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2
相比剛看的前期作品-清新脫俗的《那年夏天》,本片輕快靈動連貫許多。此前本以為是《童年往事》那樣的悶片,實際上又荒誕诙諧許多、可看性頗強。
開始認為雖然有趣但沒有什麼深度和創新性,隻是沒有架子罷了。但很快我就摒棄了思考的念頭,隻是作為觀衆去感受。
同時,最低劣和形而下的手法卻能襯出最極緻的的夢幻意境。最突出的亮點莫過于超現實幻想場景-緊密根植于現實之中。
在一個個故事的鋪墊後,留下的是時間的印記,還有五谷雜陳的情感-歡樂、遺憾……
這是一出溫情的悲劇、成人童話,對堂吉诃德式理想主義的表現在我看來比《宇宙探索》高明自然太多了。盡管形式上不是傳統的經典之作,至少也可以歸為一流。
久石讓的bgm從童年在我心中紮根,在片中一次次萦回,此後-本片的場景也會随之一次次在我腦海蕩漾浮現。
今天下一屆的高考已經結束。看完電影後走到夏日的寂靜林蔭道上,蟬鳴隐隐,風輕雲淡,童年的幻夢似乎再次升騰…
北野武大叔真有趣哈,不知道大家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善良淳樸和粗鄙惡俗的混合。
觀看時讓我最直接聯想到我生活中的人物大概就是我的舅舅,在十歲以前我和他曾有過那麼多的交集和回憶。他當初四十歲,文化背景不高,離婚失業的一個浪蕩漢,在旁人看來或許也有點菊次郎的可憐勁。他沒有孩子,對我他卻是付出了所有可能的關愛。
ps.兩年前曾在高二的暑假看過,那對我是最艱難焦灼緊張的時刻,很自然地看了一半就放棄了。
這次才知道北野武居然是男主!
後悔由于刷手機,這次看得不夠專注,分兩次看完。應當有機會在大銀幕認真觀看一次。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3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0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8.0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8.4
選角/表演 8.3
25.6.9-10投影儀
成年再看菊次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全面深度分析《德意志零年》
評分:A-8.3背景、主題與叙事羅西裡尼“戰後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兩部略有不同,影片選擇德意志民族作為聚焦點-而且不帶有任何審判意味,因為不是直接描繪戰争和納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個家庭日常生活作為切口-甚至是一個孩子的遭遇-折 ...
評析-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B+7.6簡評:看的第一部羅西裡尼,受到巴贊的直接推薦。中規中矩、有闆有眼的影史佳作,今天看來沒有顯著缺憾,卻難以看到真正的創新。曆史價值不亞于藝術價值。雖然有明顯的劇情和制作,未擺脫情節劇的刻闆程式;但需要承認在其略顯機械的結構編 ...
政治與新浪潮
評分:B7.5,三星半。此類紀錄片不能用一般的藝術價值去衡量,至少應當在曆史和政治性方面給予考量,在對觀衆的感染力和沖擊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戰争終了》看此片。)關于政治:對曆史和政治背景-越戰-依然所知寥 ...
生平簡介:讓·維果(1905-1934),享年29歲,創作生涯僅其在世的最後4年。詩意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啟發法國新浪潮的燈塔。以下簡單介紹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關于他的紀錄片作為導引。我們時代的電影人:讓維果(1964)評分:B-由 ...
劄記
評分:B-由于讓·維果逝世過早、影像資料過少,隻能求諸相關人士的采訪,在生平的回顧的同時插入其電影段落作為補充。(集中講述兩部叙事片)作為背景資料擴展了解有幫助,但幹貨不多。梅爾維爾任其副導演。其父作為政治犯死于監獄、這段早年經曆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