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評,讓我感覺奇怪的大概有兩點吧。
一是虐女的片段确實有點多。不是不能有,比如《C'è ancora domani》中的家暴,表現形式就非常獨到,有着讓人影響深刻的踢踏舞式家暴的黑色幽默。《C'è ancora domani》中人物的暴力宣洩都有深層次的原因, 因為情緒壓抑、對現實的無力感,或者在社會壓力下無法找到出口,暴力成為了他們釋放情緒的方式,而這種暴力更像是一種爆發式的行為,沒有冷靜和理性的思考,更多的是情緒的失控和憤怒的宣洩。通過迪莉娅的回憶、夢境或獨白展現了暴力帶來的創傷,體現暴力的後果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傷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創傷。人們往往在經曆暴力後,陷入深深的内心掙紮和自我反思,暴力使他們的生活變得無法承受。 在《醬園弄》中其實無非就兩種,丈夫的洩憤和局長的報複, 這些暴力更多是懸疑元素的一部分,并沒有被賦予更多的情感和社會深度,因此顯得比較表面化。
二是全明星陣容。說實話,這些年中國電影的全明星還少嗎?明星确實可以帶來流量,但是不一定能帶來質量。在《醬園弄》中,章子怡是真正地在诠釋角色,其他人像是來打醬油的。不是說演技不好,而是某些演員的形象和所飾演的角色并不完全契合,造成了角色的失真感,難以讓觀衆全身心投入到角色本身,反而一直看到他們個人的明星形象。所以在戛納首映時口碑并不好,對“明星化”的批評尤為明顯,他們更傾向于看到演員的自然表現,而非單純的市場化操作。
哦對了,還有一個三,人物動機和形象的改編有點不知所雲。小和尚這個線就設計的有點雲裡霧裡。薛至武也有點摸不着頭腦,他可以放走報刊女主編,又為什麼一定要置詹周氏于死地?甚至甯願用千金難換的香港保命船票,跟法官進行交易,判詹周氏死刑,難道隻是因為翻供讓他在上海混不下去? 西林小姐的改編有些怪異,曆史上并不是西林小姐周旋于男人與權力間,不費吹灰之力以一紙懷孕證明救下詹周氏,而是民國初期初代女性的崛起,是她們用艱難的抗争,在各路男作家的鄙視和污蔑下,為詹周氏争取到的一線生機。所以于其說是一部為女性求取權力的電影,不如說是一部陳可辛對民國時期女人的一種誤解,正如他在電影裡借王許梅之口說的”女人最有用的無非就是三樣東西,腦子、肚子、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