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劇與《慶餘年2》同檔期播出,我跑去看《慶餘年》的小說,生生錯過了這部好劇。

印象中倒是打開過,上來播放的是曆史紀錄片式的影像,一個男聲一本正經道:“中國士大夫……”

我“啪”地關掉了。

再次打開它,已經是2025年了,結果一發不可收拾,一口氣追平了36集。

它就是——

樓健、衛立洲執導,白一骢編劇,秦俊傑、劉宇甯、黃夢瑩等領銜主演的《天行健》。

豆瓣8.8分,在2024年國産影視劇中口碑排名第三,僅次于《山花爛漫時》與《我的阿勒泰》。

01

晚清末年,戊戌變法失敗,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後幽禁。

10年後,光緒與慈禧一前一後離世。

再2年後,永定河大雨,沖出一塊石碑,碑上刻有古篆。

“龍震離九,争時易乾坤。”

意思是,這天下要易主啊。

與此同時,文淵閣裡淨壇密藏寶圖失竊。

古篆碑文并非天兆,是有人故意造勢,此人一邊造勢,一邊盜藏寶圖尋寶。

畢竟謀反起事需要大量财富。

...

為了揪出背後之人,内務府總管存清從大牢裡把伊爾根覺羅·穆青撈了出來。

穆青曾經是光緒身邊的禦前帶刀侍衛,變法失敗後入獄,在大牢裡蹲了 12年。

此人乃大内第一高手,侍衛親軍無人能敵,與之比武者在他手下過不了三刀,人稱“門三刀”。

門三刀不但武藝高強,還是個不輸給狄仁傑的斷案奇才,這才是存清會重新啟用他的重點。

穆青果然是神探妙手,很快通過蛛絲馬迹的線索,順勢牽出藏寶圖被帶出文淵閣一連串的運作軌迹及經手人員。

最後線索指向了一個江湖門派——融天嶺。

...

天津大沽縣一客棧發生命案,從日本歸國的一行9人喪生,死狀慘烈奇特。

大沽縣捕快王家洛前往調查,當場推斷出殺人手法乃融天嶺所為,一路追蹤到6名兇犯。

以一敵六,王家洛被重傷落水。

都以為他死了,然而他命大活了下來,繼續不要命地追兇,目标直指融天嶺大師兄,牽連及掌門卓不凡。

...

卓不凡是天下第一劍客,而融天嶺卻是個沒落的小劍派。

如今慘淡經營,勉強維持,為了重振劍派,原本清高的卓不凡終于肯妥協,答應與淇親王合作。

卓不凡為淇親王找尋淨壇密藏,淇親王許給卓不凡,封融天劍派為天下第一劍派,為其建起總壇。

曾經的禦前帶刀侍衛門三刀,倔強執着的小捕快王家洛,沒落劍派的掌門卓不凡,三人以各自不同的原因卷入了這場淨壇密藏尋寶之争。

...

02

《天行健》是個很神奇的劇,因為它的類型元素駁雜,開場是妙手探案,引出清廷内鬥,轉眼間又是江湖武俠,突然又變成了民國諜戰風。

但這些畫風湊在一起,偏偏又能無縫銜接,完美接洽。

真真佩服這部劇的編劇,故事設計之精彩,支線繁多,又能絲絲入扣。

...

以尋寶為主線,在尋寶主題上有着精巧的結構設計。

清廷耗費了許多人力财力都未有頭緒的淨壇密藏,被各方勢力盯上了。

淇親王需要這寶藏來發動政變,搞君主立憲。

清廷想要這筆錢穩固政權,同盟會也需要這筆财富來進行革命。

以清伊信風為首的日本特務也盯上了這筆寶藏,北洋軍閥亦是蠢蠢欲動。

...

出場時,三位主角各有立場,門三刀背後的勢力是清廷,卓不凡背後是淇親王。

王家洛一心忠于他的大清律例,後來又背靠上北洋軍閥這座大山。

而三位主角似乎各自因緣巧合卷入其中,其實這因果線早已被人鋪好。

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局中人,有人環環設計,引他們卷入局中。

...

在尋寶的同時,更是展現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以及動蕩時局中這些能人志士從迷茫到覺醒的過程。

門三刀這位昔日的禦前行走,早年在先帝的影響下耳熏目染,心中早已埋下了維新思想的種子。

經曆12年的大獄生涯,出來之後,他繼續為清廷效力,卷入這個動蕩時局,接觸到這一批不同立場、不同思想的年輕人。

同盟會的柳琳察覺到他為人正直且有接受進步思想的可能性,于是時常努力闡述革命思想努力說服這位“朝廷鷹犬”,口口聲聲“你不是一個尋常的鷹犬”。

門三刀在經曆迷茫、彷徨、陣痛之後,終于完成了思想的覺醒,确定了自己要走的路。

...

門三刀與烏蘭珊這一對有情人,從最初宮廷高高的院牆裡跨越階級藩籬的戀人,到最後終于光明正大地站在了一起,為了建立一個嶄新的世界而并肩戰鬥。

隻可惜,明明是唯一走到最後的一對,結尾卻來一行字幕把他們犧牲掉,給了光明希望,同時伴随着慘烈犧牲。

...

身為天下第一劍客,卓不凡身上又始終閃耀着高手才有的那股精神氣,立心很正,在武術上日日精進且胸懷大志,所以想要淨壇密藏中的武林秘籍。

門三刀曾與他并肩坐在門檻上談天,聽聞卓不凡自述經曆。

他自小拜在師父門下學習劍術,七年拔劍,七年禦劍,七年出劍,一朝下山,接連赢下巴蜀第一劍、兩廣第一劍和中原第一劍。

從此沒有人再敢跟他打了。

過了很多年,卓不凡才明白這天下第一劍的名号是那三位名家給他封的。

因為他們覺得輸給天下第一劍并不丢人,但輸給融天劍派一個初出江湖的小子就太丢人了。

他打的那些人都是不好好練劍,自己把自己給荒廢了。

“無名者胸無大志,得過且過,成名者心浮氣躁,疏于精進。”

卓不凡以此為戒,即便在成為天下第一劍後,依然不敢懈怠,每日晨起睡前,必練習拔劍出劍600下。

因此他真的變得越來越強,罕逢敵手。

門三刀感慨,卓掌門能說出這番話來,足以稱得上是天下第一劍。

十幾年來朝夕不停,千萬次拔劍出劍,這才是一名劍術高手長期保持高手水平的真相。

...

04

最後說說王家洛。

此人從小被父親培養,讀文習武,立志參加科舉考試緻仕。

然而父親去世,他守孝三年,第四年準備參加科考,不料當年朝廷廢除了科舉考試。

于是他去縣衙應聘文書一職,誤打誤撞當上了捕快。

大清律例背得極熟,大沽縣客棧命案,他能在短時間内就從死者死狀推斷出兇手,一路追蹤到兇手一行人。

可見此人智力與能力都非常強,武功也不錯,而且罕見地執着,再多的威逼利誘對他毫無作用,一心隻認死理,不顧死活地千裡追兇。

王家洛命也是真硬,幾次三番,明明已經重傷甚至被人斷定死亡了,偏偏都又活了過來,像個打不死的小強,眨眼睛又能活蹦亂跳地繼續追兇了。

...

但細想之下,王家洛其實一直都沒有變,他從始至終一直死扣大清律例,一路追捕大沽縣命案要犯,他認準卓不凡是融天嶺掌門,負有責任,不跟他回去歸案,他一定是要按律當斬殺的。

王家洛就像是那陳腐的舊思想的代表,打小接受的都是“存天理滅人欲”的程朱理學,當上捕快之後大清律例成了他唯一的信仰。

門三刀是惜才之人,一直在給他機會,雖然每次言語交鋒,王家洛的固執迂腐都讓門三刀暴跳如雷,但門三刀願意給他時間慢慢教育。

誰也殺不死王家洛,王家洛最後的結局是自戕而亡。

親手斬殺了自己的妻子之後,王家洛其實就一直處于一種瀕臨崩潰的狀态。

他認死理,不講人情,至死不改,但其實内心早已承受不住這種撕扯而坍塌。

舊思想頑固不堪,泥古不化,但随着時代的進步,終究會自我消亡。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天行健》真的太好看啦,是今年看過最精彩的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