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人公選自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下》第二集的琳寶。


她出生于雲貴川山區的一個小農村,因為父母重男輕女的觀念和家裡貧困,或者自身書讀得也不是很好,所以她從初一的時候就辍學了。


沒過幾年她的父母就把她嫁給另外村裡的一個男人,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他父母為了6000塊錢彩禮就把閨女嫁出去了,當然也不純粹為了彩禮,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是個愁,當父母的都是想盡快讓女兒有個着落吧。


但是這個着落卻不盡如人意,現代女性中有一部分,出嫁之後男方自身包括家裡都當寶一樣,吃穿用住,衣食住行都想方設法照顧妥帖,當親閨女一樣對待。但是她面對的狀況卻不是這樣,遠不是這樣。她每天都要幹農活,吃得也不好,用她的話講是白水泡飯。家庭情況不好,幹活受苦受累的是很正常的,不過肉體上的勞苦是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的,主要還是看能否得到應有的對待,很遺憾,男方對待她并不好,還時常家暴,拳打腳踢。就是這樣的家庭情況,守着一個她不愛的人同樣也是不愛她得人,還要為他生兒育女,為整個家庭辛勞賣命。


她實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就逃出去打工,看到一個餐館,跟老闆說:你看能不能給口飯吃,我在你這裡打工。就這樣她在餐館打了三個月的工。三個月之後她就回家補辦了身份證,估計她也辦理離婚,隻不過在故事裡這個情況說得十分隐晦。


因緣際會,她學了駕照,之後又考了B證,也就是可以開大貨車的駕照。她開始了自己的求職之路,當她去面試的時候,用人單位因為她是女生,就會産生性别刻闆印象,認為她不行,她就說自己可以吃苦,男人能做的事情,她也一樣可以做,終于在她多次求職之下有一家單位願意接受她,她便開始了開快遞車的旅程。


開貨車是很辛苦的,起早貪黑,晝夜颠倒是家常便飯,用她後來男朋友的經曆而言,就是嚼槟榔、抽煙、喝紅牛,到後來這些都不管用了,就用手扇自己巴掌,扇自己臉,讓自己保持清醒。她為了節省費用,每次旅途結束也不會住賓館,而是在她的貨車上過夜。


就是這樣風裡來雨裡去的工作,讓她擺脫了貧窮的境遇,擺脫了不幸的家庭,迎來的物質生活的相對豐滿。


在生活漸漸變好的時候,她就想再次組建一個家庭。她在平常玩快手的時候遇到一個男生,他也是貨車司機,相互之間也有很多共同語言,一來二去,他倆便相戀了,男朋友對她說:“我接受你的過去,接受你曾經離異,接受你有一個孩子,接受你的一切”。他在琳寶生日的時候也給琳寶準備了蛋糕和驚喜,當他們攢了錢之後,他倆就一起買了一輛奧迪,琳寶在他旁邊撒嬌:“終于我們也有了四個圈圈的車車”,她男朋友在旁邊打趣:“男人的奧迪,女人的迪奧,孩子的奧利奧”,“就你皮!”琳寶在邊上笑得很幸福,當他們開車回家的時候,車上音響聲音放得很大,落日晚風和海景都很美。


随着他倆感情的進展,談婚論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結婚的當天來了很多挂車當婚車,這些都是他們闖蕩江湖結交下的同行朋友,當她男朋友把她從挂車上抱下來時,她想:“我的幸福生活就要開始了!”。


結婚之後,她和男朋友返回老家,她見到母親正背着竹籠,她就把竹籠背在後背上,和母親聊起家常,家鄉的土路之後也很快修了,家鄉的學校也已經翻新了。


一家人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隻是笑得合不攏嘴,并沒問女婿的情況,琳寶就說:“爸爸媽媽,你們怎麼也不問女婿是哪裡人?”,母親才開始問道:“你家是哪的?”,男朋友回答道:“貴州的,貴州遵義的”。可以看出,琳寶的爸媽是非常老實巴交的農民,甚至說一點心思也沒有。


此次回家,琳寶也帶着爸媽去買衣服,父親連試褲子都有些生疏,把褲子上端都對準肚子了,琳寶在旁邊講:“不是你這樣試的,是這樣試的”,拿着褲子對準父親的腰部,很顯然她爸媽也不想太花閨女的錢,但是她卻一直在邊上說:“爸爸,你看着好看就買啦”,當看着父親穿着嶄新衣服的時候,她吻了一下她的父親。


等到回去的時候,她和男朋友坐在闆凳上回想起童年的故事,在學校别的孩子都有零花錢,每天可以買零食,而她卻沒有,她就跟同學說:“你給我吃一點,明天我再買給你吃”,等到第二天她同學問她零食在哪裡,她卻沒有零食給人家還回去。等到放學之後,她每天都要幹農活,這樣的日子持續到初中,她也就不再上學了。


她和男朋友來到曾經讀書的地方,一切都變了,變得那麼好,新建成的教學樓很快就投入使用了,她男朋友托起她順着門上的窗子望向教室裡面,寬敞的教室,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是她小時候想都不敢想的。她在新建的學校裡面踱步,仿佛她重新實現了當初的求學夢一樣。


她回老家最重要的一個目的,還是看望她的孩子,她和前夫一起生的兒子。她約着男朋友一起去看兒子,他男朋友沒有去,用原話講是“要去你自己去”,可以看出他說可以接受她的過去,不代表他會和她一起順着過去編織未來。


兒子在村裡讀小學,她就到小學去看她兒子,當時班裡還在上課,她就在教室外面等着,等下課的時候,她對學生說:“你幫我叫一下XX”。她兒子出現在面前,她對兒子說:“你知道我是誰不?我是你媽呀”,“快喊媽媽”,他兒子在邊上扭扭捏捏喊了一聲:“媽!”。


等到回孩子的奶奶家的時候,琳寶給兒子買了一些食物,一些衣服,還答應他給他買個電子手表,這樣母子倆就可以相互通話了。在孩子奶奶家,琳寶給兒子剝開果凍,兒子拿着果凍在吃,琳寶說:“你先把水吸一吸嘛”,兒子很聽話的吮吸果凍裡的汁水。琳寶還給兒子買了一輛自行車,和兒子在院子裡一起騎車子,一起追逐打鬧。等玩鬧過後,她拿出手機對兒子講:“你知道媽媽是做什麼的不?”,“不知道”,“我是開大貨車的,你看這就是我開的車,大不大?”,“大”,“你看車有幾個輪子?”“三個”,“1,2,3,4,5,6。一共有六個輪子,媽媽厲害不厲害?”“厲害”“還沒有兒子厲害,兒子會騎自行車,我隻會開大貨車”。


她抱着她兒子,她親着她兒子,她守着她兒子,她愛着她兒子。


但是她男朋友不是這樣想,他雖然口頭上說他不介意琳寶為兒子的付出,隻是說家長會介意妻子在養和别人生的孩子,家在村裡擡不起頭。但是實際上他本人是介意的。他還因為琳寶對孩子金錢上的付出和琳寶吵架,事實上琳寶為兒子也僅僅花了幾百塊錢而已,男朋友還說:“你看望孩子事前要跟我說,同不同意是我的事,說不說是你的事”這樣的話,而琳寶也就僅僅在孩子身上花了幾百塊錢而已,所作所為僅僅想讓孩子的生活過得更好,想彌補一下自身在孩子身上的缺位。他男朋友就非常不理解,還和琳寶吵架,他男朋友認為改嫁給他之後就不要再和之前的兒子有聯系,最好也不要有過多的金錢付出。從生物本性上講是這樣子,非洲草原上的獅子在打敗之前的獅子的時候,甚至會把母獅子之前的孩子殺掉,但是我們是人類,是有法律和道德的人類,所以這種生物本能就化作男朋友的争吵和不和諧,而琳寶自身的母性也是動物本性的體現,她把自己孩子視為信仰,視為她的一切。


這樣兩種價值觀念,兩種本能交織在一起就是不可調節的巨大矛盾,并最終導緻了他倆的離婚,這已經是琳寶第二次離婚了。


事實上事情可以往好的地方發展的,男朋友其實應該支持琳寶的做法,甚至也給她兒子買點禮物,甚至邀請孩子假期到家裡玩,就和在自己家裡一樣。他包容孩子的程度越深,就越能夠得到琳寶的心,他倆的關系就會越穩固,但是他做不到,他像一頭公獅子一樣容不下前一個獅子留下的孩子,當然他也留不下母獅子,因為這是人類社會,琳寶不會屈從于壓制她母性,壓制她信仰的情況出現,因為她從一開始就極具反抗精神,并且具有改變現實狀況,不服輸的強大力量。


她離開了父母安排的不幸婚姻,她從山溝溝裡走了出來,她憑借自己努力擁有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憑借自身本事極大改善了自己的物質生活,她像大多數女性一樣渴望擁有美好的愛情,幸福的家庭,這是她的精神追求。可這樣的精神追求和自身信仰,也就是她的兒子發生沖突之時,她毫無疑問地選擇了自身的信仰。沒有一個人能夠阻止她對兒子的愛,對兒子的付出,如果有婚姻阻止她,她就結束婚姻,除非男方接受她對孩子的愛和付出,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實際上,反過頭看待她的經曆,她有力量能夠沖破原生家庭的桎梏,沖破那個窮山溝溝,沖破不幸的婚姻,離開不支持她對兒子付出的男朋友,她真的就幸福了嗎?她努力修煉避開苦難的能力,當然也成功地使自己從苦難之中逃離,她真的就幸福了嗎?


她心中最柔軟,最脆弱的地方,她的信仰,也就是她的兒子,因為她對不幸的反抗,沖破了不幸,而她的兒子卻失去了一個陪在自己身邊的母親。事實上琳寶也一直在為自己在孩子成長旅程中的失位而自責不已,她沖破貧困,沖破不幸,但是她兒子卻沒有能夠和她一起到大城市,即使她兒子到大城市,也基本不可能陪她出車到天涯海角,她倆還是聚少離多。


孩子的奶奶,包括前夫的家庭,是大概率不會放棄孩子的撫養權的。未來一段時日,孩子仍然會在母親缺位的情況下生活,在山溝溝裡接受教育,但是琳寶已經給她兒子盡可能最多的愛了不是嗎?她還答應兒子,在之後會把電子手表買好郵寄給他奶奶,缺的東西,包括食物,衣物,上學的錢,生活費都會一樣不落地給孩子補齊。但盡管這樣,琳寶還是十分自責,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當她離開兒子的時候,把他送到學校,給他說要好好讀書,孩子進入教室上課,帶着媽媽給他的囑咐上課,一邊讀書一邊流眼淚,因為他不知道下次見到媽媽是什麼時候。她也在流淚,帶着對孩子深沉的内疚和挂念而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