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视觉志”

作者:霹雳蓝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欲成仙,快乐齐天”
这8个字的歌声响起,脑子里一派金光闪闪。
一个挥舞着金箍棒的斗战胜佛瞬间成像。

...

一晃。
距离第一次听到这首片头曲已经21年了。
2000年2月15日,《西游记后传》首播。
当年,挂着西游记前缀的作品,几乎是“默认精彩”。
拿现在的话说,自带流量(这批流量基本都是当时处在童年期的8090们)。
在互联网没发达起来的时期,电视收视率就是“火不火”的标准。
当时,《西游记后传》一经播出,就成了收视亚军。

...

但是,当那批只会看个热闹的小孩们长大一点后,再回看突然觉得“小时候啥欣赏水平”:
鬼畜式剪辑……
360度醉酒式运镜……
面瘫式表演……
“是不是明里暗里都在蹂躏着我的智商?”

...

再加上2005年豆瓣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出口。
于是,3.9分的认证,就这么把《西游记后传》钉在了「烂片」的耻辱柱上。

...

直到近几年,大家再尝过各种口味的“经典翻拍”之后。
越来越意识到,《西游记后传》虽然依旧是神神魔魔那些事。
但是,却是对“西游”解构中最颠覆,逻辑最顺滑自洽,价值观最普世的“神剧”。

...

偶然翻了翻豆瓣,评分也悄无声息地涨到了7.9分。
很显然,这么多年过去,大家都成熟了。

...

“三流剪辑,二流演技,一流剧情”,也成了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评价。
尤其是在剧情方面,有人毫不吝惜赞美之情,肯定它是“神一样的剧情”。
甚至有网友评价它为“国产翻拍剧的巅峰”。

...

有没有达到“神剧”的标准,我们暂且不论。
但是可以感受到的是,过了这么多年。
《西游记后传》更像是一瓶陈年老酒,瓶身朴实无华甚至还沾带些旧土,但是内里越品越“到位”。

...
>>>>从猴到神

故事发生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后的三百年,三界最大反派“无天”出现。
佛祖圆寂,整个天庭被一锅端……

...

主要人物基础配置上,延续了西游记的取经四人组。
但真正的剧情几乎是另起一行,展开了一个新的叙事。

...

就像吃东西,反复咀嚼类似口感的食物,难免食之无味。
包装可以从简,但是原料必须重新挑选组合。
有新鲜感,有嚼劲,有余味。
因此,这就需要创作者产出大量原创情节,而人物和情节、故事是不能有割裂感的。

...

所以,不管1986年那版《西游记》再经典,大家脑海里的固有印象再深刻,后传里的悟空还是跳出了抓耳挠腮的猴相。

完整了大家对“斗战胜佛”的所有想象:
“深谋远虑,冷静克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版的悟空,也是首次让大家忘掉了更多“猴”的感觉,而反复被用人类视角中的“帅”字来形容。

...

《后传》导演兼悟空主演曹荣也说了:“之前的孙悟空是七分猴三分人,我演的孙悟空是三分猴七分人。”
当佛有了“人的特质”,就产生了一种“神性”。
这也是后来被大家称之为高明的地方。
而手无缚鸡之力,慈悲到“善恶不分”的唐僧,在后传里也升级成有勇有谋的真正求道者。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和悟空师徒二人,真正意义上地“合作”了一把大的。

...

另外两个灵魂人物,本来是正邪的两个极端:
佛祖和无天。

...

然而在后传的设定里,至高无上,无欲无妄的佛祖。
转世成乔灵儿却深陷男女情欲的纠葛。

...

三界最大反派无天,原本却是奉命传教度化众生的佛门弟子。
因对妓女产生怜悯之心,而被佛界驱逐,走向黑化…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人性的两面、善恶因果的矛盾交织,被尽数摊在明面上。
也正是这种大刀阔斧的魄力造就了,《后传》颠覆式解构的核心,这也是它经得起"品"的原因。

...

有这样一群人物基础,后续被网友称为"神一样",有着超前和普世价值的剧情的打开就更加丝滑了。

>>>>打破二元对立

一直以来,国剧喜欢呈现明亮、温暖、善恶分明的基调。
坏人坏到底,好人不能有二心。
我们很少看到复杂的人性。
《后传》里的无天恰恰是善恶的混沌体,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情有可原的恶人”。

无心原本是佛门弟子,领导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
渡化本地三毒:小偷、混混和妓女。
他秉着佛教“众生平等”的理念,尽心尽力渡化三人完成任务后,领导却因为他怜悯妓女,以“六根不尽”的名义将他驱逐出界。
导致他一直以来对佛界的信仰出现坍塌,也认识到了“统治阶层”的虚伪。
于是彻底黑化,成了魔罗无天。
但是事实上,无天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向善的白无天。

这也是为什么他和悟空、唐僧,虽然站在对立面。
但是,他却愿意对三藏吐露关于妓女阿羞,这个藏在心底的秘密,并触动自己的善念“发作”,白衣无天现身。

而且毫不掩饰对三藏的欣赏,称赞他是“少有的心诚之人”。

对悟空甚至有一些惺惺相惜的感觉,非常欣赏悟空的能力和智慧,说他是“介乎邪正之间的人”。
想想确实啊,悟空当年大闹天宫时,不也被当成“妖猴”吗?
悟空自己也说,如果不是因为他是魔罗,也许他们可以成为朋友。

电视剧中大部分的反派,都是残忍暴虐,滥杀无辜,一条道走到黑。
而无天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杀戮,只是试图改变「统治阶级的虚伪」,为自己讨回公道。
所以,他占领三界之后,也只是把仙、众神、佛、菩萨等的元神困住,安置在另外一个地方,并没有伤害他们。

对待自己的下属也是赏罚分明,黑莲圣使和悟空交手多次均失败,没有完成任务。
一般来说,不杀即罚。
但无天并未施以惩治,反而多次给黑莲圣使疗伤。
而另一位手下犀牛精,在未得到无天授意的情况下,把某镇百姓杀害,无天得知后惩罚了犀牛精,用还魂珠救活了全镇的人。
剧中无天那句金句,用来总结他自己恰到好处:
哪有什么善恶,一切都是境遇所致。

正是中国这部20年前的片子里,让“传统恶人”不再脸谱化,也在“非善即恶”这种二元价值观之外,让观众了解到人性是复杂的。
“立体丰富客观”的人物形象和剧情,也是这部片子散发魅力,经得起考验的原因。

>>>>影射社会现实

《后传》虽然已经是20年前的剧,但是一些剧情的设计,直到现在还有现实意义。
比如泾河龙王冤案。
武德星君和泾河龙王有私人恩怨,于是便想招勾结了渭水龙王和阎罗王,陷害泾河龙王。
最终,泾河龙王含冤被斩首。

小白龙想为惨死的叔叔泾河龙王翻案,对师兄悟空说出了叔叔被斩杀的真相。
刚烈正直的孙悟空是不可能看着“正义失守”的,于是,请求如来出面主持公道,上前道明事情前因后果之后。
众佛听后,面面相觑:
“不敢相信天庭竟有如此失德之事。”

如来虽明知泾河龙王是冤死,但因为关乎玉皇大帝的名声而面露难色。
孙悟空求真心切,据理力争,此时两个阴阳怪气的护法质问悟空:
“就凭你萤虫之光,能照得清世间所有不平之事吗?”

悟空被激怒,当面怒怼如来佛“佛界不作为”。
这般勇气和尺度,恐怕后无来者。

如来盛怒之下,要剥掉悟空刚受封的佛籍,将其幽禁,后来在一众菩萨的求情下才作罢。
不过孙悟空并没放弃,多番努力下,最终让玉帝看到了真相,替龙王洗刷了冤屈。

有网友说这一段剧情的设计,是对官官相护,腐败昏匮官场的抨击。
这种涉及敏感信息的,我们不再这做过多讨论。

但是,这个20年前的剧情,却莫名地和某些现在的事契合上了。
谁能相信“这里”竟有如此失德之事?
而台词里那句:“就凭你萤虫之光,能照得清世间所有不平之事吗?”

又如此让人无力和绝望。
无论如何,每一个时代都有"斗战胜佛们"的出现,对于正义和公平,我们应该抱有坚定的信念。

>>>>最后

一般的影视作品仅仅讲好一个故事,已经需要花费大力气。
但是优秀的作品,不仅能讲好故事,还会试图传达价值观。

图源网络 幕后剧照

原《西游记》中,三界五行、四大部洲、儒释道三教、神族人族妖族,这些庞大雄奇的架构被延续了下来。
而《西游记后传》中,佛祖圆寂、黑暗力量降世、三界遭逢灭顶之灾。
这是一个崭新的洪荒宇宙,属于重新创作的部分。
这个宇宙也是人物变化的想象力基石,所以,可以做到整体颠覆很大,但不突兀。
天然地就游于“正常”和“主流”之外。

还有一些关于这部剧的彩蛋。
《西游记后传》的导演曹荣,不仅做导演,还是孙悟空的主演,同时还是动作指导。

而他和西游记的缘分,从1998年杨洁导演那版《西游记》中就开始了。
当时,曹荣担任动作导演并饰演”摩昂太子“。
当年,很多人对帅气的摩昂太子和他漂亮的打戏印象很深;

《西游记后传》的编剧钱雁秋,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被盛赞的剧情几乎都是出自他手(他也是后来《神探狄仁杰》系列的编剧)。
钱雁秋的父亲钱雨润与钱锺书是同宗同支的亲戚,母亲则是当时人艺演员团的团长,这样的背景为他的创作打下了颇具文化性的扎实底子;
演员中,饰演陈五真这个美艳角色的于月仙,同时也是乡村爱情中谢大脚(于月仙女士于2021年8月9日车祸去世????)。
世事无常,荧幕上永远留下了她鲜活的形象。

最后。
豆瓣上两个相邻的短评,时间上相差了整整7年:

无需多做评价,也许正如剧中歌词所言:
“天降我在天地之间,总有故事让后人看。”

文/霹雳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