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導演侯孝賢執導的電影《刺客聶隐娘》上映,立刻吸引了影迷的關注。尋了一個得空的日子,優哉地到影院一睹為快。

整個影廳觀影之人挺多,身邊坐滿了同好之人,可電影劇情推進到中途,不時聽到身邊人傳來“看不懂”的低咕聲,中途一些人甚至悄悄退場離開。

一個人有文化,卻不能用他人看得懂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寫出來,不一定是“大家”。

...

一個導演有水平,卻不能用觀衆看得懂的電視語言,将自己想叙述的故事說清楚,隻能說此大師太炫技。

自诩也讀了一些書,不算沒文化之人,更自诩看電影甚多,什麼樣的電影表達方式也都見過。

可看了好一會,自己也硬是沒看懂,隻好取出手機一邊看一邊惡補劇中那段“安史之亂”後的曆史,又百度搜索影評來看,才大體弄懂這個“姑娘我武藝高強,有能力殺任何人,可我選擇不殺”的故事寓意。

...

聶隐娘可殺人于無形無影中,可是她卻頂撞她那心狠手辣的公主師傅,很強硬地表示“我不殺”。

兩次頂撞師傅“我不殺”,一次隐娘回師傅原因是“小兒可愛”,那次隐娘看到待殺之人陪兒子玩耍,抱着玩累的孩子一起熟睡,慈父愛子之态盡顯,隐娘不願讓孩子受驚吓。

...

另一次是隐娘三次隐在暗處觀察,最終決定不殺已成藩鎮節度使的前未婚夫,原因是她說的“後繼還小,大權會旁落,讓百姓受動亂之苦”。

電影無意義的長鏡頭太多,編劇也沒将這個故事講得好懂,可兩次“我不殺”卻讓這部被“看不懂”的片子有了成為佳片的“理由”,就像一本小說叙述不夠熟煉老辣,但讀後讓人思考,就不失為一部好小說一樣。

...

細細分析兩次“不殺”,一次出于樸素的人的情感,一個不失人性的人都該有這些樸素的情感,如對孩子的愛護、對父母的心疼、對朋友的仗義、對恩人的感恩等。

另一次“我不殺”或許境界更高一些,是對百姓、對普世的情懷,不願為維護自方利益就犧牲普世利益。

...

我們難道不該在某些時候有勇氣說“我不殺”,并敢于傷及自身利益做出“我不殺”的決定嗎?

聶隐娘在對師傅跪說“我不殺”時,被其師傅尾随追殺,她受傷而去。她明知會如此,卻依舊表情堅定地跪地對師傅說“我不殺”。

觸及人性的善良,觸及人品的底線,勇敢地說“我不殺”、“我不做”、“我不為”,是否我們都能做到?是否我們應該做到呢?

...

若能,那麼文革時不會有那麼多的人瘋狂打自己的恩師,與父母斷絕關系,出賣自己的枕邊人。聽說巴金就是被挂牌遊鬥後,深夜回家家人已休息,敲不開自家門的他跳湖自盡。

...

知道何可為,何不該為,也就不會在利益之争時,用令人不能理解的方式行事。

這部電影講述的其實隻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簡單的道理:我不殺!如此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