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曹保平的好感来自于他擅长拍犯罪和幽微的原生家庭伤痛,上一部涉海就是把两个元素集合到了一起,后劲大得我现在想起来都很难受。
但这一部,同样是这两个元素,我感觉到的是混乱和刻意,感觉他像是拿到了一个命题作文,叫做《复刻以前作品的优点并且放大它,然后拍一部差不多的东西》。
然后他就来了——父女关系改成父子关系,继续沿袭黑色幽默和社会派犯罪的路数,搞起。
但是这内核完全就不一样了啊……
父女关系,包括母女关系都可以拍得很癫,甚至很“缠绵”,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年轻女性本身就有一种又自毁又自怜的阴湿美感。
但是如果换成一个年轻男性,这个设定走得就不太对劲了,就像我一开始就在思考,男主郭麒麟作为一个已经算是不良青年黄毛男的设定了,突然摆出一副失恋的表情,望着天空说“我一直想问,我的爸爸他爱过我吗”,我真的……
后面半场我都在治愈这一幕……
至少在我的观察当中,我从未见过任何一个男性,会直白地对自己的父亲问出这么娇子的问题。
他们可能会问,你认可我吗,或者你为我骄傲吗,甚至我超越你了吗,我打败你了吗,我能证明我比你强了吗,我能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了吗,但大概率不会问,你爱过我吗。
因为男性在家庭里面要的就不是这个东西,不管是原生家庭还是之后组建的家庭,男性都很少很少很少会直接表达自己需要“爱”,他们只会通过其他的东西(比如前面提到的认可骄傲超越blabla)来间接地体验到,类似于“爱”的情感。
(其实我想说,在电影的那个情境下,郭麒麟如果问的是“我的爸爸他是恨我的吗”,可能都比“爱过我”要合理一些……
这个误差我感觉不太能用艺术夸张来解释,因为艺术夸张在我看来是,把人们确确实实想到,但无法说出口的东西表达出来,而不是把人们其实心里也没有想到的东西,强行非要用“艺术夸张”的方式表达出来。
举个例子来说就是,看到娜娜自残的时候,我是有共鸣的,我不会这么做,但我的的确确想过类似的事,或者至少在“自毁”这个情绪上,我和娜娜能共通。
但是什么样的观众会在看到一个男性问出“爸爸爱过我吗”的时候,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至于里面所有当背景板的女性角色我就更没啥可说的了,只能说曹保平你最好是没用心塑造,如果你告诉我你用心塑造了女角色是这样的,我只会怀疑你当时塑造娜娜和李玩是找枪手了。。。
曹保平终于把东亚原生家庭拍出了水土不服的感觉。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现在已经没人相信出租屋文学了
一个拍出前任系列的导演,其实本来我应该没什么话好说的……简单概括就是,一对相爱三年的标准“出租屋式情侣”决定分手,分手前特别有仪式感,非要把两个人之前约定的“分手后要做的若干件事”全都执行一遍。但是全程吧,两个人爱得莫名其妙,分得莫 ...
刚及格的电影,和依然在网剧舒适区的易小星
起初是冲着易小星,邓家佳,以及“直播带货”这个话题去看的。看完感觉很难评于是简单扯两句。。首先,虽然我一直很信任3号厅,但这次我倒觉得这片没有3号厅说得那么差,至少作为喜剧我还是笑了好几次,甚至谐音梗都有笑点。。易小星的思路也是很讨 ...
纯私人过度解读:离开的才是真的笑笑
防杠声明:本人看电影热衷过度解读,真的是纯纯纯私人的想法,只看了一遍还没来得及二刷所以也不敢说剧情能记得多少,如果有和我理解不一样的算你们对,实在不行就当我二创了。。说到这份上还杠的话就删了哈。OK进入正题:有这个想法的契机是我全程 ...
及格了,但也只是及格了。
1 上一部韩庚和郑恺聊天的场所还是夜店和烧烤摊,这一部突然变成了结伴钓鱼……嗯,真的是成熟了。2 韩庚和郑恺都被塑造成了成长性角色,女性角色们则成为了他们成长的契机和阶梯。丁点属于幸运的,栽树乘凉都赶上了。韩庚那边的数位女性就都成了 ...
这电影剪得比我失恋后的心还要稀碎
我一般不怎么专门为电影写差评,烂片看过就过了。但这个电影真的让我有种不吐不快的冲动,主要是它的背景发生在大理,而我是大理居民,甚至这个电影拍摄期间(那会儿它还叫繁华将至)我还去凑热闹当过群演,蹭了一口吴镇宇老师的生日蛋糕。当时我还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