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9
本片往好了說是大片的模範習作,往差了說就是标準的二流貨色。
本想當做标準的武打動作片,爽就完了,奈何本片在我忍耐的阈值邊緣,可以理解但欣賞無能。
快節奏和視聽沖擊略有不适,風格路子也不對胃口。表面上動作雖惡劇烈,但沒有分毫内在的運動。徐克有幾分功夫,可惜沒用到正點上。台詞和打戲都幹脆利索 ,從劇情排布到動作設計都嚴密細緻,同時密不透風也就喪失了自然味。
同樣是武打劇,《倩女幽魂》也是在鬥争線下暗藏一條愛情線,隻不過後者更為突出罷了。我們甚至能看到昆汀《無恥混蛋》的影子,在餐桌上各勢力碰面交鋒,黑話句句逼人、真假莫辨、明暗試探,笑裡藏刀,峰回路轉、箭在弦上,…在輕松诙諧的氣氛和緊張激烈的氣氛之間震蕩起伏的張力,實際上也是勢力的角鬥罷了。
本片背景設定在明朝的龍門-年代久遠、有一定時間距離,就像西部片的拓荒年代。而大漠和西部荒原則又不謀而合,都是偏遠無人的法外地界。這為故事烙上了神話的印記,也有對這些野史演繹動刀的空間。
實際上,本片幾乎完全是西部片移植。通緝賞金的情節便如出一轍,都是公私相鬥,明暗勢力的微觀角鬥場。酒館中兩明一暗三方勢力相遇,幾乎複刻了《荒野雙镖客》中兩位镖客和通緝犯的相遇。視聽方面,面部特寫、動作特效、具有史詩和傳奇色彩bgm。主題不外乎英雄主義、利益與情義的較量。
大片自古是一家,雖然我看過的屈指可數但也想鬥膽分析一下。
首先将本片對照大片鼻祖格裡菲斯。多線叙事由平行交替蒙太奇串聯,在善惡二元的沖突進程中展開,最終将所有矛盾推向大決鬥、明線暗線彙流,在危機時刻迎來“最後一分鐘營救”,通過決鬥和抉擇的揚棄獲得一緻性。
維度 ★(1-10) 備注
思想深度(學術文本價值) 6.7
個人感受(觀衆傳播價值) 6.6
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6.7
叙事水平(文學價值) 7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專業價值) 7.9
25.6.2于盧米埃,時光之鏡影展。
現場音效雖然好,但國語版很别扭。
ps.過幾天看看胡金铨的老版本。
從《新龍門客棧》管窺大片路數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第一部蔡明亮
B+8.1第一部蔡明亮,也是其處女作。沒想象得那麼神和邪乎,算是守正出奇的作品。叙事風格是散文化的,注重神韻和氣氛,情節基本是一些小事的積累。風格并不前衛也不算驚豔-因為缺乏叙事的鋪墊,沖擊力并不猛烈。反倒是視聽上嚴密精準的匠師把持 ...
觀感劄記
B+8.2從憔悴的面容開始,令人不忍。最後三年的曆程,平靜而悲戚,透過日記和相片記錄下輝煌人生淡出的過程。我有些好奇。當一位如此莊重和從容的人遇到死亡的判決時是什麼反應。一位業已功成名就,衣食無憂的成功藝術家,在面臨要喪失一切的情況 ...
100年的邂逅-《淘金記》大銀幕重溫/賈樟柯映後
B+8.1前言絮叨:年初曾初看,今天恰逢活動場再看,看前略讀了巴贊的文章。正值影片100周年紀念、電影130周年,重溫百年前的迷影夢。卓别林-夏爾洛是永遠鮮活的銀幕形象,百看不厭的神話。中途小困,幾次打盹。台下笑聲叠起。ps.修複版 ...
觀感和簡評
高弧慢球-簡評C+6.5,兩星半。沒想到是這麼一貫和純粹的“運動電影”-反倒是對傳統運動類型電影的一種否定和超越。不可否認,觀感極為平淡。不僅無法理解美國/運動文化(當然我尊重),更無法理解這項運動本身。對于不理解規則的人來說,無論 ...
多方位深入評析-陳佩斯《戲台》
B-6.9寫在前面:本想是在大影院的一次迷影之旅,邂逅一代戲台大師陳佩斯,激動不已。但看下來相對比較失望,雖然有一定的完成度,但沒有真正的可圈可點的之處。簡評:開場的質感比較鮮活,加之民國背景,頗有《讓子彈飛》的架勢。但始終節奏過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