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若铨究竟是怎樣的?
他因“辛酉邪獄”一案,被認定為邪學(也就是天主教)傳播者,流放至黑山島。他是異端,卻也是兩班,有自己的文人風骨。他不喜的是性理學(也就是程朱理學)僵化後的教條,卻也并非要摧毀之。他推崇西學,但也并非是一味西化。在他的内心中,他想要通過實踐西學,來實現社會的改變,從而促使理學在回到更純粹而普适的狀态。正如他說的“我所希望的是沒有兩班,沒有平民,沒有嫡子,沒有庶子,沒有主人,沒有奴婢,也不需要王的。”這樣樸素的民主思想,我在黃宗羲、王夫之的論著中見過,可惜他們沒有被影像化。
也正如他在電影結尾那句經典的:如白鶴之生雖好,而茲山之污泥亦善也。這不光是對昌大的一種安慰,對自己人生觀的一種诠釋,更是他對傳統之于社會的理解。社會文明的根基就是傳統,那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内核,這是不可撼動的。就像最後一幕中遼闊的海面隻有黑山遙遙可見,那是最傳統的淳樸與美好。
二、入世之道
這部電影給出了非常多人生之路的不同抉擇,丁若镛的《牧民心書》與丁若铨的《茲山魚譜》事實上就代表着最大的一組矛盾。其實答案很簡單,兩者沒有對與錯,隻是看在實踐過程中是否真正做到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态,能夠學以緻用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啊。如果不可以,那就做個和茲山一樣的黑色行者吧,即使沾滿了世俗的污泥,也依舊在黑暗中保持蓬勃與積極。
三、電影本身
構圖充滿了東方美學,像一幅幅山水畫,濃淡相宜,特别是望月那一段,每一幀都滿含深情,那一刻我立刻就想起了蘇轼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太熟悉了呀,朝鮮有丁氏三兄弟,而中國有蘇氏三兄弟。但悲哀的是,中國沒有這樣的一部佳作。
而電影裡的人情美,也讓我久久難以忘懷,師生情誼是本片最大的篇幅,昌大從敵視到嘗試到敬佩,從丁若铨那裡,學會了所謂的聖賢書,學會了賦詩作對,但他還是沒有反傳統反封建的勇氣,他還是沒有被開化。超越時代的道路上,勇士永遠是少數且孤獨的。
還有作為寡婦的嬸子,幾乎承包了這部電影的笑點,太可愛的人啦,像她一樣淳樸的人們,讓黑山變成茲山,挽救了一個文人搖搖欲墜的精神世界。甚至包括那個地方官,也都本性不壞。
還有太多意象寄托,包括描述官場潛規則、官府強征賦稅等等,都在我以往所學曆史中或者說現實中,有所展現。但我認為這些都并非所謂的淺嘗辄止,很多鏡頭都已克制,但濃濃的悲怆撲面而來。我想,也許這就是曆史生對于曆史細節更深刻的感知力吧。
四、說說自己
作為一個曆史生,這部電影我覺得是我目前看完最喜歡的一部曆史電影,我不敢說最好,但一定是最喜歡的。和彼時看《末代皇帝》一樣,我悲哀地發現這不是中國電影,但卻隻能歎息于外國人對此段曆史之深刻。不過較之《末代皇帝》的宏大,我更喜歡切入點更小的《茲山魚譜》。
他讓我想起了大一時,津津有味聽儒士與方生,仔仔細細梳理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的光景,讀列文森《儒家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一知半解但勾勾畫畫的模樣。其實儒一詞貫穿着我的整個中國史學習,我的每個老師遇到這一話題,都說得很多,卻都話留一線。看這部電影,我驚奇地發現,我的曆史觀與之驚人的契合,整個觀影體驗異常舒适。我和丁若铨有着相似的思想,我仿佛穿越千年與之對話。
因此,我小心地将《茲山魚譜》放在我的top榜上,希望以後每次看到它,我都能不忘初心,真正明白我為何學曆史,曆史的價值何在。雖然不從事影視行業,但看到它,也将時刻拉緊心弦,發問自己:我們的文化很偉大,但能為其傳承與發揚做些什麼?
不是黑山,而是茲山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