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信》由酷兒影視的先驅之一的美國導演小阿瑟·J·布雷桑 (Arthur J.Bressan Jr.)拍攝于1975年,由于各種原因一直到1979年才正式通過院線上映。

...

通過追根溯源,相關紀錄顯示《禁信》曾于1980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放映過,可随後便銷聲匿迹了起來。此後很少有人能觀賞到它,因為其VHS的發行量很少,并于80年代中期就徹底停止了發行。 而且更令人遺憾的還有,即使是少數保留下來的VHS也對成片進行了近乎20分鐘不等的删減(主要是女演員維多利亞·楊的戲份,一個單單用包容美與哲學性就做到魅力四射的出彩女角色)。

...

因此,時至今日還能被這部電影觸動到的我們必須感謝電影制作人兼檔案管理員埃文·珀切爾(Evan Purchell,其個人播客“Ask Any Buddy”同樣值得引起注意),是他意外發現了這《過客》與《禁信》的完整膠卷存檔。盡管仍保有當年拍攝時的膠片顆粒感,可如此清晰而幹淨的畫面與收音造就了這兩部電影的完美修複。

在這部一度失傳的愛情電影裡,以年輕男孩拉裡(羅伯特·亞當斯 飾)一心等待他那犯了搶劫罪的老情人理查德(理查德·洛克 飾)快一年了為背景展開叙事。當對方即将出獄回家的消息傳來時,一整天都焦躁不安的拉裡試圖以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消解他心中的謎題。

在與好友愛麗絲(維多利亞·楊 飾)的數次交談中,他還翻閱了那些曾經寫給理查德但最終沒有寄出的“禁信”——因為他擔心自己的關心隻會害得對方徒增刑期。這些信積少成多,最終彙成了一本交雜着無數回憶的小冊子……

當理查德歸來的公交車越來越靠近時,拉裡心中的疑問愈發猛烈:在他下車後,彼此間的愛火是否如初?

...

這部電影主要圍繞着三個演員:一位是男演員理查德·洛克(Richard Locke),作為70年代酷兒硬核片的經典Daddy形象,當時的他是業界的傳奇演員。與艾滋病長達13年的鬥争曆程,也使他化身為酷兒社區裡許多人眼中的“艾滋病英雄”。

另一位是名叫羅伯特·亞當斯(Robert Adams)的年輕人,他僅主演了《過客》與《禁信》兩部電影。作為非職業演員,長壽的他至今都為自己當年的演出而驕傲。

最後一位則是女演員維多利亞·楊(Victoria Young),作為導演的好友,她的熱心出演讓這部電影顯得更為溫柔與浪漫。

...

全片出彩的還有多首與故事相符的原創配樂,主動或被動忽視它們所傳達的幽深情緒無疑是對觀影體驗的極大破壞。

...

同時擁有諸如《過客》、《禁信》與紀錄片《好朋友》等一系列 極富開創性的獨立作品 ,小阿瑟·J·布雷桑沒有任何疑惑地曾在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酷兒社區掀起了一股導演浪潮,他與許多電影愛好者共同制作了許多的業餘電影。

...

1977年,正值同性解放活動的巅峰時刻,他在紐約市電視節目《翡翠城電視台》上親自宣傳他的标志性紀錄片《同志美國》(Gay USA)(1977年)。當節目主持人問他這部紀錄片的成功後打算做什麼時,布雷桑回答道:“我想制作一部能在商業上獲得發行的同性叙事長片……直男直女們也願意去看的那種。”

...

查詢網上資料,我們會驚訝地發現這部被不少影評人稱為“一場非同尋常的酷兒戀情”的電影,其靈感竟來自導演布雷桑真實收聽過的匿名經曆。1979年,當布雷桑在電影發布會上被提問“是否認為自己的電影在20年後還會被人們記住?”時,他回答道,“那時他們會說我的電影很浪漫……還會說我沉溺在講述同性經曆中。可如果他們睜大眼睛好好看,就會知道我是真的愛拍電影。”

...

觀察布雷桑的職業履曆,我們很難不注意到他在拍攝硬核向電影時竟從未使用過任何的化名,即使主流電影不曾向他靠近,恰如同時期依舊生存在社會邊緣的美國酷兒群體一般。盡管布雷桑曾憑借紀錄片《虐待》(1983年)和他的第一部艾滋病叙事電影《好朋友》(1985年)而赢得了不少知名影評人的認可。但必須承認他真正的野心卻未曾實現過,這些電影無疑使他與大衆商業漸行漸遠。更不幸的是,這位才華橫溢的導演于1987年在艾滋病浪潮中離世,同樣被塵封的還有他用16毫米膠卷所記錄下的電影歲月……

...

2022年6月28日,在Altered Innocence工作室的大力推動下,《過客》與《禁信》以合集的方式正式發行了無删減版2K修複藍光BD光盤《Forbidden Letters and Passing Strangers: The Adult Film Romances of Arthur J. Bressan Jr.》。

...

2023年3月,在經過個人聽譯、調軸、字幕校對後,【彩雲自譯】欄目正式完成《禁信》的收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