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7分。這個電影其實非常理想化,看完了确實爽,可也生出一絲悲涼來,現實中哪裡能找到這種律師呢?

法庭上的辯論固然精彩,可兩個沒什麼名氣的小律師,要為一個蓋棺定論的案件翻案談何容易?如果這件事發生在現實中,很快就會傳到網絡上,那網民的吐沫星子就足以殺死這個女人了。隻因為她是一個破壞别人家庭還喝的爛醉的小三,很多網民就不願意相信她是無辜的;哪怕是證據十分充足,她最後無罪釋放,有些偏激的網民也會選擇性失明,之後大喊“哪反轉了?”“大半夜喝的爛醉能是什麼好東西呀?”“破壞别人家庭不用負責任嗎?”然而實際上她做别人的情婦是因為她缺錢還缺愛,她要用身體換取生存的資源,她被上層社會的人當成玩物一樣對待;而這樣一個可憐的女人,卻被殺死女兒還要被當成殺手。整件事說到底就是一群高階層的人對一個低階層女人的剝削 。遲到的正義并非沒有正義,而是有瑕疵的正義,畢竟對當事人來說,遲到的正義總比沒有正義好。

我不知道現實中底層人沉冤昭雪的幾率有多大,雲南“巧家保姆投毒案”當事人,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在獄中度過。我認為很少有律師去為了一個平民得罪權貴,大多數從業者就算有正義感怕是也沒那個條件。或許這種電影的意義在于告訴我們,雖然這個世界不夠完美,但我們要心懷希望,并為了人人平等而奮鬥。希望有一天法律不要再分三六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