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月燼明這部劇除了講“愛與宿命”外還有一個部分編劇寫的非常好,那就是人物的取生之道和求死之路。可惜了,好多人隻會跟風罵,欣賞不了編劇在人物塑造特意制造的鏡像和對照組的一些匠心。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拿今晚吵翻天男主被豆瓣刷屏罵殺恩人這件事來講
澹台燼其人,不通人情,不通世故,人送外号景國AI,就像一面鏡子,别人給他什麼他就照出什麼
澹台燼:備受欺淩的質子—受人敬仰的明君
蕭凜:德行出衆的儲君—困于帝國的階下囚
一個曾經困于宮牆,一個困于牢籠
一組完美的對照組,身份境遇共時異時的對照
對于澹台燼這種好不容易活下來的人而言,活着一度就是他人生的目标,而後是活的像個人。當他為質時,他所圖是溫飽和安全,至于尊嚴是什麼,對他來說沒有活着重要。所以當他和蕭凜身份對調,他除了不給蕭凜自由,别的什麼都給。所以山茶花在投下光線的的牢房攻讀詩書,笑着說“他未曾苛待于我”。對澹台燼來說,他覺得這就是可以接受的事情了。因為還活着啊,還能吃飽穿暖甚至看詩書的活着,這是澹台燼曾今質子生涯夢寐以求而不得的事情。
蕭凜不這樣想,也不可能這樣想。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提我們這部劇非常重要的副本中的情節,蕭凜是宙神的山茶花,原身在仙界,不沾塵霧,不通世俗。落入人間後又生于皇家,接受最好的培養和教育。質本秀,又得良好栽培,他是長在象牙塔裡的那株山茶。
儒家講君子當如何?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士子當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蕭凜受的正統教育無出其外,而這句話也是影響了他一生命運的谶語。
修身乃君子第一要義,體現在蕭凜身上就是全忠全孝的道德教化模範。教化澹台燼,也教化世人。
(插播一下高明為宣揚封建道德教化寫的《琵琶記》中的主角“全忠全孝蔡伯喈,有貞有烈趙五娘”蕭可看作是全忠全孝的模仿,葉可看成是有貞有烈的對比)這個戲很封建現代女性看來不适
但是這個全忠全孝的道德标杆,同樣也深深困住了蕭凜。于是明知盛國打得不義之戰,明知國家受災嚴重,明知過漠河戰役必敗将士有去無還。他還是要去。
于是國破家亡妻離兵敗自己也身陷囹圄
不能說是他的錯,隻能說是他的劫。
這也對應上了副本裡他從仙界落下的劇情。甚至看劇的時候我就感覺小童不是失手落下山茶花,劇裡呈現的那個“無意”很刻意很像是宙神故意怼了下童子。
到這裡我們再結合一下每個人的三個角色來作為對照
葉咻:地位低下的妖—人(有神的善舉)—回歸神
葉????:身份高貴的神—人(不信愛的反派)—魔女
蕭凜:妖—人(舍小愛成大愛的曆練)—成神
澹台燼:戰神—人(邪惡但最終被愛教化贖罪)—神(為救世人自我犧牲)
到這裡我們就發現,戀愛根本不是這部劇的主題,他們是為了識情愛,進而見世界而來的。
以全局核心主線男主為例澹台燼:不知愛—不懂愛—懂愛求愛而不得(成心魔)—付出愛—放下愛(為天下犧牲)這是一個從自我小愛進化到大愛的過程。
而蕭凜也一樣。很多人罵男主害配角cp,男主害死了男二,不,這是男二角色自我完成的一部分。
他本困于自我修身無法反抗暴虐的父君,又因個人的情愛陷入女二的圈套落入牢獄。他也一直認可天下當統一,當止戈。
他曾經錯過了很多機會,比如一開始反抗君父受葉小将軍擁護,比如在過漠河兵敗如山倒時接受澹台燼建議二人共治。他自身的大德實際上始終與天下大義天下大勢相違背,所以他糾結掙紮痛苦。而在最後時刻,他得以為自己之前所有的優柔和錯過做最後一次彌補和挽回。
他突破了自我也終于有機會将個人大德與天下大義高度統一,他并不痛苦,他覺得圓滿。
他這一生有大德而無雄志,他是道德領袖不是殺伐果決的天下共主。他也想給百姓安樂,但他的道德把他捧上神壇也限制了他的拳腳。所以他笑着跟葉咻說:澹台燼是難得的雄主。語氣裡是無盡的欣賞與欣慰。
因為在這一刻,因為澹台燼的出現,成全了他内心裡潛藏的雄志,有人能替他實現志向,而他也終于可以全德而忠,以身殉國,殉的不僅僅是盛國,還是澹台燼領導下即将到來的全新的安樂之國。他與澹台燼,互相成全。
前半生不負君父,後來以死成天下大業(不負天下),唯負我妻(因為看破情愛放下情愛回歸神位了)這是他的命運輪回因果宿命。
再到回來說男主,我看到太多人踩澹台燼輸了,在蕭凜墳墓前自愧不如,他輸給了男二的道德高光。真膚淺。
他隻是震撼,震撼于人間竟真有這種活法。他從前沒學過。
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他的人生衣食足的時間還很短,他全部都要學
但這是他的錯嗎?他不是做不到他是不知道。
因為等他領悟了人間情愛進而有了世間大愛之後,等他也有機會為天下舍生取義之後,他在第最後一世也做了同樣的選擇。
蕭凜之死,是作為對照組的二人之間的一種動态成全。蕭凜此生已感悟人間大愛,回歸神位。而他的舉動,應了宙神派他全忠全孝教化衆生的初衷,給了澹台燼最後一次教化。
所以劇情的最高潮,澹台燼從女主之愛那裡升華為愛衆生,從女主和男二這裡領悟了舍生取義的含義,最後以身救四海八荒黎民百姓。
澹台燼這一生,生得意外,活的艱辛,但卻并不麻木。他在盛王宮的時候,蕭凜隻是護着他幾次不要人打他,他就始終待他特殊些。在盛昏君揚他媽媽骨灰之後,他甚至沒殺蕭凜的潛龍衛。
他把蕭凜關在牢房,卻客客氣氣不曾羞辱。
給他衣食足也給他詩書。
因為對照起蕭凜的當年的善心一動,他覺得自己待他是進化版的善心一動。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
澹台燼從來沒有這樣,沒有報複過盛國子民,沒有遷怒于無關人士。
他從來針對的接受不了的都是背叛
包括他特别痛恨女二對蕭凜的背叛,他不是為了折磨男二才戳穿女二。從劇情安排來看,他是為了助推男二看破小愛成全大愛,從人物情感來看,他覺得自己在幫蕭凜。因為在他的一生中遭受了太多的背叛,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無人幫他識破背叛無人幫他抵禦背叛,隻有他自己,但這一次他能幫蕭凜看破背叛。隔壁罵他是小人得志,其實不是,他得意于的是他久病成良醫對“背叛”的敏銳,就像小朋友告狀誰說你壞話似的拉幫結派。
但他又不明白,因為蕭凜本是仙界一株山茶,是天神放在人間全忠全孝的教化模闆,所以蕭凜不在意背叛,蕭凜可以容忍背叛。
愛能給人力量,原諒也需要太大的能量。
越是在愛裡長大的人越是能寬容
澹台燼無法寬容
因為他從來沒有得到愛,也不曾被這個世界所寬容丁點。
他得到了權力得到了能力,但他沒有力量,沒有能寬容的餘地。他沒有得到那種有溫度的他最想得到的東西。
而我如此心疼,為他的“無法寬容”
———————
所以什麼人物角色ooc編劇水平很差之類的,真不至于,人物ooc是因為他在遊戲進程中的某個階段。

所以很佩服羅雲熙能說出這樣的話
如果所有人都不出錯,不失誤,那劇本如何推進,矛盾如何凸顯,人物如何在付出代價中成長和贖罪呢?
類似的對照和設計還有很多,後續可能會繼續寫,因為真的很有意思。
小說是黑月光拿穩be劇本,看得出來主線應該是一個大悲劇,甚至可能每個人每個cp都是悲劇(沒看書)這個書改成劇本好好寫是非常有魅力的。
叔本華說悲劇是人類戲劇的最高形式,悲劇對人有藝術拯救和倫理拯救的雙重效果。他将悲劇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悲劇是由于劇中邪惡的人物;第二種悲劇是命運和偶然性造成的;第三種悲劇是由于不同的地位和關系造成的彼此間的損害造成的,而這一種是最常見的悲劇。是人類的局限所造成的悲劇。
代入看看這部劇,是不是非常吻合。
我現在真的傾向于世因為縮短劇集的需要所以重創了我們劇本故事的完整性。所以這麼複雜的迷人的人物悲劇命運交織糾纏,不夠淺顯地鋪在觀衆面前,讓一些看cut的膚淺的人,為了人物“完成”過程中的某個言行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