的複仇線同時發展的是觊觎土地的反派角色們登場。這一集的反派角色,投資公司的老大來了,一個董明珠式的女企業家,和顔悅色中暗含殺機,将和達頓大叔展開較量。從第一季到第四季,惦記他們家這塊地的人絕不重複,鬥争方法也不重複,這也是編劇的專業要求,不平行,不重複,所有事件都在一趟飛馳的列車上,每節車廂都扭結一起,向前發展。
連續性、扭結性,不重複,做到這幾個編劇技術的指标已經很難了,但不是最難的,是編劇的一種技術性的常識,對于編劇最難的是人性的想象力,怎樣給人物寫戲、寫動作,既不能陳詞濫調,俗套,有新意,又非常合情合理,更高的要求是能寫出那種令人一聲歎息的韻味。
比如在第二集Beth把醫院門口撿來的男孩兒帶到家裡來的戲,戲主要在這個男孩兒和Rip,同樣是孤兒出身,在牧場幹活兒寄人籬下艱辛長大的Rip,按道理他應該很順利地接受男孩兒,同病相憐,但是并沒有,那樣寫就沒有戲,沒有動作,沒有人物心理,那樣寫就是和諧的國産家庭劇了。Rip開始就很反感他花言巧語蠱惑人心,堅決踢出家門,那種憎恨同類,是因為憎恨同樣出身的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出身,複雜的心情糾纏在一起。他第二天送他走,路上心軟,又帶回來,給了他一份鏟屎的工作,挺符合Rip俠骨柔情的硬漢形象;接着他想把男孩兒送到牛仔們的宿舍,看那些男人喝酒打牌,算了放棄,又改了主意,把他帶回了家,從第一晚踢出去到送回家,這個過程複雜了些,但是這個過程裡,把小男孩兒和Rip這一對未來會有很多互動關系的人物個性充分呈現,故事的真正推動者是人物,每個事件背後的人物行動,人物行動背後的心理動機,是人們看劇的終極看點。這段戲的重點是RIP如何接受了小男孩兒,不是順利接受,是慢慢接受,在二人的交流互動中悄然變化。看事情如何慢慢變化,人物如何慢慢變化,不是看戲最好看的地方嗎?
這個戲也不是全部都是優點,沒有槽點。最大槽點是在凱西老婆這個人物身上,從出場到第四季不知所蹤,這個人物身上的戲始終是沒有力量,和主線的關聯度不大,來充戲量的感覺;人物行動先也有很多前後不統一,不經推敲之處。想來在開始創作時,編劇是設計一個印第安土著女性角色,但沒想好這個角色的功能是什麼,後續越來越乏力。這一季如果能去掉這對母子的戲,整個劇會更精簡明确。
第三集更新
人物的個性,在劇本創作階段,都被編劇賦予了某一個人格特點,其他特征都在這個特點上延展出去,演員賦予了人物生動可感的生命力,觀衆感受到了人物,能跟随人物。其實寫出特點看似容易,但是真的很難,因為任何性格特點都是太容易想到的,但這個特點要完整連貫,又要生長開去,可以發展變化和成長,又能讓觀衆接受就難了。
編劇對人物的想法和最後呈現出來的人物不會完全一緻,優秀的演員會把這個劇本給予的部分完成,并且賦予她/他靈魂。達頓一家子寫的最好的角色,私以為是Beth和達頓大叔,因為他們身上都有一個讓人記住的特點,倆人個性都能用三個字概括:來硬的!但各有不同,大叔的來硬的,是保守派的作風,信奉權威,自上而下的社會規則,自己是個武斷的舊式家長,相信權力的無所不能,也恪守信用和規則,這麼一個老鷹一樣的人;Beth的來硬的,有身為女性在牧場裡争強好勝氛圍裡的養成,還有一部分是母親去世之後的深深自責PTSD和不能生育的PTSD一直沒有完全過去,看着老擰巴倔強一女的。但兩個人物發展到第四季的兩個人都越來越難寫,因為他們不可能這輩子暢行無阻,都順着他們,又不是爽文的人物。當人物的個性特點都能呈現出來,他們是必須有發展和變化的了。很期待看到黃石最強硬的兩個人達頓和Beth的命運變化,不可預料的部分生長出來。
第四季覺得換了編劇,人物的感覺差了一些,演員在線穩住了大盤。和前三季相比,動力差了一些,當然水準還是在的。這種感覺是在Beth酒吧裡跟着上司耍橫這場戲裡,和前三季的場景重複,其實都是靠着演員表演站穩了人物,後續的事件乏力的話,人物就會沒有變化,停留原地。很希望看到Beth的戲,她身上的女性力量,誓死捍衛家族利益的死磕的樣子,放到事件中的人物非常有感染力。
達頓大叔依然強勢,好喜歡他和那些對手的交鋒戲碼,這一季到現在少得可憐。達頓是個大家長,牧場主,還是一個很狼性的人,他不去進攻,和不發動什麼事,人物光芒就出不來。上一季是家族被欺負,這一季大叔的plan呢?真的很想知道他的布局,他不出來驅動故事,不牽動所有人,戲就不會好看。
第三集是過渡的一集,沒有大事件發生,隻有人物零星的進展。Beth教育養子卡特的一段戲,是複仇主線外叉出去的一段戲,很連貫地寫出了人物關系的互動,人物的變化。這段雞湯挺好看,對人性的關照深度很好看。Beth跟RIP說,這孩子今天就幹到這,我帶他去買衣服!Rip不同意,提醒她,你要把他當寵物養,他以後就是個寵物,還是不怎麼樣的寵物。Beth不聽,帶着卡特去買衣服,卡特看中的一件花夾克,Beth一看當場甩臉發作,接着就是一頓車裡教育他的四個緻富選擇的戲,第四個是說到買衣服這件事,靠舔别人dick取悅别人緻富。Beth回到家跟老公說:雖然我對人性隻有一點點自信,但這小孩兒SOB還是耍了我一道!這孩子以後歸你管了。Rip說:他心裡有好的一部分,說不定需要一個男人啟發出來。這是這部劇裡難得的家一段教育的戲,對人性的不确定性從來不能太樂觀,大概是我喜歡美劇的原因。不是都是好人,孩子進了家門就是乖乖的寶貝,他也是一個人,充滿了人性弱點的人,也會貪心、懶惰。這種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嚴重懷疑編劇也是一個達頓的保守派,先承認孩子身上的人性的弱點、黑暗面,去規訓和管教。
等待第四集,等待那種拍案叫絕的戲出現,等待人物有勇有謀的反擊,和預料之外的博弈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